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十国千娇百度 > 第186节(第1页)

第186节(第1页)

京娘和白仙姑等人安排了一些细作、包括利用沈陈李商帮的一些人,早早就向蜀国各地派遣了奸细。

一旁的左攸开口道:“夔州节度使是高彦俦,并未封招讨使等差遣;王昭远从成都派去为‘前营监军’。照规矩王昭远掌兵权和决策,蜀国、南唐都是这么个规矩。”

郭绍沉吟道:“卧龙不是诸葛亮么?这王昭远竟然有卧龙之称,能耐如何?”

左攸道:“我以前没听过此人,他估计就是在蜀国有名吧?”

京娘不以为然道:“什么卧龙,听说是他自己取的名号。”

左攸顿时露出了个笑容,见郭绍看着自己,他便说道:“我忽然想起蜀国另一个人来,因此发笑。赵季札同样也是自视甚高,当年在秦州却跑得飞快,致使秦凤蜀军临时无法协调被各个击破。”

“好像还有点印象……”郭绍道,“不过咱们在细节上不能轻敌,尊重对手也是尊重自己。蜀军东路守边,无非就是夔州;王昭远到夔州做监军,掌兵权,他是这一战最重要的对手。”

郭绍对京娘说道:“再派一些人去夔州,想办法打听王昭远此人,只要是和他有关的都记录下来。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甚至喜好什么、厌恶什么、兴趣爱好……喜欢怎样的女人,只要能打听的都打听清楚。”

京娘随口小声道:“阿郎对他,比对自己亲朋好友还关心。”

“我听过一句话,最了解一个人的,通常是他的敌人。”郭绍微笑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哩。”

郭绍说罢,抬头看时,发现明净的天幕边缘,遥远地天边已经出现了黑乎乎的影子,如同天边的乌云、一重压一重……那是远方的山脉,只有在晴天才看得见。平原已经快走到头了,进山的日子指日可待。

周围的人随着他的目光也跟着眺望,郭绍看了一阵,有些感叹道:“咱们平坦的地方不呆,非得往山里钻。所为何物?”

左攸道:“过了这一片山,蜀国腹地也是好地方。”

郭绍点点头,若有所思:“逐鹿的游戏,玩的是一个淘汰赛,胜出者只有一个。所以咱们不能因为蜀国此时没有威胁到大周、就原谅他们。”

第三百四十八章号子

周军已经进入巫山地区。青山之间,江水湍急,波涛在山水之间咆哮。江边的石壁上一个高亢沙哑的低声传来:“嗨!”顿时众人齐声呐喊:“嗨哟哟……”另一些人很有节奏地喝道:“嗬嗨!”

纤夫们的喊声苍劲而有力,盖过了涛涛江水的浪声,逆水之中散发出极强的生命力。郭绍站在船头,一时间都被震撼了。他望向江边,只见一群赤身的汉子俯着身体,扶着石壁,在喊声中一次次地向前艰难地前进。这时号子手又起头吆喝道:“拖呀!”一众汉子立刻齐声喊道:“拖、拖拖拖……”

楼船前面还有一个熟悉当地水况的艄公,和战船首领舵手在一起调整船只的方向,避免船只触礁。郭绍感受到战船的命运和纤夫们联系在了一起,那一声声壮丽的号子,仿佛战阵上的喊声。

之前有部将劝他离开船只走陆路,因为一触礁就要毁船。不过郭绍拒绝了,他说要和将士同舟共济……当然也有个原因,他会游泳。

这一段险水路程并不远,郭绍所乘的旗舰不多久就度过了最急的一段。接下来普通的船只可能仍旧需要纤夫继续拉,但周军长江战船不用,因为有水车加多桨动力,风帆也比较好;军用战船是不计成本的东西。

岸上的纤夫收起纤绳,轻快地唱起歌来,返身向东走;还有更多的船要通过险水,当然也有更多纤夫在后面。郭绍细听时,大部分歌声没有歌词,偶尔有一两个词但似乎是当地方言词汇,他没听懂。也许远古先祖最初的音乐,就是这样的声音,发自本心的呐喊。

“来人,把他们的首领找来,我上岸去见见。”郭绍回头对部将说道。

郭绍乘小船上岸,只见沿江道路上的军队车马如同长龙,虎贲军的虎旗在巍峨重叠的山间飘扬,分外壮观。偶尔遇到峭壁,也有栈道……以前的人们在石壁上用手工凿出石洞来,然后用木料插在石洞里,上面搭木板建成栈道;似乎无论多么险恶的大自然,都阻挡不住人们前进的脚步。

一群赤身披着褴褛破布的人佝偻着背看着郭绍,他们只是用目光来表达礼节,没有多余的话。终于一个号子头上来,弯腰道:“将军。”

郭绍转身结果一个装铜钱的袋子,递给他道:“与我们同舟共济、帮助过大周军的人,都是我们的盟友。”

号子头高兴道:“谢将军赏。”本来一声不吭的纤夫们听到袋子里哗哗的铜钱声音,气氛也放松了,小声地说起话来。

这时郭绍才发现京娘背着身,一脸无奈。郭绍便问号子头:“你们为啥不穿衣服?”

“穿不起。”号子头故意把话说得慢点,虽然口音不同、但发音还是能叫人听懂,“俺们容易把衣裳磨烂,且湿衣服穿着会病。”

郭绍一脸同情,感叹了一声,又问:“这边的百姓过得怎样?”

号子头道:“穷山恶水的,地里种不出多少东西,‘下江’拉船的还要抢咱们的活,苦哇。”

郭绍便道:“你回去告诉山里有威望的乡老,让附近的首领族长都带人到巫山县,大周要赈济受苦的百姓。”

“好,好呐。”号子头看着郭绍急忙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