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十国千娇百度 > 第139节(第1页)

第139节(第1页)

你想想,啥时候只要有几万精兵打到中原来,谁去战?难道靠虎捷军左厢两万步兵能国战?他们还得留在东京防着家贼哩。那妇人只好每天烧香,求周围的国家别动兵。

求人更没有用,先帝这些年从北汉、蜀国、南唐、契丹都打了个遍,人都得罪完了。别国能搭理大周的哀求情面?到时候真是要颜面丧尽啊!那一天不会太远了,纵观今古,没有软弱的人能在乱世占住中原这四战之地!”

……史彦超从殿前司出来了,正好碰见从虎捷军驻地那边骑马而来的郭绍。

史彦超想起殿前司张永德提到自己活命全靠这小子,只觉得没什么颜面。他虽然心里对郭绍没恶意,但就是放不下面子:难道要我大周第一猛将,天下排行老一武力最高的人,对一个一个年纪轻轻的后辈表现得感恩戴德?

于是他一脸冷意,直挺挺地坐在马上昂着头,这么直视着郭绍。

郭绍却先下马,才抱拳执军礼道:“不想在此遇到史大帅!”

史彦超碍于情面才随手抱拳,坐在马背上算是回应了一下:“原来是郭将军。”说罢拍马径直而走,十分无礼。

郭绍身边的一个大脑袋武将一脸恼怒,踢了一下马腹,忽然郭绍拽住他道:“三弟,史将军威名四海,爱惜名声是难免的。也就是我与他有点交情,要是别的大将,人家理都不理,刚才已经很给我面子了。”

史彦超听罢心里觉得十分舒坦。心道郭绍倒是知趣的人,史某人就这脾气,不是那个人老子理都懒得理,那赵晁号称很能杀俘,在老子面前还不是个孙子!

他还没走远,又听得郭绍在身后用诚恳的口气赞道:“好汉,壮士!如山之巍,这才是大丈夫的仪表。大周朝有这样的猛将壮士,才能保持尊严!”

史彦超听得暗爽,心道早知道多和他说两句话了。

……郭绍走进东华门内,进了守备军的衙署,罗猛子十分不满道:“最近遇到的人都对大哥点头哈腰的,那姓史的还真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

“他本来就是个人物。”郭绍道,“况且这样的人反而不那么危险,咱们和他计较个什么?我在他面前说的也是实话,周朝确实需要史彦超这等猛人。”

罗猛子抱着头盔,摸了摸脑袋:“俺还是想见所有人都对大哥一副敬意的莫样儿。”

郭绍拍了拍罗猛子的肩膀:“三弟……”一时间又不知道怎么说,便作罢了。反正郭绍不相信,几天时间整个东京的人就真的对自己那么尊敬,多半只是畏惧一时间的权势而已。

他改口笑道:“刚才我不拽住你,你更下不了台。你还敢上去和史彦超较量较量?”

罗猛子一语顿塞。

郭绍笑道:“史彦超打遍南北,单挑各国武将没遇到过敌手,以前号称北汉第一猛将的张元徽也惧他三分。他是很厉害的,三弟不是他对手。”

“张元徽不是被大哥一箭阵斩了?”罗猛子不服道。

郭绍道:“我是趁其不备,用暗箭击杀,要是硬碰,估摸着在马上接不了两招。别计较这玩意了,打不过就打不过没甚要紧,咱们打仗靠的是手里的兵。”

俩人闲话了一通,这时一个亲兵进来拜道:“主公,开封府左厅判官来问您在何处。”

第二百六十二章处心积虑

朗朗乾坤,青天白日。在庄严的宫城之下,一个面目端正的三十来岁的文官一身布袍,背着手翘首迎风看着宫城的威武气势,下巴的胡须被风吹得乱飘。他默默地站了一会儿,忽然“唉”地叹了一声。他四平八稳的脸上,眼睛却露出了很隐忍的悲伤,间杂些许迷茫。

就在这时,有个武将请他进宫门。在一间房门前,郭绍正等在这里,他见面没有多话,只道:“黄推官里面请。”

……二人一起走进去,郭绍只看了一眼黄炳廉的脸,便说道:“黄推官的结果一定不是那么明朗。”

黄炳廉忽颓然道:“我有点想辞官不干了。”

郭绍忙道:“一切都让黄推官自愿,我绝无威逼之意。你若不想说假话,还好好干你的推官;黄推官有正气、威武不能屈,为官对周朝有益无害。我作为周朝的大将,难道不想这个国家好吗?”

刚才郭绍一见黄炳廉那脸色就立刻明白了:至少没法完全佐证“奸杀案”。

黄炳廉的祖上几代为官,这等子弟对官场何其熟悉。他一定猜得出来:查赵三郎,目标在赵匡胤一党。奸杀案成立,这才是郭绍想要的结果……黄炳廉既然烦恼,那就是没有得到郭绍想要的结果,所以他才会感受到压力。

郭绍与黄炳廉交情不深,只有几面之缘,但从仅有的一两次谈论中,郭绍已经感到有把握说服这个官……黄推官会让步的。

“黄推官看起来很迷茫。”郭绍温和地开口道。

黄炳廉诧异地看着郭绍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