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这个大佬怎么还不逃 > 第22章 天凉了该准备盒饭了(第1页)

第22章 天凉了该准备盒饭了(第1页)

吃过饭,白芨就带着一群人上山。

听到后面一大群人各自叫着对方的新名字,她都要忍不住笑场了。

白高山那一辈最大,辈分是文,村长是立,比村长低一辈的这些年轻男人就是德字辈。

这些人想了好久,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启,白德甲这个名字就出现了。

然后就一不可收拾,白德乙紧随其后,天干取完就轮到了地支,这二十二个不够用了,还有田、粮、山、地等等,反正是白得的。

大小姐这个辈分用得好,太吉利了。

明白了名字的含义后,那些取天干地支的都后悔死了,怎么就错过了呢?

白芨都没想过大人会放弃以前的名字,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白明理也在人群中,脑海里渐渐有了模糊的想法。

跟着大小姐干,说不定……

白芨把人带到土坡地上,距离上次疑似温泉的地方远了些,开始指挥他们开挖。

按照小时候嬢嬢聊天时说过的,挖开地表浅浅的一层,不能太深,红薯也不能切开而是要整个种下去,距离不能太远,以免牵不了藤。

收获的红薯并不多,连二十个都没有,白芨重点在那一簇红薯藤上,选了粗一些的茎杆,插到了土里。

“以后浇水和施肥的活就是你的了。水,幼苗的时候两天浇一次,过十来天三天一次,等长高了就七天一次。肥料和庄稼一样,前期少一些,后面看长势。这活你干吗?”

白明理想都没想,连忙点头,“我一定照顾好它们。”

“嗯,仔细一些,别把我的宝贝烧死了。”

“绝对不会。”

“很好,等你做好这些事,差不多也该想清楚了。到那个时候如果你还是一滩烂泥,我就不心疼你爹了,把他往死里用。”

白正文……

话是好话,可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十几个壮小伙,一会功夫就把一大片地都开了出来,这些是白芨专门交代的。说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能想起关键的东西,跑去挖个土豆回来呢。

整完地,稍稍浇了点水,白芨带人用石头围好山庄的雏形,开始在心里构思怎么样把房子依着山势盖。

看到这个架势白正文觉得不对了,这丫头还是在编瞎话,这是要整座山都盖房子啊。

“大小姐,你和我说实话,这上面有什么玄机?”

“风水好呗。”

你耍孩子呢,这里要是风水好,还轮得到你?人家县令早就拿来盖屋子了。

见她不说,白正文也不强求,房子盖起来总归能知道。

白芨看着干活不惜力气的族兄族弟,心里很满意,决定给大家寻点外快。这稻子刚下,除了拔草也没啥大事。

都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又没个手艺,那就只能卖力气了,劳务输出是选。

宁水县靠着河,是有码头的,但扛夫什么的都自成一派,也是被人控制的,这一行不好进。

想着家里的床,白芨突然有了点想法,这里冬天肯定很冷的吧,那是不是可以把火炕安排上了?

现在用火炕的基本还是东北那片,只要没见到实物,人们对于这种带火的东西天然有种不信任,还会担心夏天怎么办。

白芨觉得这个时间正好,先把整个村子改一改,那个时候技术成熟了,天也凉快了,就可以出去接活。

“村长叔,村里有泥瓦匠吗?”

“有。不过盖泥房草屋还成,你这个就算了,肯定得去县里请人。”

“那他们会砌砖的吧?”

白正文听到这话都笑了,“丫头,泥房又不是直接用泥巴堆起来的,也要打坯、晒砖,砌出屋子的形状,最后才在外面抹泥。”

白芨点了点头,表示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知识。

村长这话也提醒了她,在现代看似常见的砖块一般人家肯定用不起,也没地方去买,这盘炕还是要用替代品才行,不然干不下去。

有一些道理不亲眼所见根本不知道,就比如砖这个东西,只要建个窑,试上几回都能烧出来,乡下地方不缺柴不缺泥巴的,为什么他们不烧呢?

因为朝廷不允许。

烧砖,田地里面的土最合适,能烧出极品青砖这种用几百年的上等品种。但这是田地的根本,挖掉了会严重影响收成,所以朝廷明令禁止百姓私下烧砖。

暂时把自己烧砖这个念头放下,白芨简单清理出房屋的框架范围后,就回去了。房子还是要早日盖的,老住在村里也不是个事,自己可是山主。

她走得干脆,白正文这个村长可不敢忘记刚刚种下的那是什么东西,连忙让人扎篱笆、搭草棚,还让人守夜。

这金贵的东西要是被动物吃掉了,他会打死自己。

一直忙到傍晚,看到悠闲坐在桌边喝水的大小姐,白正文整个人乐呵呵的。就该是这样,要是什么事大小姐都想到了,人家凭什么拖着自己这帮人。

劲往一处使,相互帮衬,家族才能走得更远。

晚饭也是在这里吃的,白芨还见到了放假回家的白明书,哦现在叫白德书。

白明书一看就是个老实孩子,死读书那种,是村里唯一一个童生,被村长寄予厚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