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我的诺曼底照片 > 第59页(第1页)

第59页(第1页)

  1945年9月2日,美国军舰泊满东京湾,舰、主桅高悬星条旗,炮口高仰直指日本本土。炮口之下的日本军舰没挂旗帜,所有炮口都摇至甲板,战斗位置空无一人。ussBB63&1dquo;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由于太平洋战争中国政府最先对日宣战,奋战时间最长、损失巨大,尼米兹安排中国代表最先入场。

  那天军令部长徐永昌身穿崭的中山式毛哔叽军装,左胸两排略章,配上将军衔。登舰前,徐永昌先向请他登舰的美军还礼,然后拾级而上,一直走到舰桥右前方的上层甲板。紧随徐上将身后的是美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西兰等9国代表。中国次跻身美、英、法、苏四强之列,而且名次仅居美国之后。当初在上海被朝鲜刺客炸断一条腿的重光葵勉强爬上甲板,代表日本俯乞降,让紧跟其后的梅津美治郎十分难堪。日本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民族,投降的苦酒很难下咽。

  在舰桥右前甲板全船最高贵的位置,有一个直径一米的黄金圆盘,用大写印刷体刻着英文:&1dquo;1o;号在该点停泊,东京湾锚地坐标为:北纬35°21′17′;东经139°45′36′。日本国对盟国正式投降书在此签署。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此结束。”

  6o年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名次仅排在级大国代表尼米兹之后。明朝以来吾国吾民从未如此风光,徐永昌的副官小人乍富没见过大场面,上窜下跳过于殷勤,挡了不少好镜头。

  6o年后,我沿着当年徐上将走过的舷梯故地重游,一步步向上攀登,想到二战35oo万同胞失去生命,珠泪潸然、泣不成声。想当初国土沦丧,&1dquo;埋头苦干的中国人,将尽我们的力量所至,抵抗到底。我们将奋斗到最后的胜利,或最后的惨败。纵使大好河山,悠久历史,都被鲜血染红,或毁灭在熊熊的火焰之中,亦在所不惜。”

  签字当天,中国政府下令全国放假三天,同时规定每年o;。北大许德珩与梁希、潘菽等进步学者在重庆起&1dquo;九三学社”,纪念祖国翻身,与美英列强举案齐眉,并列世界民族之林。

  &1dquo;九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节日,简单、务实的美国人与诚实、谦逊的中国人自然就是好朋友。也许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1dquo;战略伙伴关系”,热爱自由的战略伙伴打败了法西斯,可法西斯势力依然存在。

  1951年9月8日《对日和约》(sanFranciscoTreatyofpeanet)在旧金山签订,美、英、法等48国签字对日媾和。主要内容有:日本与各盟国间战争状态即告终止;盟国承认日本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土、领海拥有完全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的权利、要求;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由联合国托管;日本有权单独或集体自卫;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远东太平洋:好玩的事,好玩的人(6)

  由于朝鲜战争,中国没有参加《对日和约》,并于1951年9月18日、1952年5月5日两次表声明,拒绝承认该《对日和约》。

  三、哈尔西五星海军上将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i11iamFrederickha1seyJr。)是德国后裔,他爸爸

  和他同名同姓也毕业于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老哈在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有过一连串光辉的服役记录,乘&1dquo;堪萨斯”号巡洋舰完成了&1dquo;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

  珍珠港事件后,小哈尔西功高盖父,遂去掉&1dquo;小”字取代老子。哈尔西身材矮小、蛮勇好斗、无所畏惧,被水兵称作&1dquo;公牛哈尔西”。由于视力不佳52岁才取得飞行资格,他最先用预警雷达和对讲机指挥作战,成为美国海军资格最老的航母军官。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哈尔西誓要把日本人全赶进地狱。他为老同学金梅尔被免去太平洋舰队司令鸣冤叫屈。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他在太平洋竖起一个招牌,每个字母都高达5米;&1dquo;杀日本鬼!杀日本鬼!奋勇多杀死日本鬼!”

  哈尔西在安那波利斯当学生时,就立志要把日本太平洋舰队全部击沉。珍珠港事件后,他突袭马绍尔、吉尔伯特群岛,是最先对日起进攻的海军将领。翌年4月,哈尔西亲率旗舰&1dquo;企业”号、&1dquo;大黄蜂”号潜入日军防线,命令杜利特尔上校率16架B-25轰炸东京。哈尔西此举威名远扬,&1dquo;大e”、&1dquo;大黄蜂”、&1dquo;B-25”、&1dquo;杜立特尔”、&1dquo;中国大6”&he11ip;&he11ip;成为美国民众心中的英雄字眼。

  其后,哈尔西出任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取得瓜达尔卡纳尔、布干维尔、乔治亚群岛等一系列胜利。从加罗林一路打到菲律宾,罗斯福亲自把一枚&1dquo;优异服务勋章”挂到哈尔西的胸口上。

  哈尔西打仗时习惯搬把椅子坐在舰桥右舷甲板大喊大叫,即使生激烈炮战,也不肯躲进装甲指挥室里隐蔽。当日本电台造谣哈尔西的舰队已被歼灭时,他一面追杀日本海军一面出戏谑电报:&1dquo;被击沉的第3舰队已经被&1squo;捞起来’,并以高朝着日本海军&1squo;撤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