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小李探花网名 > 第16页(第1页)

第16页(第1页)

贾珠眼睛一亮,连忙道:&ldo;还请岳父大人出题。&rdo;李廉挥手,道:&ldo;四书五经博大精深,你选你最拿手的句子做出文章,也好教老夫看看你的水平。&rdo;贾珠只得点了点头。李廉岔开话题,开始考校贾珠的诗词。李衍又觉得无趣,这才开始认真查看这幅《卜商帖》。用墨浓重,行气淹贯,下笔锋利,是欧阳询晚期的作品。欧阳询的隶书比楷书要出名的多,大多数人偏爱欧体隶书,李衍也是如此。不过,科举总与书法相连,科举铨选人才以&ldo;身、言、书、判&rdo;为标准,&ldo;楷书遒美&rdo;更是潮流。本朝科举取士,考卷的字,就已经明确要求写得乌黑、光洁、方正,大小一律。所以,李衍在书法一道上会极其用心。欧体楷书不闻名,但是笔意却让人喜欢,练起来自成一股气势,格外让他喜欢。当然,欧体楷书太过锐气,是本朝崇尚中庸的儒生所不追求的,李衍也只是喜欢,他主要练的却是馆阁体。馆阁体,在本朝已经有了雏形,不过还没有完整的规范。真正的馆阁体源于明清科举,一开始叫台阁体,是科举中最标准的文字。而且馆阁体不需要灵性和,只要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就能写出一手极好的馆阁体。欣赏完后,李衍平静的将帖合上,贾珠送此物,估摸着也是从大姐姐那儿听说他喜欢欧体的。李衍虽然喜欢,但是不至于激动,做出激动的模样,不过是想不落贾珠的面子而已。&ldo;衍儿,你陪你姐夫去寻你长姐。&rdo;李衍站起来,原来李廉和贾珠说完了话。&ldo;是。&rdo;李廉也起了身,对贾珠道:&ldo;和宫裁一起过来用午饭就回吧,乡试重要,早早准备,莫让他物分了心。&rdo;李衍嘴角抽了抽,他物,是不是还包括大姐姐?有这么当爹的吗?大姐姐才新婚好不好。君子心机李纨和贾珠用完餐就请辞回去了。李衍分明感觉到母亲安心了许多,想来李纨的日子不算差。第二日,李衍继续上学。莫夫子明显感觉李衍心不在焉,走到李衍身边,手上的戒尺就落了下去。李衍吃痛,连忙抬起头:&ldo;师父。&rdo;莫夫子淡淡问道:&ldo;刚才我教了什么?&rdo;李衍连忙道:&ldo;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ru矣。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ru,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rdo;莫夫子转过身,道:&ldo;对此何解?&rdo;李衍舒了一口气,说道理,这一点拦不了李衍以前所受的教育。他慢慢说道:&ldo;君子小人分属不同,成为君子就常常得到安乐和荣耀,成为小人就常常得到危险和侮ru。世人爱安乐与尊荣,所以世之现态都近君子厌小人。&rdo;莫夫子点点头,道:&ldo;结合前面所说,你有何感慨?&rdo;李衍想了想,道:&ldo;惟克己律人,顺应天时。&rdo;莫夫子笑道:&ldo;克己律人便为君子,顺应天时有时就不是君子所为,岂不违反先贤之言?&rdo;李衍哪能没有听出莫夫子的反讽之意,顺应天时也是说的好听而已,难听一点,此句和墙头糙又有什么两样。李衍站起来,拱手行礼,低声道:&ldo;还请师父教诲。&rdo;莫夫子神情变得严肃,道:&ldo;小小年纪,就异常刁钻,此番心思若是在十年前,我定要好好教训于你,甚至将你逐出门墙也是可能。&rdo;李衍不禁冒出冷汗,官场上讲究的是圆滑,他从来就没认为自己不对。莫夫子随即感叹:&ldo;我虽遭大难,仍觉此途无益。官场复杂,不是圆滑可以如鱼得水的。朝堂上党派林立,最忌讳两面讨好之人,一经发现,必遭大祸。&rdo;李衍沉默下来,如此道理,他自然也明白。&ldo;为官者,进入党派虽易掌权,但是也有危机之时,昔日德林党……&rdo;莫夫子说道这里,黯然的摇了摇头。&ldo;德林党几乎是笼罩全朝,可是最后一夜之间……&rdo;莫夫子没有说下去。李衍知道莫夫子曾是里面的一员,还只是刚刚加进去的一员,却遭此大祸。&ldo;师父……&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