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我在80年代赚大钱 > 第13章 小集市(第1页)

第13章 小集市(第1页)

快地把需要的手续办完,他们一共是交了7元4角5分的学费,包括一学期学费5元,书本学杂费和煮饭费2。45元。

所以说为啥周家这么拮据,很大原因也是他们把所有孩子都送去上学的情况有关系。

要知道,现在承包制虽然是这么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但是在没有取消农业税之前,不管年龄大小按家庭人头交的这个税可是一笔大支出,像他们家,人均耕地在这条村来说其实算是在中等偏上的。

但一年交完杂七杂八的税费,纯收入结余下来也就12oo多元钱,光给他们孩子读书就要花将近1oo多元。

家里还有日常的柴米酱醋衣服需要买,以及一些人情往来,

此外还要留置一些钱来给孩子升学用,到了初中高中学费可不比现在的小学,像周卫兵升到初中后,现在一学期的学杂费就要七八十元,还没算上伙食费。

周家村很多家庭基本只会送其中的一两个孩子去进学减少压力。

正因为对教育的足够重视,他们到现在还是“吃糠咽菜”的生活来讲,也是能够理解,光负担这几个孩子压力确实就够大了。

就连精明的大伯母也是愿意为这个而肯过苦日子,当然她也乐意,毕竟上学的孩子当中有三个是她的,相比较而言老二一家显得更加吃亏。

由于没有现代那种快信息传输渠道,在交完费用后,需要一段时间统计缴费名单,确定书本数量。

所以这时候的学校,尤其是农村的学校,书本一般是第二天老师在教室一个个确认名字,再在教室给大家分书本、作业本。

学生们在这一天基本就是认识认识新老师、新同学啊,或者是和自己熟悉的同学交流一下暑假的快乐。

得益于刚刚那位刘老师的特批,周玉宇可以明天再到那个班级报到,这样更好,反正他也不怎么想去认识那堆小朋友。

他爹看看天色,此时正午的太阳正高高挂在天上,使劲地向人间挥洒他的炽热。

但是站在大太阳下的周二宝此时并不觉得热,只觉得从未有过的舒爽,只因为自己有个让人自豪的孩子。

今儿个高兴,时间也还早,他决定偷偷带着他儿子去离这个村3o分钟路程的小集市去走走。

这可把刚刚跳完级的小同学高兴坏了,他早就想去集市走走,但是自打穿越过来,也就今年过年的时候去过一趟县里面。

那时候就只是留在姑姑家里吃了一顿美味佳肴,也没有去集市逛吃逛吃,可能也是因为家里生活苦难的原因吧。

现在有这机会去瞅瞅这个年代的集市最好不过,他也得为后面的宝藏怎么盘出去做好计划。

为了儿子不被这“热情”的太阳晒成人干,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

最终经过4o多分钟才到达那个小集市,到了后谢玉宇就急不可耐地打量着这个小集市。

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1oo米的一字型街道,街道左右两排一栋挨着一栋地建了一些一层小楼屋。

有一两间还是用钢筋水泥建起来的,分辨不出是有这条集市街才建了这些屋,还是建了屋后才有这条集市街。

集市上那些有门面的店主鲜有敞开着门迎客的,只有些副食门店、日用品店、餐饮店开着门……

至于那些没有店铺,自己挑着东西来卖的,一般都是直接在那些店往前几米处摆上自己要卖的东西。

这些基本都是附近的村民,挑着自家种的东西或者养的鸡鸭鹅等换点钱。

由于今天不是赶集日,所以在门店外自摆卖的人并不多,甚至很多门店都没开。

这个时代与后世不同,农村集市这种开店的一般都也是家里耕着田,鲜少有全职去经营这个店铺,除非自己家开的店真的是顾客很多。

所以周玉宇和他爹一路走过来也只有一些零星的店铺门开着。

周二宝忙拉着宝贝儿子进了一家包子铺。

“老板,来两个……不,来三个肉包子,两个大馒头,再盛两碗豆腐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