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知彼不知己什么意思 > 第44页(第1页)

第44页(第1页)

  廉清忠仁,云裳绮霓。

  凿刻的痕迹歪歪扭扭,字缘犹见乱颤旁枝,指腹随着凹刻起伏,高泞心了,许是李晚玑为他刻的。

  “爹,娘…宁儿长大了,现在跟着周校尉在闽州,再过几年,或许就能上阵杀敌…”他不自觉哽咽道,“虽然宁儿不能跟爹爹一样入朝献谋,却也能跟爹爹做一样的事了。”

  他跪在石碑前叩,碎声念了不知多少声爹娘,终是打湿一隅嫩青。

  “爹娘,你们能看到吗?”

  他又抬望天,渴望得到些什么,飘渺无存的回应。

  风动飒青,扬起花叶飘摇,思绪伴着三月娇翠卷作一团,转眼又被剪碎拆烂,不见其影,却萦心头。

  他倚着碑,将这四年事无巨细地与地下二人说了一次。中秋、重阳、大年初二,每逢都要与天言语,年年俱是。只是如今近了,一些情感愈强烈,过会还要回去众人面前,只得用滔滔不绝的话语代替双眸随时都要溢出的晶莹。

  天色渐沉,林中鸟归,他终是驼影起身,顿足回流连,方不舍离去。还有半个时辰,他还有人要寻。

  高泞其实想了很久,他还未有所成,心中亦对李晚玑有愧,当年可以说是不告而别,思忖铺垫许久,却又被木盒中的碎银凿出裂痕,叫他实实在在地念了四年。

  倒不是那一个月有多难忘。

  他忘不掉山上的人。

  只看一眼,他想,只看看那人过得好不好就走。

  他摸到熟悉的院子里,枝头桃花卸了银装,娇红争奇,青蔓踞檐,雁归鸟鸣,正想抬脚踏入这满园春色,却被脚边蹭起的声音拦了路。

  是只麻雀,很肥。

  伙食还不错,高泞想。

  高泞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院子里没人,不远处李清粤的屋中亦未有熏出的白雾。他有些丧气,霎时又想起什么,转了个弯往藏书去。

  谁知藏书上了锁,锁上积了厚灰,未有人进出的痕迹。他喜洁,却还是用手抬起,拇指抹去上头的污脏,将里头嵌着的玛瑙珠子显现出来。李晚玑说,这把锁是李清粤找人做的,里头嵌着的是师傅当时最喜欢的一枚。

  在他来之前,书是锁的,四年前是他陪着李晚玑把它重擦得一尘不染。四年后的今日,这把锁又变得如初见那般,尘封着不知多少过往。

  他拿袖子把锁擦得干净,想要揭开什么,却只能用这种方式自欺。

  李晚玑不在,李清粤也不见踪影。这就够了,他想,许是自己未成就功业,注定不能在今日相遇罢。

  这样就够了。

  他找地方把袖子浸了水,拖着未干的衣袖往山下去。

  高泞垂,内心免不了落空难受,下山时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脚下被踩得作响的石板。

  先是缓步,后又转为小跑,时间还未到,他却迫切地想离开这个地方。

  越近山脚,他跑得越快,几乎是冲进城内——

  亦因此奔过了城门口出城的松青身影。

  ——

  李晚玑在城内处理完事情,人有些疲惫,近几日精神不佳,再加上山上山下两头跑,心力交瘁。

  他往城外走去,却被一阵风袭过,丝飘起在风中缠绕,李晚玑抬手将头抚下,在那一瞬,他感觉到身边略过了什么,事实上,他的余光也瞥见了什么。他回,目光在人群中找寻那缕异感,无果。

  “年轻就是好啊。”城门的守卫忽然开口道。

  “嗯,是啊。”李晚玑跟着应和,“很有活力。“

  守卫见他有些呆滞,继续道:“今日闽州那来了一群小伙子,听闻是要进营了,来登记名册。”

  “进营?兵营吗?”

  ‘那不然呢,还有什么营啊?说不定过两年这城门就换他们守咯。“

  李晚玑略显尴尬地点点头,走了。

  “兵营啊…”他自言自语道,“算算年纪,今年也该进去了吧?”

  --------------------

  最近有点忙…过几天会再更一个,下周开始正式推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推着推着推炕上去…(小声)

  写东西比较慢,故事推得也慢,但有些铺垫是必须的,也有些剧情是不能简化的,感情线就被慢慢拉到现在了…总之就是很感谢一路在看的人,希望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和主线不会让大家失望!

  周末见。

  第26章擦肩略影(下)

  离了城,李晚玑直接回了山上院子,将换来的银两收进柜中,掩于披风之下。天暗,屋内烁起烛火,碾碎的光亮透过纸窗,落在门外的阶梯上。

  他推门而出,步行到院子中心处,面向李清粤屋子的方向悠悠道:“师傅,明天就带醉仙居的酒给你。”

  “要等我。”

  ……

  李晚玑梦中惊醒,四年过去,他也还是会梦到那一天。

  他在山上待得久了,天不怕地不怕,世俗尘嚣都被清粤隔绝,山是,人亦是。有时他会自喜,山本无名,却被他以清粤相冠,实在相称。清粤二者,皆予他生。

  可那天,线断了。

  他随手披了件薄衣,向外走去。院中落花卧叶,能嗅幽香,缓步走到李清粤屋前,李晚玑坐在门口石阶上,夜凉,他收紧了些衣裳,仿佛是幻觉,似是闻见屋内有声传来,在唤他姓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