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二重铜花门剧透 > 第27页(第1页)

第27页(第1页)

&ldo;画让他们自己画,剩下的你领着丫头做。&rdo;张宪薇也是个母亲,她想让孩子玩得开心,也怕他们不小心受伤。让人拿来纸和笔墨,李南和贞儿一人霸着一张桌子开始作画。说起画技来,这两个半斤八两。李南只是让李单手把手的教过怎么画小鱼,下笔,一顿一拖,一条甩着尾巴的小鱼就跃然纸上了。张宪薇看过他画的小鱼图,觉得更像一群小蝌蚪。不过五岁大的孩子,能自己画成一幅画已经很好了。贞儿学的是绣花的描花样。张宪薇让她描的是五瓣的梅花,这个最简单,绣起来也不难。如今两人要做风筝,李南说要给哥哥做一个二郎神,他给自己做一个蜈蚣。贞儿先是说想做一个仙女,又说要给张宪薇做一个凤凰。两人雄心百丈,刚才那点忧伤就飞得不见影子了。张宪薇由他们去折腾。一会儿嫌桌子小了,画不下,李南把画纸拿到地上,良缘赶紧给他铺上席子,让他坐到席子上去画。贞儿要到榻上画,榻上地方大。张宪薇就给她让地方,坐到旁边去。李南画不出二郎神,良缘就把灶间贴的灶王爷拿下来给他看,说都是天上的神仙,长得差不多。&ldo;二郎神是斩妖除魔的。&rdo;李南看不上灶王爷,跑到李单的院子里,听良缘说他把李单的书房翻得乱七八糟,结果翻出来一张《二郎搜山图》,兴致勃勃的回来了。没想到专于课业的李单还会对这种野史神话感兴趣,想必是偷偷看的。张宪薇觉得好笑,让李南拿过来看,见不过是坊间一个无名画者的作品,就让他随意拿着玩了。李南找到了二郎神照着画,贞儿就瞄上了张宪薇的首饰匣,要借里头的钗来看。&ldo;仙女都是戴着钗的,娘的借我看看。&rdo;良缘就笑着把张宪薇的首饰匣子抱过来给她。贞儿拿了这个看那个,每一个都爱不释手,还拿一枝小凤簪比在头上。张宪薇拿过来给她簪上,良缘再拿小妆镜给她照着,贞儿笑得开心,还不好意思的拱到张宪薇的怀里。两人折腾了一下午,墨汁染得到处都是,最后要吃晚饭洗手换衣服了,李南的二郎神和蜈蚣是两张大墨团,他还要继续往上画。贞儿的仙女和凤凰也是墨团加乱七八糟的道道。张宪薇劝他们明天再接着画,今天先吃饭。摆好了桌子,李显带着李单回来了。张宪薇笑着迎过去,一边让良缘去厨房再多要几个菜。李显让李单坐下,他先走过来抱起贞儿:&ldo;今天在家都干什么了?&rdo;贞儿大概是受到张宪薇的影响,对他怎么都亲近不起来,也不敢对他撒娇,被他抱着也是乖乖的,不敢乱动。&ldo;没干什么,做风筝了。&rdo;他抱着贞儿坐下来,让她坐在他的腿上,&ldo;做了什么风筝,让爹看看好不好?&rdo;李南也早就跑到李单身边去了,闻言就摇着李单的手说:&ldo;哥哥,我也做风筝了。&rdo;张宪薇过来把贞儿从李显身边牵走,省得孩子被他吓住了。她推了贞儿一把:&ldo;去,把风筝拿给哥哥看看。&rdo;李南过来牵着贞儿的手,两人一起跑回里屋,少顷,一人拖着一张长长的纸跑出来,纸上的画像鬼画符一样。李单拿着李南的画,很认真的听李南指给他看他画的&lso;二郎神&rso;。李显也抱着贞儿,仔细的听贞儿有点小结巴,声音又小又细的跟他学这是她画的&lso;仙女&rso;。最后,李单跟李南说:&ldo;明天我就教你画,从头开始学。&rdo;这位哥哥决心好好教弟弟了。可李南跟着来了一句,&ldo;以前爷爷也是这样带我们做风筝的。&rdo;张宪薇看得清楚,李南一说完,李单本来对那幅&lso;二郎神&rso;很不满意,现在也变得高兴了,夸奖的摸着李南的头说:&ldo;你做得很好,明天哥哥跟你一起做。&rdo;这边,李显倒像是在逗贞儿说话,贞儿说完一句,他就问:&ldo;后面呢?&rdo;,贞儿就要再往下说。一会儿颠来倒去说了两三遍,张宪薇在旁边听着,无非就是早上起来柔萍帮她穿的衣服,她自己穿的鞋。柔筝给她梳头,跟娘一起吃早饭。中午饭后一起睡午觉,睡起来跟南儿玩,两人做风筝,然后爹回来了。贞儿说到中间眼圈红了,&ldo;我不知道娘生病了……&rdo;她投到李显的怀里。李南是家人都死了才到她家来住的,她年纪虽然小也开始害怕张宪薇生病了。李显抱着她,微微叹气,他轻轻拍了拍贞儿,&ldo;你娘不会有事的。&rdo;良缘从厨房叫来了菜,特地分成大小盘,小盘的都送到了小屋去。李显和李单这个时间一起过来,肯定是有事要说。张宪薇让柔萍和柔筝带着孩子们去里屋吃,良缘也过去看着。她在外边陪着他们叔侄。菜过三巡,李显把事情告诉她了。原来,昨天说的是李单和李克一起去。早上,良缘把礼物送到李单的院子去,李显就让李克替他去店铺了,他带着李单去了曹家。曹家见是李显带着李单来,自然不能跟李克陪着李单来相提并论。