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岁月的沙 > 第58章 上层生活(第1页)

第58章 上层生活(第1页)

八十年代末,受国内改革开放的推动和新兴产业兴起的刺激,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青年涌入到了创业的大潮之中。

那些原本资金雄厚、目光敏锐的企业家,准确地把握住经济展的脉络,紧跟时代展的大势,瞄准市场,大力投入,很快占得先机,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竞争无处不在。这里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来自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竞争者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开了无情的厮杀。

无数的中小企业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已经倒下,而对于那些侥幸存活的企业,挑战不过才刚刚开始。但是只要能够熬过最初的困境,便能有勇气迎接往后的任何挑战,终有一天,会令世界震惊。

对于这股创业的热潮,陈祖铭同很多老牌企业家一样,受到了深刻的冲击。随着各行各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陈祖铭终于坐不住了,他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不会坐以待毙。

当然也有一些老牌企业家,对于时代的展大潮无动于衷,这些人虽然也能看到那无处不在的机遇,但是他们担心自己会输,担心自己苦心经营了多年的企业会被蚕食,他们丢弃了年轻时代创业的那种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和似火的激情。

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若不求变,早晚会丧失已有的一切。陈祖铭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尽早占领市场的制高点。

随着国家863计划的提出,陈祖铭敏锐地看到国家的宏观政策将向高新技术领域倾斜。于是,他果断地向信息技术领域进军。原来的事业他本计划让陈国威经营,但考虑到儿子涉世不深,难堪大任。于是便交给了自己的老部下黄克石经营,让陈国威跟着他学习,等时机成熟了再交给儿子管理。

于是,黄克石将上海的事业交给了他最信任的人,转而回到北京经营陈祖铭的庞大产业。

黄克石毕业于美国魏德海管理学院,在他留学美国期间,曾因为家庭原因而几乎辍学,那时他的父亲刚刚病逝,自己缺少了经济来源。

恰在此时,他遇到了陈祖铭,那时正是陈祖铭事业的起步期,被派往美国考察。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陈祖铭现这是一个难得的商业人才,在得知黄克石的困境之后,慷慨解囊。

在那个时候,陈祖铭是个雄心勃勃的青年,他对黄克石的资助,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未来有一天此人能为自己所用的考虑。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宁愿破费来资助一个与自己莫不相关的人而对自己的老同学吴振宏冷酷无情。当然,他和吴振宏之间的恩怨可不是一句话能道明的。

黄克石由此对陈祖铭感恩戴德,他自然也没有让陈祖铭失望,毕业之后,他拒绝了美国几家大型企业的高薪聘用,义无反顾地回国,来到陈祖铭的身边,成为他的得力干将。黄克石对陈祖铭忠心耿耿,陈祖铭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黄克石功不可没,陈祖铭也从未怀疑过他的忠诚。

黄克石中等身材,留着一头干练的平头,长着一张白净的面庞,宽阔的额头下面,一双小眼睛与五官不太协调,他走路外八字,行走起来整个身体随之大幅摆动,这是陈祖铭对他唯一不满意的地方。但久而久之,陈祖铭也习惯了他身上的所有特点,假使有时黄克石走路没那么别扭,陈祖铭心里反而会觉得别扭。

以陈祖铭在商场的智慧和手腕,很快就在电子信息领域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来。如同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那样,他能够把握市场展的规律,知道一个企业致胜的法宝。

在他开辟这个领域的初期,他就不断带人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考察,通过研究那些大型企业的成功之道,他得出结论,一个真正能够赢得市场的企业,关键是要靠科技和人才。

回国之后,他高薪聘用了一批科技人才,特别是留学海归人才;同时,他也加强同一些展前景光明的企业的合作。有合作,当然也就有竞争,在自己壮大的同时,他也毫不留情地挤压那些起步不久的中小企业,联合大公司打击共同的对手,冷血一面展露无遗。

当陈孟凡告诉家人自己即将去香港展的时候,陈祖铭欣慰不已,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终有一天会出人头地。陈孟凡从未向想过要依靠自己经济实力雄厚的父亲,当陈祖铭到香港考察的时候,本计划去看望儿子一番,但陈孟凡推却了,说自己随团队到了新加坡演出,陈祖铭深信不疑。

可是陈祖铭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却将美好的青春“荒废”在了那个他深为鄙夷的吴振宏身上(陈祖铭虽然十分欣赏吴振宏的才华,但在他看来,吴振宏是个懦弱、毫无担当的男人,而他最看不起这样的男人。)。

在两个儿子中,陈祖铭更加疼爱陈孟凡,平心而论,陈国威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但陈国威有时也会让他莫名地担心,甚至会有一丝的恐惧。在生意场上,陈祖铭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圆滑,足够冷血了,但陈国威很多时候的表现,也会令他这个做父亲的自叹弗如。

陈祖铭虽然把原来的产业交由黄克石经营,但是实际的权利却属于陈国威,而安排陈国威作为副手这一招棋,原本便是为了节制和监督黄克石的。

两个心爱的儿子,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且兄弟俩在性格和为人上的巨大差异,也令陈祖铭夫妇惊叹不已。

