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在线观看 > 第9页(第1页)

第9页(第1页)

  朱家之天下。”

  时在公元1644年5月。(六)

  七、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创立大明帝国。这个只读过两年私塾的放

  牛娃,成功完成了从草莽英雄到帝国君主的转变。

  公元1368年1月23日,即大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消灭了主要的割据群雄,

  登基称帝,创立大明帝国,算是正式捕获了那只元失之&1dquo;鹿”。从此,开始了大明帝国二百

  七十六年的统治,直到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深夜,即公元1644年4月25日凌晨。当

  时,朱元璋的子孙———大明帝国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与一位陪伴他的宦官,相对吊死

  在御花园的煤山寿皇亭。其地点在今天的北京景山公园里面。

  平心而论,回望洪武这三十一年的岁月,实令人感慨万千。

  朱元璋以自己的作为,让一切对他的评论根本无法在好、坏、善、恶这种伦理的层面

  上进行,也使中国人评价皇帝时惯用的诸如圣君、暴君、明君、昏君之类概念基本失去效

  用。原因在于,作为一位皇帝,此人的所作所为实在过于复杂。

  有一种理论认为,评价政治与历史人物时,不能用善恶的标准,而必须用历史的标准。

  所谓历史的标准,就是说只看此人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他均可不论,或顶多是次要

  因素。这种理论显然为政治人物为非作歹、不择手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心理支持。

  幸亏此种理论不是出现在中国古代,否则,中国人所遭遇的苦难,大约会远远不止我们今

  天所看到的那些。

  不过,即便以此种理论衡量,我们还是无法截然判定,这位朱皇帝对中国历史究竟是

  推进了,还是促退了。原因仍然是此人的作为实在过于复杂,且不论依照上述理论能否作

  出判断和作出的判断是否有意义。

  事实上,不管这位皇帝如何复杂,如果我们不是从理论和概念层面出,而是将他作

  为一个人来打量,从人的层面来开始工作的话,或许我们的讨论反倒会更加接近事实。或

  者换句话说,这样做的结果,至少不会更加远离事实。

  我们知道,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有过多年在社会最底层游走流浪的痛苦经历,通过十

  六年时间,他在血肉横飞之中,踏着无数人的尸骨,登上了皇帝至高无上的龙椅。这样的

  经历与位势落差,必定会投射到他的内心世界包括潜意识之中,这应该是我们理解这位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