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免费观看 > 第43頁(第1页)

第43頁(第1页)

豆漿撇去浮沫熬成微黃的象牙色,就是熟透了。江滿梨讓藤丫攪著勺,自己則取了前日從熟藥鋪買的石膏條來,用火燒一燒,刮下去些許粉末。

粉末分少量下去兩次,鍋里的豆漿便開始凝結。藤丫第一次見點豆腐腦,很是不敢相信:「這,這,是我眼花了?」

點好的豆腐腦滑嫩光亮,筷箸一夾就碎,須得拿大勺輕輕去舀。

舀出兩碗來,一碗調成咸口、一碗調成甜口。讓藤丫先選了甜的那碗去,嘗幾口,點頭如搗蒜:「好吃!」江滿梨又笑著將手中那碗鹹的換給她。

這下小丫頭傻了,左一口、右一口,吃到兩碗都快見底了也沒分出勝負來,咂咂嘴,道:「小娘子,咱們還是兩種都賣吧。」

江滿梨確實也是這麼打算的。

板車拉至小市,不過寅時三刻,比尋常早了兩三刻鐘,等待朝食的人卻比往常還多。

雲嬸已經熬好了湯在擀麵條,阿莊叔則出來卸門板開鋪,見著江滿梨二人,打著哈欠笑眯眯喊道:「阿梨,你放的竹筒現在要麼?我給你拿過去。」

「我來我來。」江滿梨讓藤丫支攤兒,自己鑽進雲嬸那後廚里,便拎出炮仗似串著的幾掛竹筒來。是江滿梨前日抽午休的空檔跑了趟西市訂來的,貪圖方便,就近擱在了雲嬸家鋪里。

一拃來高一個,不算大,但粗胖厚實,下側烙個青裡帶黑的小戳子,裡頭寫「江記」二字。

「今日的朝食要用這竹筒來裝?」雲嬸抻著面,問道。

「正是。」江滿梨點頭。雲嬸抬抬下巴,指著那竹筒串兒,又問:「那頂上那孔是作何用?」

便是為方便插。入蘆稈,江滿梨特意讓賣竹筒的鋪子幫著開的小洞。

今日之所以人多,並不是因為江滿梨的小攤兒換招子,而是今日六月一,乃朔朝,凡九品以上京官都要參朝議政,無人敢有推遲,故而來買朝食的時間也就提前了許多。

江滿梨在小市擺攤也有三月,深知每至朔、望兩日朝會,官員們為了不遲到,均是愛買些方便拿著路上吃的食物,譬如煎餅煎包,拿油紙袋單手捏了,騎在馬上也能吃,絕不會耽誤趕路。

可六月一售豆腐腦的招子已經遞出去了,如何才能讓它變得跟煎餅一樣,隨拿隨吃?

「小娘子啊,今日這豆腐腦是什麼模樣,不能拿油紙袋裝麼,怎還要加三文竹筒錢?」

一青袍八品官員排在食客隊伍中間,看著江滿梨板車上添的小立木牌,上書「豆腐腦打包帶走,另收竹筒三文」,有些不解。

江滿梨便笑著揭了那大木桶的蓋兒給眾人看:「大人們一看便知。」

蓋子一開,桶里捂了一路的溫熱氣登時裹著濃郁的豆香竄出來,豆腐腦汪在析出的淺淺汁水裡,糯白若美玉冰肌,大木勺子觸上去一碰三搖晃,別提多誘人。

那問話的青袍大人伸著脖子看了,只好笑著點點頭,道:「原是這般,看來確實得以竹筒來盛了。」

豆腐腦分作鹹甜二口。咸口的加醬油、榨菜、蔥花調味,現炸的油條拿剪刀剪作薄片,放上三四片,再撒上幾粒蔥花。若是有愛吃辣的,問一句,便拿小勺再給挖一勺熟油辣椒,豆腐腦霎時淺褐變深紅,香氣浮上來,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而甜口的,江滿梨前世見過加白糖,或是加紅糖漿兩種。加白糖的綿軟清甜,豆香更突出,但吃不慣的會覺得有腥味,而加紅糖漿的,是老式口味,吃起來紅糖味重,又掩了那豆腐腦的香氣。

試了幾種,最終決定買些紅豆來,用白糖漬成蜜豆,連著白糖漿一同澆上去。

蜜豆這東西,概因夠甜,吃起來又有沙沙的口感,與無數食材都搭配,是種「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奇物。澆在豆腐腦上,便既保留了白糖帶來的清甜可口,又以蜜豆壓住那豆腥氣,還多得一層口感,是個很不錯的創舉。

只不過跟藤丫一樣,一眾大人也為選咸還是選甜犯了難。

江滿梨狡猾,不予建設性的推薦,只笑吟吟讓大人們「兩種都試試呀」。而藤丫則老實誠懇給建議,道:「兩種都極好吃。」

最終買咸買甜幾乎是一半一半,食量大些的,就真如江滿梨推薦的那樣買兩筒或兩碗,一樣一口地嘗了,向眾人道:「咸口的加了辣,滋味甚是濃郁,不似拌出來的,倒像是炒過,能吃三碗不膩!」

或是:「甜口的蜜豆是點睛之筆,入口清爽,兩者疊加,又沙又綿,適宜極了現下這熱天!」

雖然竹筒要另收三文,但豆腐腦穎好味,一眾官員又趕著上朝,不得空坐下慢慢品。拿竹筒裝著,小蓋子一蓋上,中間露個孔洞,正好插。進一支葦稈,吸溜幾下便滑入口中,抿完,再來一口,倒甚是有,也不覺得心疼了。

如此,大人們一人一小筒豆腐腦地喝著,再加六文買一根酥黃蓬鬆的油條,拿油紙袋捏在手中。走路的就一手一個,步履匆匆。騎馬的則一手拉韁繩,另一手握竹筒,將油條夾在食指與中指間,正手喝口豆腐腦,反手啃一口油條,馬鞭一打,也豪不違和。

到了宮門口,要交腰牌逐個查驗,當值的中官看見的便是隔三差五就有一人手捧竹筒的景象,不免疑惑皺眉。進了等待上朝的待漏院,更是「筒筒相覷」,弄得沒拿竹筒的官員反而覺得不大自在,好像趕漏了什麼京圈的潮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