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十国千娇 百度 > 第504节(第1页)

第504节(第1页)

今日不是大朝的日子,郭绍穿着紫色的圆领袍服,果然很随和地指着棋案旁边的塌,赐曹彬入座。

郭绍转头看曹彬:“朕与二位使君正说西北的事,事儿不能做一半就弃,朕打算再派一员大将,把李处耘的事办完。”

曹彬忙道:“陛下所言极是。”

他不会多嘴去问,慎言是必要的,如果皇帝愿意说,自然会说。

果然郭绍马上就道:“宰相王溥上书举荐向拱。但朕与枢密二使商量,觉得杨业更好。杨业虽是外将,但确是将才,朕再派禁军武将董遵诲为前锋,则可让禁军受命杨业部署。”

曹彬沉吟片刻,道:“陛下所虑甚是周全。史国公虽勇猛,但听说与杨业不和,董将军则更合适。”

郭绍笑道:“曹将军与朕所想者甚合。”

魏仁浦开口道:“杨业与折德扆是姻亲,用杨业,还能得到折德扆的尽力协同。”

曹彬只附和,并不怎么理会西北的事。他马上要出任南面都部署,经略交趾的成败与他的个人得失休戚相关,哪有心思管那么宽?

但皇帝为啥在召见他时,提这事?

曹彬心里马上想到了一个很多武将都盯着的东西:护国公的爵位!

去年死了俩国公,不过只空出了一个位置……李处耘的开国公爵位由长子继承,罗延环则因涉谋逆案,罗家被削了几级爵。罗家的子孙想重新拿回国公的位置,几乎不可能了,那么这个空缺由谁来填补?

不止一个人想!

大许的六国公非同小可,世袭罔替俸禄丰厚,与天子同享天下的人。以现在大许朝的局面,高级武将再想和五朝一般江山轮流坐、可能性很小了,因为没有人再能掌握禁军兵权;所为卫军,在曹彬看来类似府兵,从没听说过有靠府兵能篡位的武将!

所以国公是大将们追逐的最高利益和地位。

曹彬不禁琢磨,自己若能在交趾立下军功,完全有资格获得国公的殊荣……但杨业若定西北,难道没有机会吗?

还有向拱,这武将和杨业一样不在禁军,但据说在皇帝微末之时,就多次帮扶。而今上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甚至年轻的董遵诲也不能完全排除,此后生屡立奇功,深受今上赏识……而且江湖有流言,说董遵诲之母高夫人与今上有私情。封董遵诲,更能借此宽慰他的舅舅高怀德之心。

曹彬心里嘀咕,嘴上却道:“陛下知人善用,臣等定鞠躬尽瘁,不负重任!”

郭绍向老臣王朴递了个眼色,下巴微微一扬。

王朴遂拿出一份卷宗来,递给曹彬,说道:“朝廷花钱容易,税收缓慢,咱们不能同时陷入两场消耗国库太大的战事中。曹大帅此次南下,具体部署可临机决断,但大略要依照朝廷的方略。”

曹彬接过来,抱拳道:“谨遵枢密院之意。”

王朴继续道:“南面缓图之,不必急功近利。可先试探、博弈,打探敌情,知己知彼;然后再拉拢当地反对丁部领的人,共谋大计。

为节省军费,避免将士远道行军。此番曹将军得靠就近的南汉国故地聚集卫军;朝廷也会派一部禁军,蛟龙军协助曹将军。”

王朴说罢,郭绍便道:“曹将军南下后,必要时再聚集南方卫军,朕派人给你运卫军的甲胄火器、安家费和赏银,昝居润会负责此事。大理国段氏派密使答应,愿与大许结君臣之礼,接受大许朝廷册封;等时机成熟,除了南汉故地的卫军,大理国也会调人马助曹将军一臂之力。

朕现在就是尽力给大许将士提供支持,曹将军还有什么需要?”

曹彬拜道:“臣要三个人。”

郭绍听罢大喜……曹彬心下了然:不是要钱、只是要人,而且提要求就表示愿意尽力去干了。

郭绍一拍大腿,痛快地说道:“要谁?”

曹彬道:“开国侯张建奎、千牛备身吕端,开国侯冯继业。”

郭绍听罢神色有些诧异。王朴马上说道:“冯继业暴戾嗜杀,曹将军得照朝廷方略来经营此事,如此朝廷才会给你算功。”

曹彬道:“冯继业在灵州时胡作非为,名声不好,不过我能约束他。我需一猛将,大名鼎鼎的史国公虽是大许第一猛将,我号令不住,冯继业可用矣。”

“成!”郭绍片刻后又沉吟道,“千牛备身与开国侯并列?吕端这个名字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过?”

曹彬道:“只需此人在前营军府,关键的决策时,臣可以问他的见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