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重生八零小农女从先赚一个亿 > 第47节(第1页)

第47节(第1页)

这一晚,杨梅是带着心满意足入睡的,至少现在杨珍秀的表现让她还算满意。

杨传明家的猪圈还在修补,王兰英又过来闹了一回。杨老倌和于婆婆已经没能力再承诺给她什么,这回杨珍秀难得的聪明了一回,房子她是借出去了,若是王兰英也要借,那两个嫂子各自商量着办好了。

这样置身事外的态度让杨梅觉得,应该是昨晚自己跟她之间的对话起的化学反应。

若是能就此摆脱那两房人的纠缠,就算是暂时住猪圈,杨梅也不觉得有任何委屈。

齐昌兰好不容易摆平了杨珍秀,到嘴的肥肉哪能拱手让给王兰英?自然不会应了她的一切要求。说是争吵,其实齐昌兰由始至终都没有搭腔,全是王兰英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

两妯娌的水平高下立现,没有好戏看这让杨梅很是遗憾,就是想不明白,这样不对等的战斗力,前世她们俩是如何斗生斗死的。

这样每天一闹,指桑骂槐的戏码上演了不过三天,王兰英就彻底的偃旗息鼓了。因为齐昌兰给她开出了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条件。

那就是杨老倌和于婆婆两位老人的养老问题今后与二房全然没了关系,由大房一力承担!其实齐昌兰的这个承诺跟放屁似的,一点约束力都没有。

偏偏这样空口白牙的话就让王兰英心满意足了,并且真的不再闹腾。

就在杨梅跟杨珍秀、杨老倌还有于婆婆搬到旧房子里去的那天,大毛杨清军与余莲的婚期终于定了下来,而且就在五天之后!

这个日期让杨梅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杨珍秀不把屋子借出来,大毛仍然能在五天之后当新郎。

于婆婆不是笨人,她不可能看不明白。而她却并没有阻止杨珍秀让出房子,那就说明在老人的心里,长子长孙的位置还是极有份量的,怪不得齐昌兰每回都拿长子长孙,以及生重孙孙来说事儿。

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的想法,与杨梅前世独生子女的世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宁可血流成河,不可超生一个’、‘该流不流,扒房牵牛’的计划生育时代还没有来临,大家信奉的是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往往一个大家庭中,能四世同堂才是有福之家的象征。饥荒年月,人们的寿数有限,各种意外不断,在有些老人的心中,四世同堂甚至形成了一个执念。

老杨家的长子长孙成亲,这是一桩大喜事。

阖家欢庆的时候,只有杨梅和杨珍秀不大以为然。在杨家村有一条约定成俗的习惯,杨珍秀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别的时候还好说,但在婚庆典礼之类的喜庆场合,那是不能出席的。先不说晦气不晦气的封建迷信说法,光意图就不好。

青年男女结婚成家,请的铺床叠被的全福人那都是有讲究的。不但要父母健在,儿女双全,还无不家庭和睦,夫妻美满,以期让新人的婚姻幸福美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