九月底,高温渐渐退却,北方迎来了第一丝秋的凉意;鸿雁已经准备启程,去往南国过冬;风沙已经开始移动脚步,虽然这里依旧秋高气爽,沙尘很快便会赶走这些在公园里欢歌笑语的人们。

入夜,整座城市被灯火点缀,车如流水马如龙;行人匆匆,在西单的桥下,流浪歌手依旧高歌,虽然没有一个听众;进城务工的人员,或在工地搬运砖石,或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汗流浃背,劳作不休,或在生产线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繁琐的活计,忘却昼夜;还有那些无依无靠的北漂,在社会的底层艰难地前行……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淹没在了伟大城市的繁华盛景之中。

而在那些灯火辉煌的高楼广厦间,生活着另一类完全不一样的人,他们衣着光鲜,在盛大的宴会中觥筹交错,优雅的绅士和珠光宝气的贵妇在璀璨的意大利吊灯下翩翩起舞。这种在无数上层人物聚集的地方所出现的场景,此时也在黄克石的家中上演。

这一天,黄克石的女儿迎来了十八岁的生日,黄克石决定为爱女举行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他邀请了所有尊贵的朋友。去年黄克石在北京西郊买下一幢豪华别墅,宴会就在这里举行。

傍晚,客人相继抵达,黄克石和夫人在门口迎接贵宾们的到来。黄克石身着黑色的礼服,平时不修边幅的他,早早地让人把自己精心打理了一番。头上了一层啫喱水,唇上的胡子被精心地修剪过,同时考虑到自己眼睛小,他还戴上了一副黑框眼镜,皮鞋被擦得锃亮。他的夫人谢晓芙身着旗袍,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气质丝毫未减,她没有过多地装扮自己,但是她那高挑的身材,美丽的双眼和迷人的微笑,足以倾倒每一个中年男士。夫妻俩的脸上挂满了微笑,就像结婚当日一样高兴。

最先到来的是王强,他是黄克石一家的老朋友,在财政部任职,看到老朋友,黄克石夫妇倍感亲切,忙迎上前来,嘘寒问暖。王强身体福,腆着一个大肚子,摇摇晃晃地走上台阶。黄克石握住了他的手,说道“强哥,你气色真不错,全国人民的日子过得如何,可都得看你们的脸色啊!”

“大哥抬爱小弟了,我们能决定啥,还不是混口饭吃,至于工作嘛,虽然每天都是那繁琐的文件与数据,但终归是为人民服务嘛!哈哈!在办公室呆久了,来你的府上做客,也不失为调剂身心好去处嘛!哦,对了,今天是小璐的生日,我这做叔叔的带了件小礼物给他,本要亲手交于她,但想来我这礼物太过平凡,就不献丑,先交给你们了。”

“都是老朋友了,还这么客气,带什么礼物啊!”谢晓芙一面说着,一面接过王强那包装精美的礼盒,随手交给身旁的管家。

王强进去后,盛大公司的李总携着妻子和女儿到来,双方寒暄完毕,谢晓芙把李总的妻子拉到一旁,说道“亲爱的,你能来我真是太高兴了,我现在是多么地需要一个知心的朋友说说话啊!”

李夫人安慰道“你放心,我这次来,准备在你家住两天,我也有一肚子的话哩!”

黄克石见她俩说个没完,故意提高嗓门咳嗽了一下,谢晓芙拉着李夫人的手说道“快进去吧,客人都等着呢!”

接下来又来了一些重要的客人,都是各界的精英,每个人都带来了别致的礼物,这一夜,黄克石的爱女必将享受众星捧月般的礼遇。

随后到来的客人,对于黄克石一家而言,实乃贵宾,他们便是陈祖铭一家三口。陈祖铭的轿车还未停稳,黄克石便急忙奔下台阶为自己的老板开车门。随后,黄克石夫妇领着陈祖铭一家步入了大厅。陈祖铭显得十分愉快,拍拍黄克石的肩膀,微笑道“今天高朋满座,看来我们迟到了很久啊!”

黄克石道“哪里哪里,来得恰是时候!”

两对夫妇走在一起,与黄克石的点头哈腰不同,谢晓芙则自始至终不卑不亢。面对陈祖铭的赞美,她只是礼貌性地报以微微一笑。徐颖在她面前,显得黯然失色,而此时此刻,陈祖铭也不愿意多看一眼自己的妻子。他见到几个熟人,就扎到那堆人中去了。

陈国威向黄克石问好“黄叔,您好!”

黄克石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以表回应。

陈国威继续问道“黄叔,黄璐呢,怎么还没见到她?”

黄克石还是不动神色,答道“她在梳妆,估计不多时便好,总得让她有点自己的时间吧!”说着走开了,来到一群谈兴正浓的人群中间。

喜欢岁月的面纱请大家收藏岁月的面纱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