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风华正荿 > 第86章 河套战役十二(第1页)

第86章 河套战役十二(第1页)

弘治十七年六月十三,经过一天时间的准备之后,三路大军的先头部队开始押着第一批粮草开始往边关进,其中东路军先遣部队由骑兵31团和步兵33团组成;中路军先遣部队由骑兵13团和步兵15团组成;西路军先遣部队则由十二师所属66团和五师所属25团组成。

各部皆是带上了数倍于己的民夫后勤部队,除了粮草、兵器、箭矢之外,这次还专门分派了上万人携带炮弹、地雷和火药等东西。这些东西由专人看送,运输过程不得使用明火,同时在防潮上也比普通兵器的重视得多。

不过傍晚之时,各路主将便接到了一个秘密消息,内容都是一样的,派出军需官会同户部官员采买出征所需的粮草、箭矢所需的木料和尾羽、防水的桐油、风干的肉类、皮革、火药的原料等等东西,不要管价格,全力在市场采买,不过切记只能付订金,不能一次性支付完毕。

几人接到消息虽然有些疑惑,不过还是立刻吩咐人去照办了,这两年的军库之中这些东西堆积如山,却不知殿下为何还要让自己等人去市场采购,还不计价格。不过太子不会做无用之事,这些事情也不是自己应该管的,昨日回家辞别家人之后,三人已经住进军营之中,除了上令和营中之事,他们不会再理会外界的事务了。

相比昨天的出征,今天分三路出动的大军有更多的人看到了,一时间京城百姓都是议论纷纷,尤其是民夫几乎都来自京畿附近,许多人根据此次征召的力度都明白朝廷此次要出动的人马肯定在数十万以上。这数十年来朝廷基本没有了大规模的征伐,许多人家中有人随军北伐,都是在家中暗自祈福,希望朝廷不要打败仗,自己的家人能平安归来。

六月十四,从粮行开始,京城诸多行当都开始了温水煮青蛙一般的涨价,此前京城的粮食价格大约是三文钱一斤,今天上午几乎所有的粮铺价格偷偷提升到了四文钱一斤,百姓对粮食的价格最为敏感,消息传开之后仅仅是半天之后,下午开市之后各处粮铺就开始排起了长龙。不过看着粮铺挂出来的价格已经五文一斤所有人都是一片哗然。

许多人更是愤怒出声道

“你们竟敢这国难财,乡亲们,咱们一同去顺天府衙门告他们去。”

“就是就是,同去”

看着乌泱泱往府衙而去的人群,粮铺的管事撇了撇嘴然后喊道

“这只是现在的价格,朝廷要打仗的消息相信大家都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涨价我也不知道,有打算要买的请早了。”

看着离开的人群,再看看粮铺的价格,剩余的百姓片刻之间就作出了选择,看着加大了购买量的人潮,管事眼中的鄙夷一闪而过,然后笑着高声道

“大家都别急,一个个来,一个个来啊。”

顺天府衙,敲响鸣冤鼓之后,张天瑞知道是大量百姓来状告粮铺非法涨价之后,沉思片刻便决定亲自升堂。选出几名代表进入公堂之后,张天瑞也没有废话径直问道

“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回禀老父母,小人是京城百姓王六,此来是告庄和号趁朝廷北伐之际开始大肆抬高粮价,不到一日时间就已经快要翻倍了,若是放任不管,我等百姓怕是日后根本买不起粮食,怕是要被活活饿死啊,求老父母为我等做主!”

“求老父母为我等做主!”

张天瑞闻言说道

“此事可是属实?你们要知道诬告反坐,且罪加三等。”

“小人所言句句属实,堂外百姓皆可作证。”

张天瑞点点头说道“来人,即刻传庄和号大掌柜来问话。”

“是”

一队差役得了命令立刻往庄浦河家中而去,很快庄浦河便到了大堂之上,拱拱手说道

“草民庄浦河见过老父母”

“你便是庄和号的大掌柜?”

