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步步高种植方法 > 第75节(第1页)

第75节(第1页)

而孙氏夫妻呢,现在还住在客栈。曹氏看不上原有的家具,所以一件没留,全部都处理了。而房子呢,她也想重新粉刷一遍,这些本该是男子来做的,因孙长算有别的事情,柳氏就派了尤妈子帮着协商处理。虽然这些事都有专人负责,但曹氏自己要做的也不少。家具要重新看,锅要重新打,碗筷要重新买,铺盖什么的都要添置。她又是一个有要求的,不想随随便便凑合,所以这些事情也就更要费时间。所以柳氏母女就想着,待他们家里收拾妥当了,再来也行——其实不来也没什么。倩姐估摸着,这曹氏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往来才被派过来的,毕竟孙长算是一个男子,总不好老往内院跑。而有这么个曹氏,就算跑也有借口了。

但曹氏却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在家歇着,虽然家中也有一大堆的活等着她吧,但那是他们家的事。所以她每日上午都去章家,下午才做自己的事情。不过她到章家,也没什么事给她做。一般就是她和小桃红春花一起吃吃早饭,然后就是她陪着倩姐聊天。这是真聊天,自她来了,倩姐就拉着她问东问西,倒也不是专问王府或者王道安。京城的风土人情啦,各府有什么八卦啦,她都有兴趣知道。曹氏和她聊的时候,一开始还有些担心,慢慢的也就放开了。

而且倩姐言语幽默,虽然有些词句让她听这疑惑,却并不刺耳,所以她也愿意和倩姐东说西说,并觉得这章姑娘真是个好的。不过这章姑娘再好,这累着自家男人了,那也有些不太好了,所以这一天她说了孙长算的辛苦之后,就道:“姑娘,我们家大郎是一心做事的,真没别的心思,否则三公子也不会派他来了是不?”

倩姐听了一笑,托着下颌直勾勾的看她。曹氏一开始还笑着,后来就被她看的有些挂不住了,不自然的在自己的脸上摸了摸:“姑娘是觉得我说的有什么不妥吗?”

倩姐摇摇头:“这话,是孙管事让你来说的吗?”

“怎么会呢?他呀,就一心想把姑娘指派的事做好呢。”

“那就好。”

“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孙管事在外面走的路多了,你晚上用热水多给他泡泡脚,还可以放些姜驱寒,现在外面是冷了。要是长出泡了呢,那就先扎破,以后磨出茧子自然就好了。”

她说的轻描淡写,曹氏长大了嘴,看她的目光简直就像她头上突然长出了两根角,饶是她性子柔顺,一股火气也蹭的一下冒了出来。这叫什么话?这叫什么话!你让他做事也就做事了,反正我们就是来干这的。但你怎么能这么说?一点体恤一点温情都没有,合辙这不是你家人你不心疼是不是?但你哪怕是装装样子呢?我们到底是三公子派来的,你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吧,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所以等孙长算晚上再回来的时候,她就噼里啪啦说了一通,最后还愤愤的道:“我原本以为她是个好的,谁知道竟是这样的!这是真把大郎你当下人看呢!”

“我本来就是下人啊,好了,不要再气了。”孙长算宽慰着她,心中也是万般不服。心想就是三公子也没对他这样,而这个倩姐,一个秀才的女儿,不过是被三公子高看了几分,就拿着鸡毛当令箭了,这样的人,又能成什么事!

虽然这么想了,他下面却没有懈怠。用了十天的时间,不仅跑完了青茗的大街小巷,统计了人口,还抽空和每条街道里的老街坊聊了聊天,了解其中的情况。所以这天出现在倩姐面前的,就是一份不仅有数字还有论述的报告,倩姐见了也不免有些惊讶,细细的看了一遍,抬起头赞道:“孙管事真是用心了。”

“不敢,不知姑娘是否还觉得合用?若是有哪里不妥,我再去看了改过。”

“没有什么不妥,我这里也有一份东西,要请孙管事来看。”她说着,也拿了一叠纸过去,孙长算接过来一看,只见第一行就是:“青茗县,南北长约四公里,东西宽约三公里。共有大小街道二十六条,其中六条大道,二十条小道,另有四十七条胡同……”

孙长算一怔,抬起头就见倩姐正微笑的看着他,他嘴唇翕动了一下,没有说话接着往下看。之见下面不仅有各个街道的名称、长度,住了多少户人家。还记录了每条街道上有没有做生意的,做的又是什么生意。若是有卖吃食的,上面更详细的写了大概卖的都是什么,生意如何,开了多长时间等等等等。

