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中国历史故事的作者 > 鲁桓公醉中丧命(第1页)

鲁桓公醉中丧命(第1页)

鲁桓公,名轨,为鲁国第十五代国君。他的父亲是鲁惠公,母亲起初只是惠公的宠妾,在惠公正室去世后才得以扶正为夫人,而轨也随之被立为世子。惠公驾崩之时,轨尚未成年,无法亲理国政。鲁国群臣经讨论后决定,暂由年长的庶子息姑暂摄国君之位,此人便是鲁隐公。鲁国另有一位公子翚,字羽父,此人阴险狡猾,企图挑拨隐公与太子轨的关系。羽父对隐公谎称愿意帮其铲除太子轨以绝后患,不料隐公听后严厉训斥了他,并明确表示王位本应归属轨,既然轨已长大成人,自己很快就会退位。羽父被驳斥后既羞愧又恐惧,生怕轨知晓真相后报复自己,于是又心生诡计。他秘密找到太子轨,诬陷隐公欲加害于他。轨不察实情,信以为真,请求羽父设法解围。羽父借此机会怂恿轨先制人,提出可以在隐公每年外出城外祭祀并留宿寪大夫家时,派人伪装成仆役预先埋伏,趁隐公熟睡时刺杀他,事后将罪名嫁祸于寪大夫。轨听信了羽父的建议,并许诺事成之后会让羽父担任太宰的高位。羽父按计划行事,最终隐公被谋害,轨顺利登上国君之位,成为鲁桓公。

鲁国虽为小国,但与其相邻的齐国早在周武王分封姜尚时便是一个大国,历经几代展,在诸侯中地位显赫。鲁桓公即位时,虽然年纪较长但还未婚娶,鲁国的大臣们建议,既然齐国公主文姜原欲与郑国世子忽联姻却被忽拒绝,鲁国不妨借此机会与齐国联姻,寻求保护。于是,鲁桓公下令派人前往齐国求婚。

齐僖公膝下有两个出众的女儿,长女宣姜已嫁至卫国,次女文姜不仅美貌出众,被誉为国色天香,且才情横溢,学识深厚,因此得名文姜。齐僖公对拥有这样出色的女儿深感自豪。他曾与郑庄公交好,并在石门结盟,打算将文姜许配给郑国世子忽,双方一度订下婚约。

然而,郑庄公回到郑国后将此事告知世子忽,忽认为郑国小而齐国大,作为男儿应当自立,不愿依赖联姻增强国力,毅然拒绝了这门婚事。庄公赞赏儿子的志向,未再强求。后来,齐国使者将忽拒绝婚事的消息带回齐国,僖公也只是表示此事暂且搁置。

不久,齐国遭受西戎侵袭,作为盟友的郑国派出世子忽率军救援,成功击退了西戎的侵犯。僖公对忽的英勇表现印象深刻,再度提出婚事,但忽仍然坚持初衷,不愿通过联姻来提升国家地位,再次拒绝了这门婚事。文姜对郑世子忽的威名早有耳闻,得知有望联姻自然满心欢喜,但后来得知婚事被拒,且忽的态度坚决,这让文姜深受打击,自尊心受损,终日抑郁寡欢,独自哀怜。久而久之,情绪郁结难解,她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变得时冷时热,神志恍惚,食欲减退,形容日渐憔悴。

文姜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姜诸儿,也就是齐国的世子,仅比文姜年长两岁。他仪表堂堂,容貌俊美,但却举止轻浮,沉迷酒色。尽管他们身为兄妹,但两人之间却毫不避讳,常相伴嬉戏,亲密无间。齐僖公宠爱子女,对兄妹过于亲近的行为并未加以干涉。

当姜诸儿得知妹妹因心情郁结而病重时,他便以探病为由频繁出入文姜闺房。一日,僖公撞见诸儿在文姜闺房内举止亲昵,勃然大怒,痛斥诸儿不顾兄妹之礼,并严禁他今后再私自探望文姜。不久后,僖公为诸儿操办了婚事,诸儿婚后自然减少了与妹妹的往来。文姜深陷寂寞,思念哥哥却又无法启齿,病情因此愈严重。

恰逢此时,鲁桓公派来的求婚使者抵达齐国。齐僖公以女儿病重为由推迟答复,但宫中之人将鲁侯求婚的消息透露给了文姜。得知有人再次求婚,这对于因退婚之事而抑郁成疾的文姜而言犹如一道曙光,她的心情稍有舒缓,病情也开始好转。后来,鲁桓公与齐僖公在稷地会面时再次提及联姻之事,僖公表示来年再议。又过一年,鲁桓公亲自前往齐国再次求婚。面对鲁桓公的诚意,齐僖公最终答应了这门婚事。

姜诸儿得知妹妹文姜即将远嫁他国,心中充满不舍,旧情重现,特意差遣宫人送去鲜花,并附上一诗:“桃树枝头花盛开,鲜艳如霞映门户。今日不折花径直,惋惜之声声声催!”

