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反派长媳哪里看 > 第22节(第1页)

第22节(第1页)

虞怜本扶着老太太要上马车,闻此停了下来,回头望去,笑着说:“承蒙大娘关心,我与祖母公婆确实要离开京城。”

一路跟来了十来个看热闹的百姓,城门口进出来往的百姓也多,有人喊破虞怜的身份,哪怕不识得她的也停了下来,陆续围观的人便多了起来。

另一个大爷问:“真离开啊?去哪儿啊,唉挨千刀的权贵,都这地步了还逼得人连京城都待不下去,真是造孽。”

朝廷上头有大官背地里做手脚,不要牙保们卖房给华府全京城老百姓都知道,虽说有百姓在李襄的呼吁下,愿意给华府作保卖房给她,可谁也没见那日之后华府出来看房。

便下意识认为大官是不是背后又搞鬼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把那不知名的大官骂了个狗血淋头,还劝虞怜不用怕他,京城就是华府的家,干嘛要搬走?

“再有人来为难您,您只管出来在街道闹市里一喊,我们就去帮您,官是有权没错,可我们人多呀,他把京兆府和刑部大牢都关满了也都抓不完,用不着怕他。”

老太太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阵仗,先前只听邑婆说起过,说孙媳在民间名声极好,百姓都喜欢她,见着他们争先恐后帮她抱不平,承诺帮她撑腰,才发现孙媳还真挺受欢迎。

虞怜道:“早说诸位心好,虞怜再次谢过诸位大伯婶娘兄姐,只是夫君不在,公爹病重,我与祖母准备带他回乡,好让他宽宽心情,或能好转。”

“时间不早,怕赶不上船,就不耽搁了,虞怜跟诸位告个别,谢谢大家的照顾。”

她说着朝百姓们鞠了躬。

这时竟有一位大娘跑了过来,给了一袋热乎乎的烧饼,笑着说:“姑娘你路上带着吃,路途遥远别饿着了。”

她这一起起头,跟着就好些人也跑过来,将手上能给的能吃的东西都塞了过来,虞怜不收,就塞双胞胎那俩皮猴身上,这俩小子正饿着,又年纪小,别人给了就收着,不一会儿就抱了一堆,还有人往马车里面放,放完就跑。

虞怜嘴角微抽,看着这些吃食,烧饼包子卷饼板栗花生甚至连水果青瓜都有。

要上马车时,余光看见小果儿怯怯地站在另一辆马车旁往这边看,眼睛红红,虞怜心生怜惜,招招手将她唤过来,跟自己一辆马车,两个双胞胎见妹妹过去,也要跟过来,“娘老掉眼泪,烦死了。”

“还不许我们说话。”

虞怜给了双胞胎一个长嫂式微笑,跟着就扶着老太太上马车,再把小丫头抱上去,自己最后再看眼身后的京城和关切的百姓,上了车拉上窗帘。

双胞胎气坏了,可怀里抱着一堆吃食也没法窜上去,只得再跟爹娘一个车。

车夫一使鞭子,马车咕噜谷轮滚动起来,百姓们目送他们离去。

车轱辘一滚一滚地压在马路上,一路向城外驶去,不一会儿就没了影子,站立的百姓互相望望,心里难免惆怅,就走了?

“可惜了,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两月前东元侯府是多气派,转眼间世子华极没了,他们一家狼狈离开京城,真让人想不到。”

“肯定是让人逼的,别看华少夫人说不是,背地里肯定是受了什么威胁,他们从前势大得罪的人也不少,多的是人落井下石,只是下手也太坏了些,逼得人离开京城,说什么侯爷病重想离开京城回乡透气都是托词,你们想想,侯爷从小就在京城里长大,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京城就是他的家乡,他还能想祖籍老家的乡?”

“说得有理,我主要还是觉得六小姐可惜了,华府一家不管是非对错,现在的结果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六小姐是无辜的,她能进去全是因为华极世子,她对华极痴情一片,要不然也用不着去受苦。”

“乡下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六小姐带着这一家老弱病残离开,恐怕以后日子还有得苦。”

“好人咋没好报啊!”

百姓们纷纷惋惜叹气,一位老大爷挑着担进城卖菜,笑着说:“这话也不尽然,你们只看到眼前,却不想日子过得好不好全在人,糊涂的人给他荣华富贵也能败光,有能耐有德行的人混进泥沟里也能把自己收拾干净,在泥沟旁修房建屋挖条小河,我看六小姐有情有义,做人做事都可圈可点,将来这个家说不定真能让她给带起来,再差也不会比现在差。”

“娶妻当娶贤,这华府还有后福。”

等天色大亮,街道上逐渐人声鼎沸之时,关于华府举家搬离京城回祖籍乡下的传言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连下了朝的官员都听说了。

魏国公府响起一阵喊声:“不好了,六小姐离开京城了,带着那华府一家子离开京城回乡下过日子了!”

这一阵喊声把整个魏国公府给惊动了,老太太刚起了床,三个儿媳妇带着十来个小姐正在她院里请安伺候,一群女人闺女像往常那样,吃吃早点话话家常,没事暗地里怼上几句,这一则惊天消息砸下来,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老太太更是不敢相信,看向三儿媳妇,“你是六儿的娘,这是怎么回事,你跟我们说说?”

“我先前不是让你往华府跑一趟劝怜儿改嫁,你人也去了,这几日我看李襄往华府跑得也勤快,还当众维护起怜儿来,我原以为这事已经定下来了,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虞娘已经傻了,站在那边差点晕厥过去,她愣愣说:“我也不知啊,怜儿,我的怜儿!”

说着就往外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