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反派长媳哪里看 > 第37节(第1页)

第37节(第1页)

老太太看着小孙女天真可爱的小模样心里一软,却也一酸,以前别说养猪了,恐怕连猪都没见过,现在小小年纪却已经开始操心家里的生计,还知道猪养大了能卖银子。

虞怜笑着说:“祖母,今天开会我忘了说,到了镇上看到人家在卖小鸡小鸭才想起来,咱家不但得种田,还得养一些鸡鸭猪,我问了麻婶,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什么都自给自足,这样一年下来花费的银两少,就能省些钱下来,养家压力也小些,尤其像我们家这样,什么都不会,更需要养一些家禽,不管是卖了还是自己吃都是好的。”

以往虞怜说什么老太太是无有不应的,说啥就是啥,这回却看着那些小鸡小鹅三只小猪发愁,脸色为难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怜儿你有你的道理,只是咱家……谁会养鸡养鹅喂猪?”

三小孩抱着小猪异口同声说他们会,他们喂!

老太太摆摆手让他们一边玩去,“小孩子家姑且不说会不会喂养,哪怕真能学会,但这喂鸡养猪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没有几月半年一年的喂养能长得大?这期间吃的不说,就是哪怕照顾不周到,生个病什么的怎么办?言儿行儿估摸着新鲜两日就过去了。”

虞怜挽着老太太的手,笑道:“所以这事儿得看您呀。您是咱家的老祖宗,是咱家的定海神针,这些小东西交到您手上肯定没问题,今年咱家是赶不上春种这一波粮食了,秋天没粮食吃,照样得买,可等到了秋天,咱家的小鸡长大了,能下蛋了,再到冬天的时候,这猪也肥了,年底时自家留一头,卖两头,不还有银子进账?”

老太太听得一愣一愣的,“我?”

“……怜儿不是祖母偷懒不愿意学不愿意出力,只是祖母这身子骨,说来不怕你笑话,以前富贵日子过习惯,老了也落下一身富贵毛病,能撑着走到这边就不容易,祖母想着好好养着身体,多撑些时日,看着你们把日子过顺了,安稳下来,祖母就能放心走了。”

“祖母这身子骨,一身毛病,也使不上劲儿来,怕伤筋动骨的再生个病什么的,又要看大夫花银子,还累得你们担心劳累……祖母是真的不愿意再出点意外拖累你们。”

老太太低着头,一头花白的头发,侧脸也满是褶子,一副迟暮老人的模样,虞怜知道她这把年纪在这时代已经算高龄了,身体也确实不好,精神头不足,一身老骨头,容易生病。

也因此更怕自己身体出些毛病,连累这个家。

她晃了晃老太太的手,笑眯眯说:“祖母,我从前在闺房里的时候,也看过一些杂书,其中有本游医写的,上面说人老了更该动动,身体越差的人越需要运动。要多动动身体才好呢,您想想,种田您肯定不行,在家坐着没事干也无聊得慌,时日一久,您心情也好不了,干脆给自个儿找点事做,吃好喝好没事在家喂鸡喂猪,有些事打发时间,您不但身体能养好了,心情也能好。”

老太太犹豫说:“真的能好?”

“可……祖母不会啊,这、这怎么喂?”

老太太当了一辈子的高门夫人老封君,真没想过有一天会在乡下喂鸡喂猪,她这把年纪了,倒是不嫌弃这种境遇差别,只是一时看着这两筐小鸡小鹅和孩子们抱着的三只小猪,还是很不习惯,相当不习惯。

她也是真没想到,孙媳去一趟镇上,买来这么多小畜生是给她安排事儿来的。

“您不会没事儿,二爷奶是养猪养鸡的一把好手呢,回头我把她请到咱家来,让她给您教教,这个任务就交给您了,您学会了教给三个孩子,以后咱家的家禽就您带着三个孩子喂养,我和爹娘梅姨娘另有任务忙。”

老太太当着孙媳的面点点头,回头一瞅两筐小畜生,再看看三个孙子怀里的猪,头疼地扶了扶额头。

她……真能行?

