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岁月的脸颊什么意思 > 第56章 中式婚礼(第1页)

第56章 中式婚礼(第1页)

飞机在北京稳稳降落,此时的北京,与拉芒达过去所了解的那个东方古都已大不相同。今日之北京,既保留了其庄严大气的古典气质,同时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之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置身于高楼与车水马龙之中,足见今日中国展的列车已经开足马力,沿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轰鸣向前。

且说吴振宏与陈孟凡得知远方的贵客到来,忙不择迭,收里收外,精心准备,实在忙不过来,陈孟凡干脆请了两名学生过来,待到一切就绪,大伙儿早已精疲力尽,只盼吴天昊一行人的到来。

三人刚到门口,爆竹响起,两个老外吓了一跳,吴天昊笑着转向他们,解释道“在中国,客人到家里时燃放鞭炮,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拉芒达叮嘱吴天昊“我们初来乍到,你要当好向导,特别是见你的亲朋好友时,一定要当好向导啊!”吴天昊只是笑而不语。

两边见了面,拉芒达走上前来,准备向亲家问好,吴振宏却率先开口了,他用法语说道“欢迎你们的到来,一路辛苦了!”

拉芒达对亲家的法语惊讶不已,他迟疑了一下,对吴振宏的问候作了答谢,接着,两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吴天昊把珍妮带到父亲的面前,说道“爸,这位就是您的儿媳妇。”

珍妮用中文说道“爸爸,您好!我们来看望您了!”他的普通话有点蹩脚,引来大家和善的笑声,她故作委屈,说道“这可不能怪我,只能怪我的汉语老师不够称职。”大家自然知道这位神秘的汉语老师是谁。

听到儿媳妇的问好,吴振宏十分开心,他说道“虽然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我相信儿子的眼光,她绝对是个万里挑一的女子。”

吴天昊随后来到陈孟凡面前,向自己的岳父和妻子介绍道“这位就是我时常在你们面前提起的陈孟凡,我最好的朋友和亲人,如果不是他,我不会有今天。”

令拉芒达父女惊讶的是,陈孟凡也会法语,而且十分标准。吴天昊说道“这对于他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会六国语言,无一不精。”

珍妮这才注意到陈孟凡,对他钦佩不已,她现陈孟凡虽然衣着朴素,但是仪表非凡,谈吐优雅,性格谦和。不禁对他产生了几分夹杂着爱慕的崇敬之情,只是她不能表达这种情感,只能深埋心底,毕竟她是已婚之人。

按计划,吴天昊和珍妮将在这里举办一场中式婚礼,婚礼当天,整座房舍洋溢着喜悦的气氛。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剪纸,红色的服装,连孩子的脸上,都印上了点点红花。欢歌笑语,鞭炮连连,令远道而来的法国客人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

天浩过去的同学和朋友们都应邀前来,他们对天浩今日的成就赞叹不已,纷纷送上祝福,这其中,就有李刚,而今是一名建筑工人。陈孟凡的朋友中,只有黄川前来,黄川如今已是一名魁梧的军人。

新娘的出场,将这场婚礼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珍妮穿上红装,犹如一朵绚丽的玫瑰,芬芳四溢,妩媚多姿。两位老人坐于高堂之位,喜气洋洋。

婚礼的所有筹备工作,自然由陈孟凡来完成,也只有他,能够这样默默地奔走于台前幕后。

拉芒达兴奋之余,对亲家说道“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吴振宏沉浸于自己的喜悦之中,似乎没有听到亲家的话,只是敷衍道“没有啊,一切都很好!”

拉芒达说道“少了音乐,没音乐怎么行呢?”

吴振宏继续敷衍道“不是有唢呐吗?”

“不是,我指的是《婚礼进行曲》。”

“这唢呐所吹奏的,就是中国的《婚礼进行曲》啊!”两亲家开始争论起来。

吴天昊一看大事不妙,急忙赶来,问明原委后,说道“二老不必相争,互让一步,唢呐奏完,就奏《婚礼进行曲》,如何?”

吴振宏还是不依不饶,道“中式婚礼混入欧式音乐,岂不是不伦不类,再说了,哪里去弄《婚礼进行曲》?”

