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真的治扬!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txt > 第79章 我对钱没什么兴趣(第1页)

第79章 我对钱没什么兴趣(第1页)

第79章我对钱没什么兴趣

吃早饭那是想都不要想,如果你非要吃,那么你必须得保证自己在早朝的时候不会因为吃早饭上厕所。

明朝早朝打卡制度,可比后世上班考勤要严格多了。

扣的不仅仅是工资,查的也不仅仅只是时间。

都察院监察御史专门负责监督记载百官早朝的未到人员,要逐个点名,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点卯。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缺勤或者迟到,最轻松的也要“吃板子”。同时仪容姿态等等,一切都有严格的要求。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笑道:“听说年初,有大臣因为上早朝的事专门写了一诗,陛下因此大怒,直接罢免了他。”

朱标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点了点头,开口回道:“是钱宰,钱大人。”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日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诗。

这个钱大人,一把年纪了,就因为这吐槽诗,直接丢了官帽。

按照咱老朱的讲法。

他身为天子,尚且日起四更。披星理政,深夜秉烛批阅奏章,日不暇食,夜不安寝。

你们这些当臣子的,还想搂着婆娘睡到五更天?

你钱宰既然想睡晚觉,又怀念田园生活,那得了,回老家种田去吧。

古代,并非每个朝代都有早朝。

即便有,也绝无可能日日早朝。

皇帝第一个吃不消。

就是在明朝,也就只有洪武年间,哦,还有一心中兴的崇祯帝,日日早朝从不间断。

一个碗开局,一根绳结束。

倒是尾呼应上了。

“太子殿下,可知道朝廷官员的俸禄有多少?”

这种小儿科的问题,自然难不倒理政的太子。

明朝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九品之外还有未入流的小吏,这些人组成了大明帝国庞大的官吏队伍。

从最高的正一品俸禄九百石,从一品七百五十石,到最低正九品官六十石,从九品官五十石。

杨宪官职是扬州知府,正四品。

俸禄一年是二百七十石。

“看出问题所在了吗?”杨宪开口问道。

“大明官员俸禄,是开国之初,父皇与中书省以及六国公共同商讨出来的结果。即便最低的九品官,一年俸禄,养活一家五口也不成问题。”朱标开口道。

杨宪见朱标依旧不明所以的样子,轻叹了一口气,只能直接点出了问题。

“太子殿下所指的养活一家五口,仅仅只是饿不死而已。拿咱大明最多的九品官举例,一年六十石,一个月也就只有5石米,刚好够5口之家吃。先不说,是否所有官员家里都仅有五口人,老夫老母,夫妻,子女,随便算算都不止这个数。就按五口人算,朝廷所俸禄也仅够吃食而已。”

“住的地方需不要花钱,就算是自己的房屋,日常需不要修葺?除了粮食米饭,需不要吃肉?一家子一年到头需不需添制新衣?冬日烤火的煤炭要不要花钱?老人小孩风寒感冒看郎中抓药需不需要钱?同僚之间偶尔应酬,聚餐喝酒,又需不需钱?”

杨宪一连几个问题,直接把朱标给问懵逼了。

朱标这才现,他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自古官俸制薄,未有若此者。

这是《明史》对官员俸禄的评价。

与唐宋相比,明朝的俸禄标准简直低得有些离谱了。

要知道唐朝时,一品官员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杂用一千二百。另有职田,一品为六十顷。除此之外还有世俸钱,一品为二百万(二千贯)。

仅算月俸,唐初强盛时,四五文钱一斗米。

十斗为一石。

相当于一个月二百二十石米,一年二千六百二十石。

这还仅仅只算月俸,明朝官员俸禄相当于只有唐朝同级别官员的一个零头。

宋朝官员俸禄比唐朝还要高。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朱有多离谱了,可一个即便当了皇帝,仍旧对年轻时候吃的烧饼与羊肉汤念念不忘,吃上一口就能幸福上一整天的人来说,好像一切又都变得可以理解了。

这点就和早朝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