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在线观看 > 第10页(第1页)

第10页(第1页)

  草莽英雄到帝国君主的转变。当我们意识到这种转变是伴随着争夺天下的残酷厮杀一道完

  成的时候,理解朱元璋此后的所有表现,就应该不是特别困难了。

  当了皇帝后的朱元璋,大体算是&1dquo;自奉甚俭”,或许可以列入中国历史上最为克勤克俭

  的那一类帝王之中。

  陈友谅垮台后,有人将他用过的一个饰满金宝珠玉的镂金床送到朱元璋面前。和当年

  宋太祖赵匡胤打碎后蜀国君孟昶那七宝马桶一样,明太祖朱元璋也当即将这镂金床打碎。

  有一个侍臣在边上拍马屁,说:&1dquo;陈友谅未富而骄,未贵而侈,乃其败亡之因。”朱元璋大

  不以为然,曰:&1dquo;难道富贵了就可以骄侈吗?若有此心,富贵也保不住。戒慎戒惧地抑止骄

  奢淫逸,还怕做不好呢,何况放纵自己。”

  据说,朱元璋曾经多次放声大哭,起因都是因为于锦衣玉食之际,想起了父母吃糠咽

  菜的悲惨时日。阴历九月十八是他的生日,按皇朝传统,皇帝的生日是为万寿节。照帝国

  仪礼制度,此日百官需在正殿举行朝贺,逢皇帝心情舒畅,还可以大吃一顿。朱元璋连续

  十多年拒绝行此典礼,大约不完全出自矫情。(七)

  八、作为农民出身的皇帝,他肯定透彻地知道,只有农村安静,整个国家才会祥和。任何

  与农民过不去的举动,都可以看作与朱家天下过不去。

  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1dquo;务俾农尽力畎亩,士笃于仁义,商贾以通有无,工技

  专于艺业。”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务必要让农民尽心尽力地耕种土地;文人士大夫全心

  全意地奉行仁义道德;商人好好做买卖流通货物;工匠专心致志地提高自己的技艺。

  粗粗看去,这种将国民划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令他们&1dquo;各安其生”的理念毫

  无鲜之处,在中国至少已经通行了两千年。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当朱元璋将自己对此

  的理解与理想灌注其中,再用战争年代形成的自信、威望与如今帝王的权势予以强力推行

  时,事情立即呈现出全然不同的面貌,其影响所及,令此后六百年间的中国具有了大不同

  于以往世代的特色。

  我们知道,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治国之道,今天人们不停谈到

  的&1dquo;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则早就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中的重中之重。

  至于&1dquo;无农不稳”、&1dquo;有粮不慌”之类当代治国智慧,根本就是普通的生活常识。在正常人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