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拯救大明崇祯的 > 第69章 热河省(第1页)

第69章 热河省(第1页)

69热河省

燕京,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检召集一些文武心腹,对着地图和沙盘指指点点的。

”陛下,如今邱大人和李卑将军已经镇守绥远省,这就意味着我们通过多年努力,已经把半个漠南蒙古各部拿下了,剩下的半个,分别在皇太极和林丹汗手上。其中靠近后金的东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兴安岭后世叫兴安盟的地区)以及辽河下游北部的科尔沁草原,都跟着科尔沁和内喀尔喀部投降皇太极而沦为满洲的盟旗。

我们和称霸东蒙的察哈尔以如今日渐沙漠化,由于连年干旱,连草都不长的浑善达克沙地为界。以西,李卑将军奏报请求建立乌兰察布盟,缓解归化云中州蒙汉矛盾,尤其是汉人习惯开垦土地种地,而蒙古人很痛恨破坏草场的汉人开垦行为。因此将当地人口一分为二。愿意游牧的蒙汉牧民加入东部的乌兰察布盟。不愿意的继续待在归化的云中州。臣,深以为然“。

朱由检点点头道”这样绥远就是三州三盟。蒙汉分治。至于连人口都要隐瞒的夏国。就算了。准了吧。还是谈谈,如何打下整个漠南,打下了漠南,我们的燕京就不再是边关。想想古北口以北就是蒙古游牧部落的人马。朕寝食难安。“此时的绥远更像民国时的绥远省加拥有阿拉善盟的宁夏省的合集。面积很大,可由于有一个藩国,还不怎么听话,因此就显得人口不太多,人口多的夏国,又不上报人口。然后显示绥远官方人口就有点少。毕竟人口最多的宁夏地区,没有登记在内。

由于太靠近边界。因此燕京京师一带重兵云集。先是15万精锐直军,分西有保定兵,东有天津兵,北有长城兵。15万人。

京师内有十万近卫军,京城城内还有十万御林军,其他厂卫不算,就是35万军队被牵制在这里。

所以说,天子守国门,很不靠谱。这直接就牵制了大明大半精锐。怕死的燕京老爷也不会让这些保护神离得太远。他们可不想当俘虏。

然后就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养着这只大军消耗国力。而无所作为。

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像”花园城市uoo27"的燕京。和实际上还是一个要塞。

”朕有个想法,那就是把察哈尔部驯服,在这里,这片山区,修建一个大型的辅城,分担燕京军事压力和负担。然后以这里为省会,建立直隶省长城以北的一个新省。“

这实际上还是学习民国的一些设置,历史上,清朝和民国为了加强漠南蒙古控制,不就在张家口(当时叫万全)建立了包括锡林郭勒盟和张家口市的察哈尔省。

另一个就是以河北最北部的承德为中心建立热河省,这些设置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都起了巨大作用。宋哲元的察哈尔抗日不就是这么来的。从当时看,察哈尔一点都不小。包括热河也不小。

这两个省拱卫了燕京正北和西北两个方向。意义及其重大。

于是他把构想提出。就得到了军方如孙传庭,洪承畴等人的大力支持。

”那就这样,孙传庭,你担任第一届热河省巡抚,先让外交部把承德地区买下来,然后你就移民进行筑城,开始不要修太大。等以后稳定了再修大一点的外城。毕竟你的担心着这些人反悔不是。

还有察哈尔去年大旱,饿死冻死无数。你也可以招募流民为你修城池。把他们编成军政合一,政教合一的盟旗制度。“

盟旗制度就是军事化制度,外加蒙人治蒙的民族自治区理念。

”曹文昭,你带着近卫军协助孙传庭,你就担任第一任热河省总兵。如今看来,林丹汗内无能力救治牧民,外无能力统一蒙古各部。内外交困。我们不能太指望他们。

因此在这承德府,以及东北部的赤峰府设立我们的军事机构,治理这片山区很有必要。“

几人讨论以后,深以为然。然后就是如何部署。一个挖墙脚的庞大计划就在这这个冬天开启。

而严重缺少各种物质的察哈尔各部,比他想象中还要容易被收买。在冻死和饿死之间。他们毫不犹豫抛弃了蒙汉世仇。选择加入蒙汉一家的大家庭。

而就在他顺风顺水在察哈尔挖墙脚,林丹汗虚弱的无力反弹的时候。

远在辽东的皇太极也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西征。如果不是为了拔掉海参崴等据点。他去年秋天就准备洗劫察哈尔了。

