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究竟何为道 > 第71章 收麦子(第1页)

第71章 收麦子(第1页)

徐慎虽然学习很刻苦,但奈何年事已高,学起字母来犹如孩童。

时间一长,徐慎竟然现尹天浩还独自创造了一门学问,数学。其中数字的写法和计算方法更是把数学降低了好几个层次。如今这祝家庄的孩子基本上人人都会算账了。除了这些,他还现孩童读的三字经也是出自尹天浩之手。徐慎询问过,尹天浩说是一道士教的。这话徐慎自然不信,如果说是一大儒教的,那还有二分可信,说这是道士教的,明显就是糊弄人。不过这三字经,字字精炼,又包含儒家深意,为何从来没听说过。

这尹天浩到底是何许人也?

随着尹天浩的事情增多,无力照看那一群鸡,只能招揽一群孩子看鸡,每月奖励十枚鸡蛋。有奖励孩子的兴头极高,比尹天浩看的时候养的还好肥,以至于尹天浩现这喂鸡喂得太好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鸡都不下蛋了。

尹天浩这边想在地上种上苜蓿,还想弄个砖窑烧砖,事多分身乏术。

四月初,尹天浩再一次带着几人去地里研究当地生物形态,中午的时候在地里给每人烤了一把麦穗,吃的那叫一个香。这祝年捂着心口,心痛的不行,这麦子才上浆,要是再晚上一个月能多出好几馍馍,现在就这么浪费了,败家啊。当然也只是兀自悲痛,舍不得批评尹天浩。

四月底,这徐慎终于终于掌握了这些字母,兴奋的找到尹天浩“我终于学会了”

尹天浩翻了一个白眼,两月才学会,比小孩还不如,高兴啥。但嘴里还是说道“恭喜先生了。”

“别,别,以后在小友面前我可当不起先生,以后就叫我徐慎,如不介意的话叫我徐叔也行。”

“行,那我以后就喊您徐叔。”

“哎,好,好。下个月,就可以开始编写字典了。”

“不急,不急。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准备,单独一个拼音显然是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的,比如一个人不认识这字,不知道读音如何查询,总不能一个个的翻吧。所以还要把之前许慎的那套部法也要搬进来。”

徐慎也觉得这个主意好,这样一本字典就更加完善了。对尹天浩提出的另一点也完全接受,就是所有字典的字体采用楷体,楷体的字体不像行书那样,让人模糊,可以更清楚的看清每一笔每一画,这样就杜绝了很多的错字,错别字。

刘秉忠这时提出来一个问题“那以哪个为主呢?”

如果按部就会把部一样的字放在一起,按拼音则会把读音一样的字放在一起。

“当然是按读音,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简单的写几个字,测试一样。还是之前的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尹天浩写了2o个字,有拼音检索,有部检索,这些字在每一页都标注的很清晰,模式完全照抄的新华字典。

郭刘还有钱倩和徐慎试着查了几个字,现真的非常简单实用。徐慎更是如孩童一般,像是得到了糖块一样手舞足蹈。

“尹小友,老朽真的对你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我相信只要此书一出,肯定会大卖特卖。流传千古只是小事。”

“徐叔太过夸赞了,我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现在徐慎是越看尹天浩越喜欢“小友真是太谦虚了,不骄不躁,将来这史书上必有你一笔。”

“借徐叔吉言了。”

看着二人相互吹捧,钱倩坐不下去了。“你们在聊下去这天都黑了,咱们还聊不聊这字典了。”

二人听钱倩一说,相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鉴于工作量的巨大,徐慎建议找几个人帮忙。对于这种事尹天浩不会拒绝,钱倩也不会拒绝。没有反对意见,徐慎就写了几封书信。

只有两个人的时候,绿柳问道“小姐,这徐夫子请人的钱是不是还得咱们出?”

钱倩“当然,怎么了?”

“那得多少钱哦?咱们的钱恐怕不够。”绿柳再算手里还有多少钱。

“郡主你笑什么,难道奴婢说的不对吗?”

“你说的很对,不过我告诉你这要是让爷爷知道能有用钱买这机会,我告诉你,即使再出1o倍,1oo倍的钱,他也会出,你信不信。现在我还有私房钱足够了。逮着这机会你就偷着乐吧,还怕花钱?”

五月,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麦子一天比一天黄。王富贵突然来了,说是找到铺子了,今天开张,让尹天浩一起去看看。也好,正好顺道去趟面馆。好久没去过面馆了,也不知道咋样了。

两个大男人去多无聊,尹天浩硬拉着钱倩也一起去,钱倩也没反对,这时候就体现了美女的好处,走到哪都养眼。

这铺子找的位置离面馆不足一里地。大姑与王富贵的父亲王仁都在,不知道这王仁为人怎么样,但是看着挺和气。当知道钱倩是钱公爷的时候,殷勤的像个太监一样,这一点,王富贵到是很好的遗传了下来。

今天就是新店开业,有不少人捧场,据说都是王仁的关系。

铺子起名王记粮铺,东西还挺齐全,有各种豆子,小米、黄米、大米,高粱等。尹天浩字里面现了三个好东西,瓢、瓠子,还有葫芦,这葫芦正好盛酒。要了点葫芦种子,正好当做开张贺礼。

随后三人就去了面馆,尹天浩有点饿了,煮了三碗面条,正在切猪肉的时候,大姑来了。

“大姑您怎么来了,快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