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中国历史故事的作者 >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第1页)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第1页)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烽火连天的时代背景为众多具有雄辩之才与卓越见识的士人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他们穿梭于列国之间,宣扬自家的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阶层。各国诸侯认识到人才对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作用,纷纷延揽士人,竞相招募养士,形成了一股蔚然成风的养士潮流。其中,齐国的孟尝君便是享有盛誉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乃是齐宣王胞弟、齐国宰相田婴的儿子,虽非嫡出,但因其自幼才情出众,很快就崭露头角,并逐渐接手家族事务。孟尝君以广结宾客、乐善好施闻名遐迩,门下食客多达三千多人。

一日,生活困顿的冯谖找到孟尝君,希望能够成为他的门客。孟尝君询问冯谖有何特殊技能或才能,得到的答案都是“无”。即便如此,孟尝君仍笑纳了冯谖,接纳他入门下。

孟尝君将门客按能力划分为三个等级:上等门客膳食丰富,配有专车出行;中等门客膳食稍逊,但也享用鱼类菜肴,但无专车;下等门客则只能享用简朴饮食,出行需自行解决。冯谖起初被列为下等门客,面对粗劣的食物待遇,他心有不甘,倚柱弹剑,唱道:“长剑啊,我们何苦在此,连鱼也吃不到!”此事被孟尝君得知后,遂提升冯谖为中等门客,供应鱼类菜肴。然而,冯谖又因未配有专车而再次抱怨,孟尝君便再次升级他的待遇,赐予专车。冯谖乘车出游,向朋友们炫耀孟尝君对自己的器重。此后,他又声称由于家境贫寒,无法在孟尝君处安身,孟尝君得知冯谖尚有一老母需要赡养,便派人送去充足的财物供其母安享晚年。冯谖深受感动,自此不再有任何不满。

此时的孟尝君已是齐国宰相,领有薛地万户之食邑,但因门客众多且待遇优厚,经济压力巨大。为缓解财务困境,孟尝君派人至薛地放贷款收息,然而一年过去,许多贷款未能如期回收,导致财务状况堪忧。孟尝君急需一位擅长理财的门客前往薛地催收利息。这时,有人推荐冯谖,认为他虽然并无特别技艺,却口齿伶俐,适合担任此职。冯谖欣然接受了任务,并在启程前询问孟尝君是否需要购置物品归来,孟尝君嘱咐他视家中所需自行采购。

冯谖抵达薛地后,逐一核实债务,收回应收利息,总计达十万钱,但仍有许多债务未能收回。冯谖审时度势,对确实贫困无法偿还利息的百姓,竟假借孟尝君之名,将他们的债务凭证当众销毁,并宣布免除他们的债务,这一举动赢得了薛地百姓的热烈拥戴和衷心感激。

完成任务后,冯谖迅疾返回齐都,告知孟尝君自己已将剩余的债务凭证全部烧毁,孟尝君听闻后颇为愤怒,追问原因。冯谖解释,他依照孟尝君的指示,视家中所需进行采购,现府中富贵已极,却独缺“仁义”,故而用那些债务换取了百姓的民心与感恩,这就是他为孟尝君购买的“仁义”。

一年之后,齐湣王听信谗言欲罢免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只得黯然回归薛地。当他离薛地尚有百里之遥时,却现当地百姓扶老携幼,早早赶来夹道欢迎,孟尝君此刻才真正领悟到冯谖当初“购买仁义”的深意。

冯谖察觉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根基不稳,于是提议孟尝君应该如同狡兔一般设置多处避难之所,以确保自身的安全。于是,冯谖又为孟尝君策划了一系列外交活动,试图为孟尝君构筑更为稳固的政治基石。

孟尝君认可了冯谖的计划,给予了他充分的资源支持,配备了五十辆马车和五百金作为活动资金。冯谖随即奔赴魏国都大梁,觐见魏惠王,他阐述道:“齐国之所以强盛,孟尝君的才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今齐王误听了谗言,剥夺了孟尝君的相位,这让孟尝君内心极其不悦。众所周知,孟尝君是一位能够引领国家繁荣昌盛的治国能臣,若您能邀请他来魏国辅佐您,魏国必然能够迅强大。”

魏惠王对孟尝君的贤能早有耳闻,一听冯谖如此说,自然是喜出望外,立刻派遣特使携带千斤黄金和一百辆豪华马车,以高规格礼遇邀请孟尝君担任魏国的丞相。而冯谖则迅返程,赶在魏国使者到达薛地之前回到孟尝君身边,向他分析道:“魏国献上的千斤黄金和百乘车马这份厚礼,声势宏大,齐国君臣必定会在短时间内知晓这个消息。”

正如冯谖预料,魏国的使者连续三次登门造访,极力劝说孟尝君加盟魏国,但均遭孟尝君婉拒。这一系列动态迅传回了齐国,齐王及朝中文武官员无不为之焦虑恐慌。齐王迅采取行动,派遣使臣驾驭二百辆华贵马车,携带千金及一把象征权威的佩剑,携带一封道歉信,信中写道:“我承认自己误听谗言,撤销了您的相位,深知此举让您难以释怀。但我恳请您念及齐国历代先王的情分,回归齐国,助我治理江山。”

冯谖适时为孟尝君提出了下一步策略,建议他接受齐王的歉意,重回齐国担任相国,但在重返前要求齐王提供先王祭祀的礼器,在薛地修建宗庙,作为稳固孟尝君地位的第三个保障。齐王答应了孟尝君的条件,孟尝君顺利返回齐国,再次担任了齐国的相国,这次他安心执政几十年,始终保持着稳定而显赫的地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