“回老父母话,草民便是庄和号大掌柜。”

“现有京城百姓王六状告庄和号粮铺国难之财,不顾百姓死活,不知其所言是否属实。”

“回老父母,王六所言一半属实,一半嘛纯属他一知半解误会草民了。”

“狗屁,你这奸商,为富不仁,还敢说我诬告你?你自己去看看,粮铺价格是不是不到一天就快涨了一半。”

看着面红耳赤的王六,庄浦河并不搭理他,只是老神在在的等待张天瑞说话。张天瑞闻言沉默片刻说道

“你说他一知半解,不知可有证据。”

“回老父母,朝廷即将动大军出征之事想必老父母比草民知道得清楚,此战不仅动用数十万大军,随军民夫也要动用数十万之多,即使先期只有数万民夫随军,一时间京畿地区陷入了用人荒之中。力夫也在一天之内涨价一半以上,随着朝廷的进一步抽调,这个价格怕是还要加剧上涨。同时周边各个产粮地和外地来的粮商同样提出了涨价,否则他们宁愿赔上违约金也不再交付粮食,我等手里存粮也是不多啊,现在我等采买粮食同样花了比往常多得多的钱,现在市面上肉、菜、盐等等东西都开始涨价,为了维持运转,草民不得不给伙计和下面的主事开更多的工钱,否则他们也无法生活了,多重压力之下我等也不得不涨价啊,否则我等很快便会倒闭关门,请老父母明察。”

一旁的王六闻言却是不知道如何反驳了,毕竟在他看来庄浦河说得不错,采购粮食涨价了,工钱也涨了,那粮铺卖粮价格上涨似乎也是没问题的。看着王六有些讪讪的样子,庄浦河心中暗笑,不过面上仍是恭敬的等待张天瑞说话的模样。

张天瑞自然不是如王六一般听什么信什么,而是接着问道

“你所言或许属实,但是所谓工钱上涨,难道也会每日两涨?其他肉类、蔬菜、食盐这些难道会如粮价一般一日几乎翻倍,过几日怕是要翻上数倍吧,更何况你们此前采购的粮食肯定是没有涨价的,你却只一句模棱两可的外地粮商涨价便打算将此揭过,莫不是在愚弄本官?”

看着一下子振奋起来的王六,庄浦河微微一笑说道

“老父母慧眼如炬,草民之前的粮食确实是原价采购而来,但是此时临近夏收,草民库中存粮并不多,更何况根据草民的经验,即使草民愿意平价销售,且不说能卖多久,怕是根本卖不到百姓手中便会立刻被其余粮行抢购一空。到那时,如果不愿涨价的粮商很快手中就会没有了粮食,到时候除非老父母下令将外地粮商的仓库抄没,否则到那时怕是京中无粮可卖了!”

公堂陷入了沉默之中,连原本看热闹的衙役也严肃起来,许多人甚至在想等会儿立刻就要让家中婆娘赶紧去多买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肉和蔬菜什么的可以不吃,粮食不吃可是要饿死人的。

张天瑞的眉毛轻轻皱了起来,这庄浦河所言其实没错,因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朝廷一旦用军,数十万人马和民夫便不会在京城有任何贡献了,反而因为战线绵长,加上运输路途的消耗要比这数十万人在京城消耗几倍的粮草,这才是粮价上涨的根源。

北伐不能停止,外地粮商送粮入京肯定会涨价的,难道官府下令粮食要在一定价格之内销售?稍微一思考张天瑞便知道此法不可行,很简单,如果价格限定过低,那别人不运粮进京便是,但是京城却不能缺粮,如此一来官府命令不过是一纸空文。

亦或是官府派人出去采购粮食?可是且不说官府并没有这么多的人手经办此事,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使运到京城,售卖也是一个问题,人手、铺面、仓库这些都几乎没有,皱着眉头思考一会儿,张天瑞仍是没想到解决的办法。看着堂下等待的众人,不由得说道“此事待本官研判之后再行定夺,现在你们且先下去吧,另外。。。算了,都先下去吧。”他本来想说今天不得再涨价,不过转念一想,一旦自己说出这句话怕是会引更大的抢购浪潮,而且第二天怕是会被有心人利用自己的话,然后明天怕是价格会上涨更快。

待所有人都出去后,张天瑞不由得长叹一声,不过想到此前太宗数次动数十万大军北伐,却不知道那时是如何解决此事额,想到此处,他便打算去找一找之前的记载,学一学前人的智慧了。

喜欢正德风华请大家收藏正德风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