这把年纪了,喂猪???

孙媳怕不是高看她了。

虞怜这具身体虽生得白净美艳,但她做事却不是娇气磨叽的,她雷厉风行把祖母安排明白了,等公爹那边东西都搬进来了之后,就使唤双胞胎往二大爷家跑一趟,问问二爷奶什么时候有时间过来一趟。

双胞胎抱着小猪不想撒手,虞怜拿出一把子的糖葫芦,里头有好几根,在双胞胎面前晃悠,把俩小子晃得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央求说:“嫂,嫂……给我们吃糖葫芦!”

虞怜一人给他们分了一串,也给边上的小果儿一串,最后又数出五串儿,然后说:“把几串也带过去,给二大爷家那几个孩子吃。”

双胞胎:“嫂,小看我们了吧!我们一人吃两串三串不成问题!用不着麻烦别人来吃!”

“不是给你们吃的,是给二大爷家的孩子吃的,他们家帮咱家这么多,这回又要麻烦二爷奶,咱家送别的他们肯定不收,送给他们家孩子却不算什么,你们老老实实送过去,做人要知恩图报,礼尚往来,求人办事也得有章法,这是礼数,懂了不?”

双胞胎老实摇头,“不懂!”

小果儿:“懂了懂了我懂了,嫂嫂果儿去,果儿愿意去,小豆子肯定很高兴!”

“把你们秋收叔也喊来,让他教教咱爹怎么搭猪圈。”

华詹捧着一碗水喝,听完人往屋里走。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212:34:26~2022-05-2322:36: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真好真好36瓶;闻芽15瓶;熊、手可摘星辰10瓶;墨如沉水5瓶;一叶韶华、我叫安红豆3瓶;37426075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话本◇

◎是觉得他赶走了你的心上人?◎

就这个下午,整个华家都忙活开了,老太太和华詹母子俩就一个学着搭猪圈,一个跟着二爷奶学喂鸡喂猪喂鹅,忙得团团转。

虞怜趁着空儿,把婆婆陈氏和梅姨娘拉到一边,给她俩安排活儿。

“梅姨娘,你手脚利索,以后家里这些细碎的家务活儿就交给你

梅姨娘低着头好一会儿说:“好……”

本来没打算说什么,看见虞怜要转身了,忽然又喊住了她,问:“那夫人……?”

陈氏也看了过来,虞怜拉着婆婆的手往屋里走,一边解释:“我买了些布料,娘,你绣工好,帮忙做成成衣,大人小孩各做两套,一套细棉布一套粗布的,里衣用细棉做的,多做一套。”

陈氏忙说好。她家里家外看了一圈儿,感觉整个家都没适合她做的事,婆婆和相公都在忙自己的事,三个孩子也跟着一块学怎么喂鸡喂猪,梅姨娘也安排了事儿,就她没事干,感觉什么都没法上手。

那些农家事她全然不懂,也不知怎么跟这些村民打交道,虞怜给她安排的活儿,是她擅长的,正好还不用出门跟人打交道,极大的缓解了她心理上的不适应。

虞怜笑着说:“您也不要整天做,一天做个一两个时辰便够了,否则做多伤眼睛,衣服不着急穿。”

陈氏:“怜儿你放心,做衣裳我做惯了的,从前在京城的时候,我也时常给他们父子做衣裳,华儿尤其喜爱娘做的衣袍……”说到这里,陈氏又红了眼睛。

虞怜眉眼微垂,静默数秒,拉着婆婆的手进了屋,把那些布料找出来给她。

陈氏上手摸了摸布料,蹙着眉,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差的料子,哪怕是细棉布的料子摸上去也糙手得很,和京城最大的布庄特供的料子相差甚远,更别提底下那些粗布料子,用来做窗帘都嫌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