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拯救大明崇祯的 > 第47章 西北(第1页)

第47章 西北(第1页)

47西北

最要命的额还不是土默特,而是和硕特部,带着马刀去了一群和尚管理的西藏。你们也都知道太祖1372年得到西藏各部投靠,在1373年建立了青藏高原管理的乌斯藏都司。在青海西藏的僧官制度决定了这群佛教徒,几乎没什么战斗力,估计不会是和硕特的对手“。

这也是这群藩国给他找的麻烦,他们居然把和硕特汗国提前了。名义上还是西藏青海统治的大明,也必然会丢了这里,哪怕是名义上丢了,对于一直在扩张版图,并且把青藏高原划入了他的历史书教材和地理教材的他,很打脸,总不能明年的教材就把青藏删了吧。

李岩闪烁着野心”和硕特,兵马不过两三万,陛下给我两万精兵,草民可以为陛下打下青藏“。

朱由检看了看,道”你想当霍去病,很好,如果你成功了,朕可以封你为冠军侯,但是朕不希望你说下一个李陵或者赵括。

赵括纸上谈兵输了,李陵叛变了。

李岩说完就后悔,没想到朱由检居然没有拒绝,立即大喜,谁不想封狼据需。

李岩却不知道,进入崇祯四年,1631年的而他,遇上了一个好时代,因为不差钱的朱由检已经准备全面转向反击,原先丢了的国土他都要拿回来。

其中看起来无关紧要未来却可以抵挡来自中亚和南亚的强敌的天然屏障的青藏高原自然是他顺手而为。

”朕不仅仅要你打下西藏,还要按照大明的行省制度,在西藏建立行省,进行直接统治,朕不仅仅要主权,还要治权,那些担任都司,指挥使,同知,通判的僧人就好好的念经就好了。管理西藏的工作交给我们就好,所以现在蒙古人在西藏的屠杀和建立统治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在为你铲除

了敌人。赶走和硕特以后,你就可以在地方建立巡抚衙门,总兵府,议会和法院。

朕会任命你为全权总督,只要你能成功,十年努力又如何。”

李岩道“臣一定不负众望“。后来李岩现,虽然很艰难,可实际上刚刚杀入的和硕特还不是他的最大敌人。基本上他只学了霍去病的突击战术打了两仗,被明军揍惨了的和硕特就毫不犹豫的翻过了喜马拉雅山,从不丹地区属于乌斯藏)逃入了印度,投奔了中亚的蒙古兄弟帖木儿帝国继承人自居的莫卧儿王朝。从此再也没能返回。

而李岩最大问题还是松赞干布在七世纪建立的奴隶制度到现在都顽固不化。而这里的僧人就是最大的奴隶主。这群人才是他改革最大问题,和硕特重创了他们,但他还是镇守了多年,才逐步完成较为温和的自下而上改革,把他拉入了封建制度,封建的小农经济在西藏不合适,地广人稀的这里最终被他演变成类似沙俄农奴改革的局面,奴隶获得了自由,并且赎买一定的牧场,自然和硕特抢占的牧场既不被他分成小牧场赏给了支持他的牧马奴隶。

西藏问题还是小问题,毕竟这里没什么强大的竞争对手,最大麻烦还是困难的地形,气候。小冰川时期的西藏,可日子一点都不好,和陕北等地一样,激烈的阶级斗争一触即。

这可不是唐初,就连甘肃都是富饶之地,那时候来自太平洋的湿暖气流让这里富饶无比,可惜在17世纪,就连陕西都自顾不暇,更不提甘肃,甚至更糟糕的青藏高原。如果他们不是信奉佛教,估计都会乱的彻底。

几人好好研究打下西藏如何如何安排。尤其是李岩,就已经开始奉命组建管理西藏的团队。以明军现在的战斗力,他一点不担心,就怕搞不定当地的问题。

因此也能听从朱由检很多建议。

如果不是运输太艰难,他都准备从拉萨打到印度,和南洋舰队一起合击孟加拉省。

可惜也就想想,哪怕是李岩的部队,都要以战养战去西藏。指望朝廷的补给,那就不要打仗了。

汉武帝说了,寇可往,我亦可往,就已经说明了,蒙古人可以,他们大明也可以。

就在他们研究如何搞定西藏的时候。府外传来急报”报,三省五国总督洪大人奏报,西北大捷“。

朱由检不出意外的得到了洪承畴等人的捷报。

然后经过几个月博弈和逼迫。深怕起义军被赶到凉国和夏国的两国藩王聚集了15万联军虎视眈眈防备着王嘉胤西进。

然后孙传庭突袭延安后,在这里建立延安州,并把俘虏的大量俘虏交给了移民公司。让他们运去遥远的美洲。至于延安只剩下十来万老弱,他一点都不心疼。现在陕西人口越多越要命

然后他就等洪承畴准备好,果然山西总兵左光先带着曹文昭的旧部五万人,向西北的黄河沿岸部署,

洪承畴亲自带着五万河南豫军冲到了晋国。

晋王也很怂,把军权都交给了他。

然后洪承畴准备好了以后,孙传庭突然力,突袭榆林。被上百们大炮打蒙的起义军不愧是乌合之众,果断东逃,准备在神木渡河进入山西。然后,就被洪承畴团团包围了。这两个高手,就开始排队抢毙的战斗,云集了三百多门大炮的洪承畴和孙传庭,把他们困在黄河两岸狭窄地段,完全动不了。

最终除了坚决反对投降的李自成护送着闯王高迎祥,带着几千人向北突围。其他人选择跪地求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