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从这里到青春 > 致读者的一封信(第1页)

致读者的一封信(第1页)

先,很感谢能够阅读到这里的读者,在全书的最后其实还是想和大家聊聊有关这本书的事情,算是做个总结吧。

可能有人会觉得15o章和151、152章之间的割裂感很强,是不是作者因为成绩不好而强行完结呢?

在这里,我想说是,但也不是。

终章与之前的章节割裂感确实很强,毕竟中间跳过了一个很长的部分。

而本书的成绩也并不好,确切来说,很烂。

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一点因果关系。

真正的原因在于本书的设想当中确实是到这里就该完结了。

这之间几年的部分,也就是何晨鑫的创业史其实我最初是想单独开本商战类型的书来讲的,可最终觉得还是慎重一点好。

因为如果要写这两年的内容就会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罗琳玲不在,而林芷绝不可能闭口不谈。

所以很容易就会变成一边艰难苦逼,废寝忘食地创业,另一边只是帮帮忙,主要负责谈恋爱这种样子。

这样的书恐怕也不会受读者所喜欢吧,而且这对何晨鑫也不太公平。

最终我决定在本书中以番外的形式将一些碎片展现出来

当然,其实也有很多值得写的地方,比如李渝欣欠林芷的求婚,没有前面的铺垫,只依靠简单的番外几千字显然不足以表到位。

不过目前还是初步想到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在同一个世界观下再构建两组故事,并且最终加入到创业的团队中,这样虽然对何晨鑫仍然不公平,但至少合理了不少。

例如作者另一本只写了第一章的书,之后也考虑让他们加入进来好了。

如果真这样做的话,恐怕就是要为此开出一系列书了(加上本书至少四本),工程量恐怕比想象中要大很多。

可我现在至少有信心去将这个世界补全,去将心中构建的一切描述出来。

只是这部分故事,具体怎么做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故事到这里的篇幅其实也不过四十万,其实并不能算是很长的故事,那为什么我开头还要说故事很长呢?

很简单,因为本书只是整个世界观下故事的主体部分,还有很多部分其实都还没机会展现出来。

当然这里可以提一嘴,其中之一便是作为前传的有关李渝欣高中时期的事,预计之后很可能会开一本单独的书,来讲这个有关青春伤痛的故事。

至于具体什么时候,我想起码得等到明年初了。

因为作者本人实为大三考研党,能够完成这本书都已经耽误了我不少复习时间,所以今年剩下的时间还是会以考研为重心。

不过具体考哪一所学校我还没有想好,说实话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先,因为自己本科出身就是985,所以考在此之下的学校想来好像有点掉价的意思。

但如果只是考一般的985学校,如果没上岸那就太亏了。

于是我也有过梭哈北大的想法,当然这也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想法的阶段,之后要考哪里还是看复习效果决定好了。

所以,明年,愿我们顶峰相见。

接着我们回到有关本书的问题,这本书中的内容其实是作者从高中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步构建起来。

起初的想法还有些幼稚,但在真实经历了某些类似的事情之后,其实才能感觉到以前自己的想象是多么天真。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概括我的行文逻辑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合理。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在我脑中反复打磨,力求做到合理二字。

让读者能够切实体会到书中一切的真实感,是我一直都在追求的目的,而这个目的达到了没有,可能只有交给时间去验证。

本作的主线除了爱情以外,其实还隐藏着一条名为成长的暗线,主角四人中的每一个伴随着情节展都有或多或少的成长。

这些成长书中并没有直接点明的地方,但如果注意观察就会现其实都有藏在细节当中间接地表现出来。

例如何晨鑫从一开始的一根筋直男到后来变得能够体贴他人,再到最后的独当一面,这其中的变化都是在亲身经历了一件又一件事之后才能收获到的成长。

罗琳玲则是在自己的心里撕下了别人所贴的标签,尽管在旁人看来她依旧是冰山一座,但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让人难以靠近。

而成长幅度最大的当属李渝欣了吧,试着回想他刚刚进校的时候,相比后来完全就是各种意义上的天差地别。

他的处事方法,生活态度,性格甚至气质都在夏楠大学的校园里彻底改变,从最开始的消颓小混混变成最后的人气主唱,想必大家都见证了这一蜕变的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