吴天昊道“我自有办法,只要你们各退一步即可。”

过了一会儿,天昊找来了陈孟凡,同时找人搬出了一台钢琴,陈孟凡推辞不掉,便只得抚琴按键,随着黑白琴键的跳动,一曲《婚礼进行曲》飘散开来,众人安静下来,侧耳倾听。当听到的是一曲普通的钢琴曲时,都无暇再听。只有拉芒达和珍妮被这琴声牢牢地吸引了。那娴熟的指法,小河流水似的乐声,让这两位来自古典音乐盛行的欧洲人而言,仿若是置身于德彪西的演奏现场。

四周已经吵闹不堪,但拉芒达的心已经被这独有的琴声牢牢缚住,他是一个离不开音乐的人,而今在他面前的,乃是一位非凡的音乐才俊,他不敢相信,除了吴天昊,自己还能有幸认识这样一位非凡的青年。而更令拉芒达钦佩的,乃是陈孟凡可以放下自己的才华与理想,一心解除朋友的后顾之忧。

拉芒达自从听到了陈孟凡的琴声,便离开了亲家,整日和陈孟凡待在一起,形影不离。刚开始,陈孟凡有点烦,因为他有忙不完的事情,既要招呼客人,又要统筹整个婚庆,可是这个老外却纠缠不休,他只得坐下来,耐心地同拉芒达交流音乐,谈论乐理。随着谈话的深入,陈孟凡现拉芒达确实深谙音乐,老人家对古典音乐的那种敏锐的嗅觉,对乐理的高深见解,令他深深折服。他把拉芒达领入自己的房间,弹奏了几自己原创的乐曲,当优美的琴声进入拉芒达的耳中的时候,他彻底陶醉了。

拉芒达对陈孟凡说道“从这优美的琴声中,我能够感受到,你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啊!”

陈孟凡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弹奏。拉芒达则认真聆听,透过音乐,他甚至能够度出这个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他被这音乐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他说道“这么清澈动人的音乐,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虽然你的生活经历了诸多起伏,很多时候还不尽人意,可是却没能改变你心灵中那些最初的美好的东西,你的乐声中所传达出的那种甘于奉献,乐安天命的精神令人震撼,别人也许听不出这些,可是我听出来了。”

陈孟凡大为震撼,自己音乐中所蕴含的东西,竟被他阐述得如此清晰明了,觅得知音,这对于一个从事音乐的人而言,最大的幸福无异于寻找到一个真正的知音。“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此之谓也。知音可遇而不可求,两人相见恨晚,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之中,已成忘年之交。

陈孟凡为拉芒达讲述了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拉芒达听后感叹道“我虽然早已听闻这个故事,然而此时再听你述说,方觉这是最美的故事。”

陈孟凡道“奈何我们相隔甚远,如若我们生于同一国度,我的音乐将只为你而鸣。”

拉芒达感动不已,真想就此留在中国,可现实并不容许,于是,他邀请陈孟凡去法国“如果你到巴黎,会受到很多人的赏识,我有一些从事音乐的朋友,他们虽然号称音乐家、教授,可是与你的才华相比,他们只能算是二三流的音乐人了,相信我,在那里,你将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至少,我可以时常听到你的琴声。”

陈孟凡轻轻地摇了摇,说道“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会去那里,但不是现在。”

拉芒达知道他的苦衷,便不再坚持,好在音乐没有国度。后来,陈孟凡带拉芒达到自己执教的中学参观,校舍虽然简陋,却也算完备,教室里除了西方的古典乐器之外,还有东方的古筝、琵琶等。陈孟凡让拉芒达坐在一张椅子上,自己则走到古筝前,抚摸着琴弦,试音完毕,他对拉芒达说道“我将弹一曲中国的古典乐曲,将它献与你。”他按动琴弦,一古典音乐从琴弦间流泻而出,音乐带走了拉芒达的思绪,他觉得自己仿若置身于中国的名山大河之间,晴空一碧。山,巍峨高耸;水,浩荡不绝。这便是《高山流水》。一曲完毕,拉芒达还没回过神来,他似乎还不愿从那山川仙境之中走出。这样的名曲,也只能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方能演绎到极致。

喜欢岁月的面纱请大家收藏岁月的面纱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