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道是”是什么意思 > 第83章 好酒(第1页)

第83章 好酒(第1页)

快到大麓县城的时候,三娘忍不住停下马车向钱倩询问道地里这绿油油的是什么,看着像小麦又像韭菜。三娘只是抱着试着问问的态度,谁都知道钱倩是钱家的掌上明珠,三指不沾阳春水,能认得就奇了怪了。不过想到钱倩在这几乎待了一年,也许会知道。

“这您也不知道吗?我还以为三娘啥也知道呢。我告诉你们这是麦子。”

钱母“别胡说,哪有麦子是冬天长得啊”

“娘,我真的没骗你们。这就是我那朋友研究出来的。真的。现在种上小麦,夏天就可以收获,然后再种谷子,一年能收两季呢。”

这次连钱父也听不下去了“你这孩子越说越离谱,你见过冬天这么长的麦苗吗,这应该是类似麦苗的杂草。”

“哎,你们就不信我呢。”

“倩儿别气别气,三娘不是信你吗。来坐我这里,你给我讲讲这些都是什么?你怎么认识这些的”

“您真信?”

“嗯,只要倩儿说的,我都信。”

“好,那我就跟三娘说说”钱倩麻利的爬上了三娘车。

“我不是我说我在这认识了一个朋友吗,他真的是我见过天下最聪明的人,哎不对,第二聪明的人。三娘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麦子就是他现的。他现啊只要这小麦不长节,冬天就冻不死,来年就会长出来。而且他还明了用麦秸沤粪,这样下来可以亩产三担。听他们说这是很高的产量。这一年下来亩产可以高达5担。”

三娘可不是小白,虽然出身商家,但是对地里的产量非常清楚。这时产量最高的是黄豆、高粱、谷子(小米),这三种作物极其抗旱,年景好时三担左右,像小麦一般在一两担之间。产量虽然也算可以但是百姓种的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小麦并不好吃,主要是麦饭,磨成面吃汤饼和炊饼不太可能,太浪费时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那么几斤麦子面。

“按你这么说这里的百姓很富裕了?”

钱倩挠了挠头“也不是。亩产虽然高了,但是工作量上去了,这样算下来,只比原来好一点,但是对地少的人比较划算。”

“也对,一得必有一失”三娘一边说一边看着钱倩,感觉钱倩在说那个他的时候有些崇拜,像极了自己刚见到三郎的时候,也是这种眼神。这钱倩不会跟别人好上了吧,不行不行,三娘的心里有些乱了。上次是他三姑,但是那次三妹还没许配人,这次不一样,这钱倩早就有婚约了。如果再闹这一出,这王府的脸面可就要丢光了。哎,老四那两口子也真是省心。看来到了大麓县之后得会会那个他了。

“但是他还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后亩产能达到5担甚至十担,而且还不用人。你看这麦子种的多直,今年收成肯定好。还有他还改进了犁,据说这种犁不仅省力,而且特别适合种小麦。……”

到达大麓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找了个最大的客栈,朋来客栈。车马劳顿,准备吃饭的时候,钱倩非要拉着几人去一个地方,说那里的饭菜最好吃。

自从三娘留了心,感觉钱倩像是会情郎。“好,我们初来乍到,就听倩儿安排。”

踏着愉快的脚步来到一品道面馆,瞅了一眼现天浩不在柜台,眼神立马暗淡了许多。

虽然尹天浩不在,但是其他人也都认识他。“钱小姐,您回来了啊。找人还是吃饭?”

“吃饭,这些都是我的朋友,把你们最好的拿手菜都上来,记住别算我账上。”

其余四人刚落座。三娘就说道“这小店看着外面看着其貌不扬,却内有乾坤。就说这对联看似庸俗,倒也和他们这店相符合,算是相得益彰。这案几和胡凳造型也挺奇特”

“三娘,这可不是案几,这是桌子,你稍微坐一会你就现与众不同啦。”

“怎么个与众不同法?”

“平时在家吃饭都是正襟危坐,时间一长,腿酸脚麻。关键是爷爷在家的时候,我一刻都不能放松,难受的要死。这凳子就这样坐着,坐两个时辰都没关系。”

几人说着话,饭菜就上了出来。

其中一道醋溜豆芽最是吸引人目光“这是啥?豆芽吗?”

“三娘厉害,正是豆芽。您尝尝味道如何?”

“清脆爽口,微酸很是开胃,不错不错。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面馆,厨子都还不错。”

“来娘您也尝尝。”“对,差点忘了,掌柜的,再来两壶酒解解乏”

钱母“你学会喝酒了?”

“不,不,不是。这是给父亲和三叔的,这大麓县的酒也是一绝,来到这必须尝尝。”

“还是倩儿想的周到,这大冷天的,喝点酒驱驱寒正合适,我们兄弟两不多喝,不会耽误正事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