虚弱的察哈尔,在他看来不堪一击。

因此当寒冬过去,他就准备了足够多的兵马,准备给林丹汗致命一击。

面对皇太极的使节不断游说蒙古各部合击林丹汗。对辽东局势同样洞若观火的朱由检。自然也没办法漠视。

这不研究了几个月,还在绥远省”试验“的朱由检,就在紫禁城,召集枢密院席军委孙承宗,次席军委卢象升,陈琦瑜(兼总参部总参谋长),军委大臣兼总后部尚书洪承畴,军委大臣,近卫军大统领曹文昭。军委大臣马世龙。还有总装部尚书巩永固,这个人是朱由检的同年姐妹乐安公主朱薇缇的丈夫,朱由检废除大量对皇族的限制以后。很多不那么废物的皇族成员脱颖而出。巩永固就是典型。自然比起燕王朱隶键,鲁王朱以海的战功赫赫,以及凉王朱常洵镇抚一方,还是差了点。

但比起那些不被皇帝待见,而被赶到殖民地就藩的其他各系皇族成员,就要幸运很多。虽然报纸上说,殖民地一样不差,尤其欧洲开百年的美洲,最适宜居住。还毫无外敌。可是如果能留下,谁愿意离开。可惜朱由检的"白色恐怖”政策,厂卫没玩没了骚扰监视下。他们不离开大6,去厂卫势力薄弱的殖民地,那么好日子很可能会到头。

鬼知道无处不在的厂卫会不会听了那些议员没玩没了的举报。他们没几个屁股干净的。与其被朝廷剥夺财产,爵位被流放。还不如自己识趣的搬家,至少可以找个开的本不错的殖民地去置业。

还有擅长洗脑的总政尚书范景文。6军部总司令张庆臻。海军部总司令姚成。

这群人就是经历了一次次政治斗争脱颖而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佼佼者。或许有人比他们还出色。但最终这群人一直在掌权。而那群更优秀的人,却被贬官去了殖民地。

这里没有内阁和八部官员。只有军方的人。也不对,陈新甲这个兵部尚书还是要参加的。

”朕最近再次看了看,林丹汗的生平事迹,1592年出生,12岁即位,也就是16o4年,作为铁木真创办的黄金家族的合法继承人。靠着祖辈努力,成功说服一些部落的支持,比如察哈尔八部浩奇特部,奈曼部,克什克腾部,乌珠穆沁部,苏尼特部,敖汉部,阿喇克卓特部,主锡惕部。并建立了军政合一的鄂托克制度。

1612年,即位八年后就带着三万部众入侵大明。开局很好,刚好2o岁。那时候朕才一岁多。自然这一次,没什么收获,之后两次也是如此。

1617年转变策略改为互市。随着努尔哈赤在辽东崛起,有了共同敌人的察哈尔和大明走向了联合对抗努尔哈赤的政治同盟关系。然而在努尔哈赤三次西征,打几下。

察哈尔部林丹汗选择退让。在他逼迫下,原本名义上臣服,成为后金和察哈尔的缓冲地带的科尔沁部,和内喀尔喀部等,居然被他讨伐逼反。

正也现这个人有点急功近利。漠南蒙古本该是他的基本盘。结果和努尔哈赤争锋。在他帮助下,科尔沁部落成了后金铁杆。他现察哈尔部左翼各部蒙古,离心离德后。居然在1627年西迁了,这一年努尔哈赤已经死了,皇太极刚刚即位。正式他趁机收复失地的机会。

他没有联合漠南蒙古各部收复失地,而是向西扩张。虽然攻克了呼和浩特城,重创了西部的土默特等部。

但也让右翼各部,如土默特,鄂尔多斯,土尔扈特部等离心离德,他们最终选择了和后金联合。

喜欢拯救大明崇祯请大家收藏拯救大明崇祯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