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十国千娇百度 > 第163节(第1页)

第163节(第1页)

……

旁晚的李府,李处耘也和家人在一起。

“出征前,你不能私自去见郭都点检!”李处耘严厉地对女儿说。

李圆儿一言不发,低着头。

李处耘回顾夫人,又语重心长地说道:“男子要忠诚,女子要忠贞,无论什么世道,此乃安身立命之根本!你不能轻易委身于人,也绝不能轻易弃主。当初在邠州,那折德良对我如何,还上书诬告我;我背弃折公了么?最后不到万不得已,折德良那厮竟然用下三滥手段对付我家眷,我才忍无可忍!

看现在郭都点检,对我如何?李某就是个做事做人都靠得住的人,哼……

你读了那么多经史诗书,三国是乱世罢?知道那三姓家奴吕布么,吕布不可谓豪杰,打仗几无人能敌,但他最后什么下场,又可曾被人真正信任并重用?这便是经史给世人的教训!”

夫人王氏也帮着劝道:“圆儿,爹和娘都那么疼爱你,平素对你千依百顺的。你爹说的是道理,你也听听他的。”

“嗯。”李圆儿一脸无奈地说,“我当然会听爹娘的话,你们放心罢。”

王氏叹道:“唉唉,你犯得着这副样子么,都那么久了。你倒上心,那绍哥儿上了多少心?娘都替你不值!”

李圆儿目光有些失神:“不用娘说,我又不傻、当然感觉得出来……可有的人,很久才能见他一回,短暂的相处就叫人忘不了。也不是因为他对我多好,单单就是想看见她,愿意和他在一块儿。全然不像以前见过的那些公子衙内,我看一眼就厌恶,连一刻都不愿意多留;有时候我就想,要是叫我和那样的人成天在一块儿,再高的地位、再多的钱都很难受。幸好没有。”

王氏转头看向李处耘道,“心肝似的养了她二十年,长大就被人把魂儿勾去了,迟早也是别人家的……还是养儿好,(李)继隆长大了总不会不认爹娘。”

李圆儿上前拽住王氏,红着脸道:“谁说不认你们了?”

李处耘捋了一把大胡子,微笑道:“各有各的好。”

第三百零四章兵临城下

晋州,久战之地。史彦超也曾在这里血战过,现在这座城头站的是向拱。

向拱昂首挺胸,左手按剑,翘首在风中深深吸了一口气。风中似乎传来了战争的气息,但眼下还什么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慕容延钊会不会悄悄开城投降?晋州军全在他手里。”张建雄轻轻说道。

气氛已经很紧张了,李继勋的前锋人马距晋州已不足二百里;向拱有兵权,封“河东、河北前沿都部署”,节制从河东到河北的所有边军,但他手里只有镇安军两千人才是自己的人马。

良久后,向拱转头道:“不会,慕容延钊投降谁,我都信;但他恰恰不愿意投降李继勋……因为赵匡胤可能在李继勋军中。”

张建雄可能不太懂大将圈子里的那些破事,但向拱很了解。向拱一直都没在禁军里呆过,最高就做地方节度使,但他自王溥推荐参与攻蜀之战后就进入了东京权力圈子,了解不少事。

赵匡胤上位后,对高怀德、慕容延钊的态度差不多。高怀德被从殿前司踢到侍卫司,慕容延钊是从殿前司到了地方做节度使。中间具体有什么间隙,向拱并不太清楚,但从实际结果上就可以猜测一番过程。

张建雄又无不担忧道:“这一战难呐!主公手里只有两千骑,慕容延钊可能只有战兵七八千、还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李继勋克日即兵临城下,李重进也到北汉境内了,肯定是冲着咱们来。前前后后加起来攻打晋州的人马得有六万?”

向拱道:“李继勋虽有三城,所有兵马加起来最多两万,他那么大阵仗可能临时裹挟了一些乌七八糟的人;李重进手里的镇兵只有七八千人,主要是有淮南降兵收编的感德军,淮南军战力不差、忠诚度稍差,李重进实力比李继勋稍大。”

“怎么算也是咱们的五六倍兵力。”张建雄叹道。

向拱用很肯定的语气道:“郭绍会来救我。”

“倒是有可能,不过郭都点检刚上位,东京自顾不暇,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张建雄道。

“不!你们都不懂他,郭绍一定会及时增援。”向拱摇摇头,若有所思道,“郭都点检是个很会抓住时机的人,忻口救史彦超叫我印象很深。他也是个很会与同伴默契配合的人……当时在忻口危急、四面环敌,他那兄弟猛不可当,但若没有郭绍在侧早就死千百回了!”

向拱仿佛在说服自己,喃喃道:“我相信他看得到晋州的状况,会默契地配合我!”

张建雄仍旧执拗道:“郭都点检万一没来,我们就彻底完了。”

……数日后,李继勋兵临城下。向拱和慕容延钊闭门自守,坚守不出。李继勋在城西十里地外扎营部署,既不靠近也不围城,围城兵力稍有不足。

除了斥候在野地里时不时发生小规模冲突,两军尚未有交战的迹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