文姜读罢哥哥的诗句,心领神会,也赋诗回应:“桃树丛中花蕊鲜,灵秀照人艳阳天。若不及时将花折,恐失良机待明年。反复叮咛切莫忘!”

不久后,鲁侯派人来到齐国迎娶文姜。齐僖公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拒绝了姜诸儿亲自送文姜出嫁的要求,而是命令诸儿留守国内,自己亲自护送女儿抵达鲁国完婚。自此,齐鲁两国互动频繁,关系日渐紧密。齐国身为大国,加之文姜天生丽质,鲁桓公对其倍加珍视,宠爱有加。文姜为鲁桓公生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姬同和次子姬季友。然而齐僖公担心兄妹俩相见会旧情复燃,损害家族荣誉,因此多次拒绝文姜回齐国探亲。

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逝世,姜诸儿继位,即史上着名的齐襄公。鲁桓公赴齐国吊唁,文姜本欲同行,但考虑到齐国新君初立,必定会有许多小诸侯国前来朝贺,姜诸儿恐怕无暇顾及自己,最终未能同行。又过了几年,鲁桓公决定前往齐国,在泺水(今山东历城西北)与齐襄公会面。文姜抑制不住对家乡的思念,提出要随鲁桓公一同回齐国。鲁桓公体谅妻子多年未曾回过娘家,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齐襄公闻讯鲁桓公携妻来访,心中窃喜,亲自至泺水迎接鲁侯夫妇,并在齐都设盛宴款待他们。这对旧情未了的兄妹再次重逢,此时的姜诸儿已身为一国之君,英姿飒爽,而文姜也更添了几分成熟韵味,齐僖公已不在人世,宫中的嫔妃们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

宴会结束后,文姜返回驿馆,鲁桓公与她激烈争吵,揭露了他们兄妹的不伦恋情,但由于身处齐国,鲁桓公并未作,决定立即启程返回鲁国。

齐襄公得知鲁桓公与文姜争吵,且鲁侯急于回国的消息,他不想让文姜离开,同时也清楚一旦鲁桓公平安返回鲁国,两国难免爆冲突,于是决定孤注一掷,假装不知情,邀请鲁桓公赴牛山设宴饯行。鲁桓公虽心有怨愤,但深知身为鲁国国君,不可轻易与齐国翻脸,便忍气吞声,先派人护送夫人出城,自己只身赴宴。

宴会上,齐襄公极尽热情,频频劝酒,鲁桓公则因心事重重,借酒消愁,不久便烂醉如泥,昏睡过去。齐襄公指示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扶上马车,与鲁侯同乘一辆车出城。彭生力大无穷,行至城外,见鲁桓公昏睡不醒,便将其杀害。文姜闻讯丈夫猝然离世,茫然无措,命令队伍暂停前行,在当地搭建营地守护丧仪,并派人向齐襄公告知噩耗。齐襄公闻讯迅赶来,假意悲伤,下令厚葬鲁桓公,并对外宣称鲁桓公系“饮酒过量,肝损而亡”,向鲁国通报丧讯。

鲁国群臣听闻鲁桓公死讯,震惊之余也猜疑其中有诈,但要任务是稳定国内局势,于是先让太子姬同继位,即鲁庄公,并派人赴齐迎回鲁桓公遗体举行葬礼。

为消除鲁国的质疑,齐襄公找来彭生作为替罪羊,将所有责任推卸给他,并将彭生处死。

文姜自觉无颜回鲁国,便居住在鲁、齐两国交界地带,继续与齐襄公保持着联系。后来,齐国内乱爆,齐襄公被杀,其弟公子小白历经波折继位,即齐桓公。随着齐鲁局势剧变,文姜最终回到了鲁国,协助儿子鲁庄公治理鲁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