曹老爷特地请他们叔侄两个一起进去,中午还特地在花厅摆了一桌小席,由曹家的清客作陪,一起吃了一顿饭。用完了午饭,曹老爷因为在席上跟李单谈得投机,一行人又去了曹老爷的书房。在书房里,曹老爷和曹家的清客一起跟李单谈书论学,算是考校了他一番。之后,曹老爷就对李显说,他认为李单才华横溢,此次下场必会高中。&ldo;曹老爷说了,到现在四书五经,单儿都念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更应该试着写几篇文章,再请人指点一下,日后下场时才能更有把握。&rdo;李显道,&ldo;他想请单儿住到曹家去,曹家也请了不少有学之士,今年曹老爷的小儿子也要下场,到时两人正好可以搭个伴,一起上场。&rdo;张宪薇不懂这个,但是依稀听得出来,曹老爷这是打算提携李单了。她看李单,不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愿不愿意去曹家?李显对李单说,&ldo;单儿,曹老爷以前是粮储道,后来虽然告老,可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他想提携你,这是一件好事。&rdo;话是不错,可是不管是张宪薇还是李显都知道,李单有一点书生意气。如果他认为这时托庇于曹家不够光明磊落,有攀附的嫌疑,那很可能这孩子会一口回绝。就算强迫他去,若是被曹家看出来,反而会给他招祸。所以,李显这话也没说死,只是从侧面提醒李单,这样做的好处。不过他这样说很可能会有反效果。张宪薇见他说完后,李单的脸色反而更冷了。她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李单不愿意,她肯定会想办法帮他,而不是帮李显。她先给李显挟了一筷子菜,笑道:&ldo;别只顾着说话,菜都凉了。&rdo;李显不说了,她才对李单道:&ldo;我是个妇道人家,这些事也听不明白。不过,书院里的先生都是教人读书的,你也在书院里读了几年了,这个时候还是听先生说的更好吧。&rdo;她的话音刚落,李显就笑了,显然是觉得她说的真是&lso;妇人之见&rso;。不过他倒是不会在外人面前给她难堪,所以只是笑笑而已。李单听了她的话,脸色就缓过来了,他放下筷子思量一阵,认真的说:&ldo;书倒是都背熟了,策论也做过几篇,只是先生说的,到底有些……&rdo;他摇了摇头。说实话,书院里的先生也不是都下过场,就算下了场,考中的也不多。读书人大多有些清高,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算点了状元的卷子,在书院里也有一两个狂生把它批得体无完肤。在渑城,因为他爹李阳的关系,李芾教他的时候,不会只按着书上的东西说,反而会多讲一些世俗经济上的东西给他,特别是人情义理。所以李单读书归读书,却不会全都按照书上说的去做。他虽然觉得如今这世间污浊不堪,不是书中描述的清明世界,凭他的一已之力难有改变,可是也不会像书院里的狂生那样,天天呜呼唉叹。就算他认为曹老爷的提携有损君子之道,可还是打算接受。李单道:&ldo;曹大人既然开了口,晚生自然应当遵从。&rdo;他说完,李显就笑了。张宪薇却更担心了,当年不是这样,那时李单只是在燕城住了一晚,看了李南之后就回项城书院发奋读书了。她当年还感叹过,这个孩子年纪这么小,却已经要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了,为了早日中举,早日接回弟弟,他连片刻都不敢懈怠。现在突然变成这样,她的心里没底。晚上,等李显和她歇下了,她问他:&ldo;这个曹老爷……怎么会看中单儿呢?不会有事吧?&rdo;李显笑道,&ldo;你啊,非要把孩子圈在眼前才放心。&rdo;他叹了一声,说这个曹老爷不到五十岁就告了老,想必是在官场受到了牵连,可是他在外面的影响力还不小。&ldo;曹家肯定不会甘心就这么退出官场,这些年他也提携了不少读书人了,单儿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你放心,什么事也不会有。只要单儿能考中,只怕日后曹家还要反过来求着他呢。&rdo;他安慰她道。李单确实是考中了,张宪薇记得他是一百二十六名,不过考完就回来了,没有继续往上考。当时他虽然只是得了一个举人就回到渑城,不过也够了。他很快娶了妻,接回了李南,然后才想继续考,可是后面就再也没有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