这是一份比他所记的,更要详细数倍的报告。孙长算看完,沉默了片刻:“我不明白,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孙管事莫气,来,喝杯茶。”倩姐笑着推给他一个杯子,“我知道孙管事此时一定在怀疑我是不是存心戏弄。既然手里已经有了这份资料,为何又还要让你这么劳累。”

孙长算没有说话,只是静默的看着她,倩姐又拿了一份资料出来:“孙管事请看,这是现在青茗县知味的加盟店。这里有加盟咱们家各种生意的。”

孙长算低头看了,一开始他没什么感觉,但在倩姐手指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他开始关注其中的数字关联:“这是……”

“加盟是个新鲜的东西,但再新鲜,说到底,还是要顾客捧场。短期来看,越多人加盟咱们,利润越大。但青茗就这么多人,知味再好吃再有市场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那这就需要一个度,多少人有一个知味能令知味的生意红火?什么样的人更愿意到知味?而知味又要怎么开才能发展的更好?我觉得,这些都是需要做功课的。”倩姐一边说一边在那条纸上来回的划着,“长岛是不用说了,这个集市不仅是面对青茗的,府城的、外地的皆有。文光街就是青茗最大的商业街,虽然大店林立,但一般百姓也会去逛。所以这两个地方都有咱们的铺子。而在其他地方呢,咱们的加盟店就有的多有的少了,有的根本就没有,比如像这集庆街。住的都是青茗真正的有钱人,他们是不会来知味的。但出了集庆街,咱们就有三个加盟店,这一是因为马道街本来也是商业街,二来则是因为附近住的都是有些闲钱的人家。这样的人,更适合咱们知味。所以虽已有三家,却也还有生意。”

说到这里,倩姐抬起头:“孙管事毕竟不是咱们本地的,我若一来就让你看这些资料,就算说的再多,恐怕也不够清楚,怎么也比不上让你亲自跑这么一趟。现在我相信孙管事是真的对咱们青茗了若指掌了,下一步不用我说,也是该知道如何走了。”

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孙长算听了除了发懵就是震惊。还可以这样?生意还可以这么计算着来做?这是什么做法,和大掌柜交的完全不一样啊!可是、可是……他的目光在两份资料上来回转动,突然脱口而出:“西门!西门是一个地方,府城的车吗都从这里过,做涮菜做砂锅都有市场。”

倩姐听了抚掌大笑:“三公子果然没找错人,这涮菜,正有人要做呢!”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的娜娜同学说有的地方的灌汤包不好吃,当当当当~~~~来摆弄一下,灌汤包最初是从开封出来的,是正宗的皇家包子哦,百度说一开始是叫梅花灌汤包,据说是跟着北宋皇室南下的,所以上海、南京也有很多。

开封灌汤包,最有名的应该是第一楼,但这一般是外地人吃,而大多开封本地人,吃的是黄家包子——开封第一楼的创始人后来自己出来单干了。我记得小时候还有曹家包子,据说是黄家的大厨拉出来的,味道比黄家更要好几分,但后来那个店拆迁修整,再出现的,貌似就不太一样了╮(╯_╰)╭

小笼包,第一是在汤;第二在皮,第三才在馅。其实在俺小时候第一楼的包子还是很好吃的,那时候俺娘带俺洗完澡,就去对面的第一楼吃,两笼包子一碗榨菜肉丝汤,别提多美了,现在想起就要流口水~~~~

☆、第九十二章

第二十九章

如果说孙长算来的时候还是满肚子怨气的话,此时,已经只剩下服气了。倩姐准备的这份资料也就罢了,毕竟她就在青茗,哪怕十天走一条街呢,也足够弄出这些东西,但这想法、这规划……他不仅最初没想到,后来人家让他做了,他还不清楚,直到被人点透才反应过来,这是多大的差距,

孙长算本性高傲,但毕竟是做下人的,骨子里还有几分自卑,此时见倩姐真比自己强,也就低了头。倩姐看他的神色,微微松了口气。

“孙管事既然看出了西门,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孙长算一怔,倩姐道:“这要在西门做的,正是我们家的亲戚,说起来也是在店中做了好几年的,虽然规矩都懂,但有些话我们还是不好说,不如就由你来协商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