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中国历史故事主要内容概括 > 燕昭王求贤(第1页)

燕昭王求贤(第1页)

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诸侯国,历经沧桑。燕王哙在其执政生涯的第三年,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策,即将燕国王位禅让给了丞相子之,赋予他极大的权力,包括收回朝廷重臣的印信,交由子之重新任命,从而使子之执掌了燕国的军政大权。然而,太子平等旧贵族对此感到极度不满,引了国内的权力矛盾。

公元前314年,燕国内部矛盾激化,燕国将领联手太子平起兵反叛子之,导致燕国内部陷入动荡混乱。此时,邻近的齐国瞅准时机,以平定燕国内乱为借口出兵干涉,结果不仅诛杀了燕王哙和子之,还几乎令燕国陷于覆灭的边缘。然而,齐国的暴行激起燕国人民的激烈反抗,也引起中原其他诸侯国的警觉与反感,迫使齐国不得不从燕国撤军。在这场动乱之后,燕太子平得以继位,他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燕昭王。

燕昭王在燕国饱受战火摧残、国力凋敝之际接过王位,国家满目疮痍,农田荒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深深意识到,要重建燕国、报复齐国当年的侵略之仇,要之急便是集聚天下英才,恢复和增强燕国的实力。为此,燕昭王夜不能寐,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吸引人才归附。

经人推荐,燕昭王找到了老臣郭隗,亲自登门拜访,态度极为谦逊诚恳,向郭隗请教如何才能吸引更多贤能之士。燕昭王悲愤地说:“我深知燕国目前虚弱不堪,无力复仇。但如果能得到众多贤才的支持,一定能使燕国重振雄风,洗刷先王蒙受的耻辱。请问先生,我应该如何做起呢?”

郭隗给出了富有哲理的回答,他引用了古代帝王对待贤能的不同态度及其后果,强调了礼贤下士的重要性。随后,郭隗讲述了一个关于国君重金求购千里马的故事,其中寓意深刻。他说,即使马已死亡,那位国君仍然花费巨资购买马头,以此表明他对千里马的珍视程度,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真才实马来投奔。郭隗借此比喻,建议燕昭王可以先从尊重和礼遇他郭隗本人开始,树立起尊重贤才的榜样,让天下人都能看到燕国对人才的渴望。

燕昭王深受启迪,立即采纳了郭隗的建议,下令为郭隗新建府邸,并举行了庄重的典礼将其迎入,尊郭隗为师,虚心向他求教,表现出对贤者的极高敬意。此外,燕昭王还精心打造了一座黄金台,台上放置大量黄金,以此象征对所有愿意来投奔的贤士们的慷慨赏赐。

消息迅传播开来,各地有志之士耳闻目睹燕昭王真诚求贤的举动,纷至沓来。这其中,既有英勇善战的将领剧辛,又有闻名遐迩的谋略家邹衍、乐毅及屈庸等人,一时之间,燕国汇集了众多的精英才俊。当邹衍这位声名远播的阴阳五行家到达燕国时,燕昭王亲自为其清扫道路,以弟子之礼接待,表达对其无比的尊重与崇敬之情。

燕昭王对贤良人才的敬重与渴求,使得他的美名迅传扬开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贤士争相投奔燕国。他胸怀广阔,不论身份贵贱,无论是拥有卓越才能的贤士,还是怀揣深仇大恨与齐国的敌人,抑或是了解齐国情势和擅长指挥作战的人才,都被燕昭王以礼相待,并予以丰厚的奖赏,为未来可能生的对齐之战积累宝贵的力量资源。

其中最为杰出且对燕国复兴起到关键作用的,莫过于乐毅。乐毅出身名将世家,乃乐羊之后裔,他精通兵法,学识渊博,曾效力于赵国,因赵国内乱而辗转来到魏国。当得知燕昭王广纳贤才的诚意后,乐毅选择了投奔燕国。在一次魏国派遣他出使燕国的过程中,燕昭王的热情款待和尊重打动了乐毅,促使他决定留在燕国效力。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赋予他执掌燕国军政大权的重要职责。

乐毅不负昭王所托,致力于燕国内政的改革,强化军队建设,全力协助昭王治理国家。与此同时,昭王在国内推行仁政,慰问失去亲人者,关怀育龄夫妇,与民同甘共苦,从而凝聚了燕国上下的民心,大家共同抱持向齐国复仇的决心。在燕昭王与乐毅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二十八年的励精图治,燕国国力日益雄厚,民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艰苦创业、矢志图强的社会风尚。

而此时的齐国,却是内政腐败,对外频繁征战,内外问题频,正是国力衰弱之时。燕昭王审时度势,认为燕国已经有了攻打齐国的足够实力和恰当时机,于是果断决定联合秦、楚以及韩、赵、魏三国共同讨伐齐国。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委任乐毅为上将军,统领联军进攻齐国。齐湣王仓促集结全国兵力应战,但由于连年征战导致士气低落,齐军根本抵挡不住联军的猛烈攻势。结果,齐国遭受了惨重的失败,齐湣王被迫带领残兵败将狼狈逃离。燕军则乘胜追击,接连攻克齐国七十多座城市,甚至连齐国的都城临淄也被攻占,燕军焚烧了齐国的宫殿和宗庙。至此,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孤城尚未沦陷。燕军取得空前大捷,燕昭王亲赴前线慰劳将士,嘉奖乐毅的功绩,封其为昌国君。

战后,燕昭王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他派出燕将秦开继续向东北方向进击东胡,使得东胡被迫后撤千里,燕国疆域得以扩大至辽东地区。此外,燕国还向南攻略了中山国的部分领土。经过燕昭王的励精图治和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燕国终于跻身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列,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