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你竟然想跟我结婚删掉的第27章 > 第37章 想白嫖不可能(第1页)

第37章 想白嫖不可能(第1页)

在大学当老师,并不仅仅只有学校里的那点死工资,以及补贴和绩效收入。

搞艺术的,都有一技之长,只要有市场需求,就有可以挥的空间。

当年你上培训班的时候,花了多少钱,等上了大学之后,都可用相同的路径赚回来。

搞市场上那一套,刘老师肯定不适应,不过好歹在行业里,也是金光闪闪的大佬,出书的版税,以及行业内厂家的顾问费,都少不了。

即使不贪不拿,几十年的身价,有个几百万,也属于正常操作,更何况又花不到什么钱,设备什么的,都有厂家赞助,也就偶尔动手改改,可能需要买点器材。

不过老师的钱,蒋博肯定不会接受的,“您的钱还是留着养老使吧,有时间多带师母出去转转,拍电影的钱,我已经有眉目了。”

刘永四不太相信:“你能有什么眉目?”

拍电影的第一大难关,也是最大的难关,就是拉投资。

当年贾科长,还有宁浩,等一众导演,都是砸锅卖铁,先拿自己的钱,拍出了第一部电影,或者第一部短片,然后拿去评奖。

卖肯定是没啥市场,只有评上了奖项,才有可能证明自己的才华,接下来再去拉投资,就可以顶着这个某某奖最佳导演的tit1e,方便忽悠投资人。

基本上来说,除了下跪磕头,小导演在一开始拉投资的时候,能干不能干的事情,全都干了,陪酒改剧本塞女演员什么的,都是基操。

人和人不一样,那些事情,蒋博一件都干不来,只能另辟蹊径。

“我在剧组认识了几个朋友,跟他们提了提,都还挺感兴的,也都能拿出钱来,凑一凑问题不大。

还有就是这个片子,属于强文本型的片子,拍起来难度不是很大,所以有一些设备和工作人员,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学校来解决一下?”

预算这玩意儿,做出来就是唬人用的。

《驴得水》的成本预算中,主要包含几个大的部分。

第一就是人工上的开支。演员的片酬,工作人员的劳务,都包含在内,属于大头,正常来算的话,得占到四成以上。

第二就是设备和场地的费用。拍片子得需要摄影机,得需要监视器,以及一大堆的线材,还有灯光,服化道,等等一大堆的需求。

把这些都解决了之后,还得有拍摄的地方,用了人家的地方,就得给钱,这是规矩。拍摄地方的环境是不是需要进行二次的改建,以及修缮,都得从这一项里面来支费用。

第三就是日常的消耗了。一个剧组,少则百八十号人,多则几百号人,甚至像是《流浪地球2》那种工业化的大制作电影,现场最多两三千号人同时开工,吃喝拉撒住用行,哪一项不都是费用。

还有拍摄过程中产生的消耗,不是说用了数字摄影机之后,取代了胶片,拍摄除了费电,就不费其他的耗材了。

…。

要知道摄影机本身就是耗材,更何况还有难度系数更高一点的灯光,拍一个镜头,在成片里可能就只有1o秒钟,但是拍的时候,你不可能只拍一个全景。

还得有中景,正反打的近景,甚至还有局部特写,从理论上来说,要是对拍摄质量要求高的话,每一次都得重布光。

一部电影通常有2oo到3oo个场景,以及8oo到1ooo个镜头,中间会产生多少损耗,可想而知。

按照蒋博的实操想法,人工上能白嫖学校的劳动力,肯定要白嫖,都是清澈的大学生,绝大多数连跑组实习的机会都没,一上来就跟电影剧组,条件肯定能放宽点。

至于设备什么的,学校不是没有,直接从学校借就行了,对于本校学生,学校可能也不太好意思收钱,但是该给的还是要给,换个好听点的名头,两边都落实惠。

单纯这两项上,就能省下最起码一两百万的耗费。

刘老师考虑了一下,说道:“要是经过学校的话,就不能用外面的投资了,而且上映之后的收益也是个问题,到时候少不了有人说闲话。”

“不如这样吧,资金的话,你就自己筹备,不管钱谁出,都只能算是你自己投资,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校管不着。”……

“不如这样吧,资金的话,你就自己筹备,不管钱谁出,都只能算是你自己投资,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校管不着。”

“等资金到位,准备开拍的时候,再从学校里私底下想办法,原则上不需要学校参与,至于你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忙,那学校就管不着了。”

“到时候,我再让你师兄,过去给你当监制,指导你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到底还得是刘老师老道,牵涉到经济利益的问题,能不经公,自然就不经公,公私之间的经济来往,不管什么时候,都非常敏感。

蒋博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嬉皮笑脸道:“多谢老师指点,不然的话,还不知道得绕多少弯路,添多少麻烦。”

刘永四抬手一指蒋博,笑骂道:“你个小滑头,你能这么老实乖巧,也是难得一见。

待会儿吃饭的时候,红烧肉给我多留一些,我还可以再来一顿。”

蒋博根本不让:“老师这事儿,您可不能怪我,是师母不给您吃,再说您上次体检的时候,医生不是专门嘱咐过了,说您都三高了,油盐重的东西,根本不让给您吃。”

师母是魔都人,做的一手好菜,再加上常年生活在北方,在厨艺上,是真正做到了南北融合。

魔都菜讲究的是浓油赤酱,所以红烧肉里面,确实没少放糖,但是后来师母把这道菜改良了,浓油赤酱没了,改放了辣椒,就别有一番滋味。

做起来挺费功夫,但是蒋博爱吃,师母也乐意给做,所以蒋博每次来都能吃上。

但是老师就惨了,平时根本没这待遇,有时候还得自己做饭,按照师母的说法是,我都给你做了一辈子饭了,现在都退休了,你是不是应该报答一下,也进厨房做做饭。

所以现在即便是老师想吃,也会只能趁着蒋博来的时候,跟着蹭蹭饭。

八千公里加急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