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庶女国色 > 第57页(第1页)

第57页(第1页)

如玥站在马车下,上身是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下身着绣栀子花蜀锦裙,披着绣金披帛,手中还拿着一个金葫芦掐丝珐琅手炉,端的是犹如美玉雕成般的人物。

她用眼角斜斜地瞥了眼马车,等了会子,苏如莹才面色如常地下车。

不过那脸上的笑容很僵硬就是了。

如玥故意激怒苏如莹,是想让她在愤怒中露出马脚。显然时隔几年,苏如莹已非吴下阿蒙。如玥微微一笑,但一个人的性子怎么会如此容易改变?苏如莹还是苏如莹,只是比以往会忍一些罢了。

她猜想,苏如莹或者钟氏,八成是要在她回府这一日来个下马威,不然以苏如莹“有仇就报”的脾气,怕是不会轻易忍下这一次的嘲讽。

如玥多年后回府,但她还是一个身份鸡肋的庶女,只不过去侯府镀了一层金而已。

这府门前迎着她的人,只有一个苏如雪。

苏如雪长得愈发清丽,只是眉目间有些忐忑,尤其当她看到苏如莹从马车上下来时,捏着手帕的玉指突然紧了紧。

如玥笑吟吟地迎了上去,笑着行了个万福:“二姐姐安好。”

苏如雪连忙将如玥扶起,道:“怎么敢让你给我行礼,我,我……”

“二姐姐说得哪里话,都是自家姐妹,你是我的姐姐,受得了我这一礼的。”如玥笑得大方和风情并存。

缓慢走过来的苏如莹听到这句话,也凑过来热情地道:“是啊,都是自家姐妹,三妹妹,我带你去明堂吧,母亲可等着呢。”她刚刚接近如玥,如玥就明显地感觉到苏如雪扶着自己的手抖了一下。

苏如雪目光闪躲,垂下头,像是怕极了苏如莹。

如玥嘴角微弯,轻蔑地一笑,原本她还只有有八成把握,但看到苏如雪这副犹如受惊小白兔的样子,已经百分百确定苏如莹如此善意绝对有阴谋。

苏承沣严肃地在前面走着,三个如紧跟其后。

在侯府待得时间长了,从府门走到明堂的这一段路,如玥觉得简直毛毛雨,稍微走走就到了。时隔七年再见苏府的明堂,下意识地跟侯府的一比,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苏智渊很忙,自然不会专门候着等如玥,但慈爱善良且浑身笼罩着圣母光环的钟氏笑得相当和蔼,她等如玥叩了头之后,一把将如玥拉到怀里,不停地夸赞:“瞧瞧这模样,哪家主母不羡慕我有这样一个水灵的女儿?怕是等及笄之后,这府里的门槛啊都会被踏破的。”

如玥真心不喜欢她这样把自己摸来摸去,像是欣赏货品一般,不由地心里呐喊:虚伪个毛啊!拔刀扬鞭挥剑,干脆点儿开战啊!

但既然钟氏要表演“母慈”,她就得象征性地演出一番“女孝”。

如玥不留痕迹地从钟氏的怀里挣扎出来,笑得温婉可人:“母亲说笑了,等如玥及笄之后,四妹妹也该及笄了,那门槛定是给四妹妹求亲的人踏破的。母亲如此惦记如玥,怕是早就把如玥的终身大事给定好了呢。”

这话说得恭维是假、防备为真,就看钟氏怎么理解了。

钟氏暗暗忖着,眸中闪过一丝厌恶:这死丫头怎么如此人精,难道她已经知道那件事了?

就在钟氏出神的当口,苏承沣做了个揖,面色严肃地道:“承沣先行告退。”他虽然今日休沐,但身为翰林院的编修,还是有很多会要得整理。

钟氏本就打算以如玥为突破点搞垮苏承沣,自然现在还得维持一副慈母样子。

“沣哥儿真是出息,赶明儿我给你赐几个机灵的丫鬟伺候着,这样也能衬得上咱们家沣哥儿嘛。”钟氏笑得风呼呼地往嘴里灌。

奈何苏承沣绷着张死人脸,生硬地道:“多谢,不用。”

“呵,呵呵呵……沣哥儿不用害臊,都十八九岁的大哥儿了,也该收用个通房丫头,免得……”

钟氏话还没说完,苏承沣颇为不给面子地有做了个揖:“翰林院尚有要事,告退。”

从头至尾,他好像压根儿都没有听到钟氏的话,严肃正经,一丝不苟的气场以他为中心蔓延开来。他的回话虽然言简意赅,但礼数尽到,挑不出一丝不妥来。就连他打断钟氏的话,也已翰林院为由头,把钟氏压得死死的。

如玥心里一通鼓掌,都想奔过去给自家老哥撒花了!

她还担忧苏承沣会被钟氏披着的羊皮骗了,但看他跟以往完全没有不同的态度,如玥心里的石头“噗通”一声落回原处。

呃,她突然意识到,好像老哥一直都是这副样子的说……

苏承沣临走之前看了如玥一眼,眼神里是满满的信任。

如玥:=口=老哥,虽然我真心不怕钟氏出幺蛾子,但你这莫名的自信是哪里来的?

严肃老哥走了之后,钟氏好像被这一对兄妹气得都快装不下去了,她有气无力地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便挥手让三个如退下。

钟氏从头至尾都没有“赏”给苏如雪一个眼神,连鄙夷的眼神都没有。

而苏如雪从踏入明堂的一瞬,双手就一直冰冷,直到陪着如玥走出明堂,体温才渐渐回暖,惊惧害怕和厌恶均有。

如玥一直都有注意到这一点,她主动挽上苏如雪,笑嘻嘻地说些侯府的趣事。

倒不是她喜欢怜悯弱者,而是毕竟苏如雪对她不错,在侯府的七年里,她年年都会送给自己一些生辰礼,偶尔还有亲手做的荷包、绣鞋等小物。而如玥的一大属性就是护短,连苏如华那种“火药桶”她都不愿意她被“蟑螂兄”欺负,别说乖如白兔的苏如雪。

但看到二人如此亲密,苏如莹当然就不爽了。

如玥原本住的菡雅轩被占了,据说里面住着几年前新纳进来的一位姨娘——香姨娘。该姨娘长得一般,家世一般,诗词歌赋更是一般中的一般,但她有一个优点——厨艺!

俗话说得好啊,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

这句话在香姨娘这里简直就是“成功秘笈”,苏智渊和香姨娘相遇在一个春天。

那年春天,宣德帝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做不了微服私访这种高大上的事,便要求六部尚书去民间体察民情,然后把实情汇报给他。原本这种事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微服私访绝壁会变成公费旅游,但宣德帝精明啊,直接给六个尚书每人都配了个小秘,小秘直接听命于皇帝,尚书们就认命地吃糠咽菜和平民百姓愉快地玩耍去吧!

苏智渊作为吏部尚书,去了襄平。

由小秘陪(jian)同(shi)着,到各种市井之地各种问:“你觉得襄平的县官尽职吗亲?”

行程紧凑和费心费力倒也罢了,毕竟是大老爷们儿,但没好吃的这就忍不了了啊!苏智渊从小到大那可是珍馐美味地养着,哪能真正吃糠咽菜?但襄平又怎么比得了京城的馆子?寻遍整个县城都没有找到一点儿可口的美味。

就在这危难时刻,香姨娘煮的一碗平淡无奇的阳春面,拯救了水深火热中的苏智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