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免费观看 > 第17頁(第1页)

第17頁(第1页)

說著自己先笑了,這一笑,申阿婆可不是更覺得她在吹牛皮了麼,也跟著笑。江滿梨不在意,她本也不是個愛顯山露水的性子,半虛半實的,讓人不去探才好。

甚至有點扮豬吃虎的蔫壞味在其中。

申阿婆笑著搖搖頭,再往那鍋里看去,見炸得香脆卷了邊的豬肥腸已經撈起來擱在一旁,江滿梨正往底油里放些個冰糖,小火化開了,又把肥腸倒回去炒。

炒至肥腸里外都呈赤褐色,掛得油光滑亮,加入醬油鹽糖、豆醬、花椒辣椒,和幾種從自家帶來的香料翻炒,最後蓋蓋燜煮。

這朝代雖說物產豐裕,百姓生活也富足,但貧富差距和社會制度擺在那兒,羊腿豬排、山珍海鮮,還不是隨便哪個人就能吃得起的。

所以像肚子腰子、大腸小腸這些下水,就成了尋常百姓滿足口腹之慾的選。

申阿婆吃過的肥腸頗多,可左不過是煎的炙的,或是煮過剁碎了、夾在胡餅裡頭的,江滿梨這樣的做法,她還是頭一次見。

聞著鍋邊溢出來那摻了香料辛甘的嗆辣香氣,不由得悄悄吞了口口水,問道:「這是式的做法?聞起來好生火辣。」

江滿梨趁著燉肥腸的時間,將外頭買來的現成湯餅下鍋,點頭道:「這種做法稱紅燒,今日為配這肥腸,加了辣,若是做別的肉食,也可以不用辣,做成濃油赤醬的口味。」

申阿婆聽得似懂非懂,只心道知今日怕是有口福了。恰巧吳家的男娃娃過來叫江滿梨,說院中有人印刷行的小廝找,江滿梨便留了小火,跟著去看。

過了兩刻多鐘回來,手裡多了一沓一拃見方的薄紙,鍋里的肥腸也燒好了。

大陶海碗裝面,以燒肥腸的紅油原湯澆上,肥潤而掛滿赤油辣醬的肥腸用大湯勺盛出來,潑剌剌鋪在面頂上,撒些香蔥,最後滾一點點香油,當頭這麼刺啦一聲淋了。

那霸道的潑辣香氣炸在鼻腔里,掀得人天靈蓋都要飛出去。

申阿婆差點顧不得腳疼想下床去,又礙於面子不好催促,硬生生忍住了,等著江滿梨支了小木桌到床頭,端面過來。

筷箸夾一塊肥腸,再同時夾住幾根溜長湯餅,輕輕繞兩圈,確保那肥腸連著湯汁都被湯餅裹挾得均勻,一同送進口中。

肥腸燉得軟潤,輕輕一咬便可以嚼開來,唯獨炸過的外皮又帶著些焦脆韌勁,吃起來便是外焦里嫩、香爽不膩。而小火燉煮沁入香料的回甘,既去了腥氣味,又與辣椒的嗆香氣相輔相成,吃起來就又是濃郁刺激、欲罷不能。

再有那裹了赤辣湯汁的麵餅,嗬呀,不得了。

申阿婆這筷箸一動,就再沒歇下。六十幾歲的小老太太,一口氣嗦完面,頗為滿足地吃下最後一塊肥腸,才緩緩呼出一口熱氣。

抖了抖肩上的外衣,看著江滿梨笑道:「你這肥腸湯餅,竟叫人吃得停不下來,跟被夢魘了似的。」

「那當然,」江滿梨毫不客氣地接受了認可,端著大陶碗喝湯,「阿婆愛吃,鍋里還有,暮食我來幫您熱熱,配飯吃也很好。」

「我老太婆哪吃得了這許多,」申阿婆這會也不笑她嘚瑟了,擺擺手道,「先前讓你多買豬肥腸,是想著做好了你帶些回家作暮食,免得再勞動一次,要還有餘的,給吳家和阿香也分些去。」

說罷又朝江滿梨拿回來,放在床腳那摞薄紙抬了抬下巴:「你拿來那是什麼?」

「我那小攤的招子,這些日子不是一直給吳大娘子還租錢麼,手頭沒余的去印,但也不能再拖了,攢了攢,印得這幾張。」

江滿梨掂來一張遞過去,自己也順便拿一張來看。

這朝印刷逐漸興盛,以印刷行里最便宜的糙紙來印,一般人也能夠付得起。

淡黃的粗糙紙張略有些樹皮麻頭留下的黑點,倒也不影響閱讀,楷體小字因紙張和技術的問題,印得不算清晰,卻也因此顯得別致,有種看博物館印刷藏品的感覺。

抬頭印著「江記」的小戳子,下面則打了橫格,日曆般印著十行小字,分別是十種不同的朝食搭配。

申阿婆早年行商,是識得字的,此時看了,有些詫異道:「怎個這麼多前所未聽過的吃食?」

江滿梨便給她解釋:「今日旬休,明日便是三月下旬了,這招子上寫的都是我下旬起始要售賣的朝食,每日不重樣。」

「還能這樣的?」申阿婆挑眉。

「當然啦,」江滿梨道,「我那小攤子就這麼大,若想一直增加樣式,不大可能,我便想著或許每日做些不同的,一旬為一輪,按季節三月換一次,也是個法子。」

以江滿梨一己之力,每日朝食至多兩種主要的,譬如鍋貼生煎,輔以一種湯羹粥飲,譬如八寶粥或熱豆漿,就已是極限。

可她仍是那個初衷,小市吃食種類太少,就難聚人氣,要想將周圍的上班族都吸引過來,就不能讓人吃膩了,需得多些花樣。

且決定租在象福小市時,也是因為得知了附近衙門食堂不力的消息,想彌補之。

想來想去,便想出這麼個法子,仿照食堂每日菜單的方式輪轉起來。十日內,每日售賣的種類不重複,到了第十一日從頭再來,每三個月按著季節,更換一次菜單。

既不會出自己的能力,又能與尋常小販打出差異化,還能不斷泵以吃食,讓食客日日有盼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