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这个大佬不能惹免费 > 第44章 有人有地盘这不就妥了吗(第1页)

第44章 有人有地盘这不就妥了吗(第1页)

晚间,村长家招待贵客,用的还是八大碗。

看着埋头大吃,一点文官形象都没有的老汪,白芨只觉得辣眼睛。

别说,这把官帽摘了,头又乱糟糟的,加上狼吞虎咽的吃相,还真有几分像那些个犯官。

“大人,您别不是一天没吃,就等着这顿了吧?”

这话差点让汪白轩噎着,还以为心事被人看破了。

家里七弯八拐的搭上了个人物,那人提过皇帝的寿宴是什么样子,都是不吃东西去的,自己不就是找找感觉吗?

“大小姐,你可别小气,不白吃这顿饭。”

白芨已经听说了把后山村并掉的事,提起水杯敬了对方一杯,“大人厚爱,我白氏一族铭感五内,以水代酒敬大人。”

“说起来,本官该谢大小姐才是,同饮同饮。”

并村子是大事,两人也点到为止,达成共识就好,别的没有细说。

汪县令指着这个圆他封疆大吏的梦,所以把一切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全都剔除。

可能上次后山村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差,索性一刀全切了,把人全部迁走。

现在的老汪可是底气十足,谁来都不带怕的,几个刁民而已,算个甚。

后山村同前山村挨着,地理位置自然是扩大地盘的不二之选,只是白芨不想收那些人,才打起了靠山村的主意。

如今这个问题解决了,是不是可以玩得更大一点?

“大人,粮种不多,要全县种植,非几年之功不能成。对于新鲜作物,百姓并不会买账,因此前期最好还是以山地为主。”

汪白轩大概摸透了大小姐的路数了,这么说肯定有其他的意思。

“大小姐,还请明言。说句不要面皮的话,有什么事您尽管提,本官马是瞻。”

白芨没有把这种玩笑话放在心上,双方现在就是合作关系,做的事对双方都有好处。

“山地,垦荒艰难,需耗费大量人力,前山村的青壮不足以开垦出足够的山地。”

这是要人?

汪白轩戴稳自己的帽子,拿起杯子放在嘴边却没喝,皱着眉头思考。

过了一会,他想明白了,原来靠山村一直都在大小姐的规划之中。

难怪那个时候她会主动拉着靠山村,就是为了今日。

“大小姐深谋远虑,本官佩服。就依大小姐所言,靠山村并入你们前山里甲。”

“多谢大人体恤。靠山村不比后山村,他们才是真正的山民,常年钻山熟悉山势,对垦荒极有帮助。”

汪白轩点了点头,心里认同这个说法。那里的人不像后山村都是懒货,同样是山多地少,可人家的日子就还过得去。

垦荒是有优待的,除了头三年的免税政策,官府还要给一定的补助,以鼓励乡民开荒。

但是山地又有不同,山林出猎物,整座山本来就要交税,卖猎物的时候也要交税,加上开荒的话,那就重了。

“大小姐,既然你们大力拓荒,官府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本官做主,明年开始山赋不交,只纳售卖所得两成财物,山地五年免税,之后不计田租只缴田赋。”

如果不是看过大兴律法和族里的账,白芨都要被绕晕,封建王朝的税种花样太多了。

比如,地虽然写了你的名字,但不完全属于你还是朝廷的,所以每年要交田租。收了粮食,要按收成征收一定比例的田赋,剩下的才是你的。

除此之外,名下的田地过一定的数量,还要交富户税,就是俗称的宰大户。

汪大人的意思是只需要按产量收税,田租和山租没有了,这是一个相当进步的政策。

种得多收得多,剩下的粮食就多,这下面的百姓还不往死里去种?

如果把田税看成浮动的,丁税和徭役就是固定的,在这种税收结构下,当然是固定税种的比例越低越好。

白芨觉得老汪还真是个好官,这人能处。

“大人一心为民,小女子佩服。”

“哈哈哈,哪里哪里。”

自从有了底气,汪白轩觉得做什么都很顺畅,以前自己敢这么大手大脚吗?

哪次不是扣扣搜搜的,就是为了保证府库充盈,勉强得个下中的评价。

以后不一样,那种一文当两文的日子老子不过了,要两文当一文来花,哈哈哈。

他也是会算账的,那点租子能有几个钱,多几亩地种红薯,田赋多了去了。

谈到这里,所有人都很满意,陪客的白高山和张良才以及村长,就看着一个县令一个大小姐,三言两语又并了个村子。

原本纳入了后山村的地方,整个村子就扩大了一倍不止,现在还要沿着大山再往里走,把靠山村也算进去,差不多就有十分之一个宁水那么大了。

宁水是淮宁地方最大的县,但是由于山多,所以人口少。

这样一来,自己的村子岂不是淮宁第一?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明天就去给祖先烧纸,修一修祖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