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拯救大明崇祯作者哆啦美 > 第46章 两大人才(第1页)

第46章 两大人才(第1页)

46两大人才

由于河南没有爆叛乱,虽然天灾不断,但感谢他把几十个藩王迁走,赶走。欺压老百姓的一座大山被搬走。然后又让刽子手洪承畴主导了河南的官员大换血。据说整个河南合格的官员,十个里面,洪承畴没有挑出一个,堪称全国最暴虐的地方总督。军管了大半年的河南最终还是在朝廷重新选拔任命下,一步步重建了河南官僚体系,洪承畴也在山河两省得到了洪剃头的恶名。

再加上他持之以恒的移民12年,最终这一次他来到河南现,这里的百姓居然过得还不错。换言之,过得不好的已经去了海外,比如与世无争,没有外敌威胁的澳洲,就有大量河南人在建设新的家乡。总的感觉,河南在他看来,情况非常不错,官员也没有被媒体批出大量问题,最关键,锦衣卫,东厂,甚至是潜伏的很深的青衣社,居然都没有现什么官员敢贪污,这可不是朱由检高薪养廉的结果。贪婪的最大敌人从来都不是虚名和不多的奖励,而是屠刀带来的恐惧。为了保证山西河南不失去控制。恢复正常秩序。洪承畴可是没少砍脑袋。

可以说八大总督中,就他和卢象升最苛刻,只要现贪污的,都是贪污的官员斩,谁求情都没用。然后他的三族,六族,或者严重的九族,都会被流放到遥远的太平洋或者南洋。

考虑到他们一致认为河南河北人口还太多。他们觉得秦汉时期,河南河北人口四五百万很科学。

可实际上,即使是现在,也过了他们的预期。过了怎么办,想办法把他们赶走。贪污腐败,坑蒙拐骗,都是被流放赶走的借口。

实际上朱由检即位前,没个准备接手大明14省堪称“烂摊子”的

文武官员早就研究了八九年。都有自己的执政理念,其中朱由检提出的人口和土地问题,他们也都明白,确实是关键性问题,不解决都要出问题。

最终全国做的最好的居然是孙传庭,他长期执行军管政策。成功将陕西剩余13州,人口限制在不到两百万人。而且随着土地荒芜越来越严重。被他迁走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就连原来无关紧要的小偷小莫,都成了被他流放到南洋的借口。目的只有一个,剩下的人口都是老实巴交的顺民。愿意老实为他参军参战。

所以他带着五万大军都走了,也不担心陕西出问题。因为这里随时都能动员3o万预备役,协防军。而且被他训练了三年多。你说他能不自信吗。

绝对的控制力决定了他们的自信和实力。

然而原本应该给他很好印象的河南,却被一伙人坏了心情,那就是路过伏牛山的时候,居然被一个女土匪抢了。然后作为他的护军统领,朱大典同志很受伤。因为就在他绝地反击即将成功的时候,一个英俊的类似”常山赵子龙“的人带着几十个土匪,把他打败了。这群骑着马的家伙不是单枪匹马来的。

而是干着及时头尾巴帮着火把,快被火烫疯了的额牛马。就把朱大典的军阵冲散了。

崇祯没想到,自己学习如今在欧洲叱咤风云的瑞典方阵训练的新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就被对方破了。

虽然为了避免损失,他的军队阻断选择避开,但如果遇上了八旗军列。他们难道还给你机会重整。估计早就杀溃了大军。

看来17世纪初的热兵器,还是技术不够先进,哪怕他偷学了欧洲最先进技术,还砸钱让军火公司不断研。但这种崇祯1628式制式步枪,他觉得这种武器已经是全球最好的火绳枪了。

可是还是没办法改变点火慢的问题,看来遂枪的研还需要加紧。不能提高射,威力,对手17世纪的冷兵器部队,如果不是特别精锐的,如八旗军,那么基本上算是无敌了,毕竟在欧洲很是渣渣的沙俄东征军几百人(说是84o人)拿的武器还不如自己,自己的子弹也不是瑞典的纸包弹,也就是把事先称好分量,配好的火药用纸张包起来,等到用的时候就可以挖个洞就可以倒进枪管使用了,比起前原来的临时的,全靠士兵自己估计倒入多少,明显可以避免很多问题,还能火药最大限度利用。

而他,选择的是一种小竹筒,不用就用南洋开的橡胶塞子堵住防止雨天进水,用的时候拔了塞子,倒入火器枪管。效率比纸张包弹,还要方便,可是朱由检一直试图研制出现代子弹,直接把火药装入子弹后部,只需要激就可以推着弹头射出去。不需要这样复杂。毕竟现在这种子弹金属丸,和火药分开,还需要用东西顶紧,太慢了。

要想淘汰骑兵,火器必须进入高效的遂枪时代,哪怕没有机关枪,骑兵也将全面衰落。

因为战马挨了这种金属子弹,也得倒地不起。

可惜火绳枪的子弹,最终没能把疯牛击毙。朱由检现,自己似乎还是大意了,自己的新军可能没自己想象中那么无敌。就希望洪承畴和孙传庭等军官自己找到弥补这些缺点的办法。

毕竟他只是一个文科生,没打过仗,没搞过研。很多东西,全靠书上的传承。鬼知道会不会被人误导。

最终整个叫李岩的睿智青年,还是被方正化的御马监高手抓住了。朱由检都不由感慨,这个家伙不愧是大明的供奉,简直就是金庸武侠里面的”东方不败“的原型。

看他潇洒的几个起落,就带着龙骧卫的高手,把策划这件事的那个青年抓了。然后这个家伙就引起了朱由检的兴趣。

包括他的山寨夫人红娘子,都被他抓了。真当怕死的朱由检那么好刺杀。哪怕御马监不出手,东厂的弓弩手,锦衣卫的火枪手,都会用密集的打击,让他怀疑人生。

毕竟如果伤了朱由检半根头。他们也是陪葬的下场。他们的上司都不会保他们。怕被朱由检的继承人打击报复。

”呵呵,好胆子,我行走江湖12年,就你们让我眼前一亮。不过我不杀你,只要你能说说,怎么破了我的铁桶阵。我就饶你不死。“

李岩和红娘子也现,当土匪当到头了。原本就被洪承畴追的到处躲避的他们,好不容易等着洪承畴离开,准备干一票,结果现,肥羊埋伏了大量人手。他身边的人每一个省油的灯。

李岩看了看方正化和曹化纯等人,立即跪地”草民参见陛下“。

朱由检很吃惊,这家伙,太精明了,自己掐装打扮,这可是厂卫最擅长的。没想到几下就被李岩看出。

他现人才难得啊。于是带着他一路去了洛阳。

还没到洛阳,就抓到了另一伙准备救出李岩的另一帮绿林好汉,为的是一个丑汉,名为宋献策。

朱由检现这河南不愧是九州中心这人才济济啊。

历史上得到河南人才的曹操和李自成,都借此壮大了。他要招揽很难吗。答案是,大明帝国存在三百年,他的底蕴是可怕的。两个家伙立即扣头就拜。

学的文武艺,或与帝王家。这不是开玩笑。如果能加入官军,拿到合法的统治阶层入场券,谁乐意干着杀头的买卖造反。

毕竟经历了朱由检的彻底改革,现在留在中华大地的老百姓可是狠狠地泄完了积攒多年的怨气,他们把原来昏君贪官的错误全部推到了被砍了头,流放的那批人身上。然后把朱由检当好皇帝,继续效忠着。

朱由检改革,杀贪官,最大的好处就是重新收拾了被败光的人品和百姓民心。而能被多次刷选,还能留下的,估计都是铁杆,还是有点钱的铁杆。

然后这两个历史上帮着李自成弄死崇祯的两个奇才,带着一批同伙一起加入了朱由检的阵营。

刚好,朱由检多年培养的人才,大多都有重任。温体仁杨鹤等人都是要职,根本离不开中心。也正是这群人卖力干活,他才能到处浪。

但也造成他身边人才再次出现不足。而李岩这个大顺第一名将,和宋献策这个第一谋臣,自然成了他的新的幕僚集团。还有宋献策还把被洪承畴关在大牢里准备流放美洲的牛金星也保举出来。

朱由检没想到李自成的团队居然大部分都来自这河南地方。

自然他的老乡刘宗敏,李过等人却还是陕北嫡系,宋献策和李岩没有好下场也是因为被陕北系排挤。他们毕竟是后面加入的。不是嫡系很正常。

自然,这群人也给他搞出来几件uoo27”大案要案“毕竟他们要落草,可都是有原因的。

很明显洪承畴也不是神,他的团队不可能帮所有人伸冤,也不可能监督一群,他都忌惮的人,什么人,宗室啊。无处不在的宗室,再次倒霉了。一些刚从13国逃回了,怕被起义军砍头的他们很快就把曹化纯顺手给灭了。没杀人,但流放到了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那个冰天雪地,他们觉得还不如杀了他们。

然后李岩和宋献策,牛金星等人很满意。不乖他们当了小人,实在是气不过。至于洪承畴这个同僚。他们果断没有牵扯。毕竟他们才刚刚投靠,而人家洪承畴已经投靠来12年。

”好了,你们的破事也都已经解决了。下面还是帮朕参谋参谋,如何解决西北问题“。

李岩道”西北问题无非两个,一个是民兵,一个是藩镇,按照陛下的政策,如今秦国被取缔,陕西巡抚衙门重新设立延安州和榆林州等北部州县。可必然会引起其他藩王忌惮。就看陛下怎么想,如果信任藩王,那么就需要安抚他们。保证他们的利益。这需要理藩院沟通好。如果要削藩,那么就需要驱虎吞狼,把农民军赶到西北各国,假道罚虞。“。

朱由检摇头道”西北不毛之地,实际上送给藩王也无所谓,他们的实力不济,只要朝廷不把他们逼急,基本上都会很老实。朕要解决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民乱,第二是西北异族。漠南蒙古西部原来有三大部落,不对是四大部落,但在凉国,夏国和秦国以及晋国围剿下,土尔扈特部以及向西流浪去了中亚。估计会穿过哈萨克汗国投靠伏尔加河一带的蒙古各部。反而是土默特跑到了青海,两部合为一部,虽然版图小了,但人口却是少了。

喜欢拯救大明崇祯请大家收藏拯救大明崇祯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