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十国千娇百度 > 第124节(第1页)

第124节(第1页)

古色古香的淡雅木窗外,滴落的雨水,如无数的眼泪。

“其实……”良久之后,魏仁溥的脸色发白、鼓足了勇气看着王朴,“王使君,您有没有想过,万一官家一时半会儿好不起来了,国家总得有人主持大事。于忠心、于大局,总得有个去向。”

王朴转过身,看着窗外,背对着魏仁溥淡淡地说道:“官家对臣有知遇之恩,老夫所为只忠于官家而已,没法想得太远。”

魏仁溥忍不住又道:“还记得去年秋咱们去看虎捷军左厢调动出京的状况么?我倒觉得郭绍当时在军前训话挺有意思的。”当时郭绍说了一通废话,好像是说他要做大周的捍卫者。

王朴不答。

忽然魏仁溥好像醒悟了什么,赶紧又拿起王朴带回来的防图,仔细看了一番。

就在这时,王朴忽然转过身来,一双小眼十分明亮,冷冷地问:“魏副使看出什么来了?”

魏仁溥皱眉摇头道:“太复杂了,一时间看不明白。王使君给我看的时候,又很仓促,实在没太留意。”

……

郭府上,郭绍正抚曹泰的背:“明日最早的时候,曹公公才进宫。你能进得去罢?”

曹泰道:“杂家内侍省内常侍,当然进得去。”

“让曹公公单独深入虎穴,肯定很危险,但这种时候,参与此事的每一个人都影响着大事的走向。”郭绍道。

曹泰瞪眼道:“皇后和无数人都在危难之中,杂家一个阉人、一条烂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郭绍正色道:“曹公公切勿自贬,宦官怎么了!有诗言‘焚琴煮鹤万民饱,花间问道天下同。清谈高论俱竖儒,负剑挟弓有公公’。太史公是阉人,高力士、蔡伦也是流芳万代受万民敬仰,有的宦官比那沽名钓誉之徒更利国利民,人都有好坏,何况宦官?曹公公在危急关头,所作所为既有大忠又有大义,比大部分世人不知高了多少倍。”

曹泰愣愣道:“我还第一回听说,做官宦能这么高上清贵?”

郭绍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做宦官没什么关系,和为人有关系。总之,曹公公也是皇后这边至关重要的自己人,以后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曹泰点点头道:“我办好事,还得想法活着,不是福就没得享了么?”

郭绍拜道:“宫里就靠曹公公了,预祝明早之行马到功成。”

曹泰忙回礼作拜。

这时左攸入内,拿着几张纸过来说道:“按照主公的安排,我草拟了一下各项事要,以免明日漏了。主公看看这样安排怎样?”

不料郭绍当即掏出了一个小册子,一面对照小册子上乱七八糟的线条圈圈和潦草字迹,一面看左攸写的东西。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已经很小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箭在弦上

天还没亮,长街上依稀几盏长夜灯还在风中泛着幽冷的光。太早了,郭府门前湿漉漉的大街上连一个行人都还没有。长长的街道两边是古典的建筑,此时此景显得十分冷清、落寞。

大门内,曹泰站在卢成勇率的数十骑兵护卫的马车前,转身向郭绍长长一揖。郭绍回礼道:“曹公公,后会有期。”

“希望还能再见面。”曹泰强笑道。

身披重甲的郭绍目光如炬,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道:“一定会的!”说罢伸手抓起曹泰的手,像握手一样用力地抖了抖。

坚毅的动作好像有一股力量从手掌上传给了曹泰一般,叫这宦官的神色微微一变。他随后上来马车,在骑兵护卫下出了府门。

郭绍目送他离去,转过身时,身后还有一种提着灯笼和戳灯的全副武装的亲兵站在马前。连京娘都穿上了甲胄,别说她穿武服英姿飒爽,很有英气。

众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郭绍。郭绍翻身上马,直接说道:“出发。”

出了府门,只见斜对面还有一大群马兵鱼贯而出,一群人汇在一起,沿着长街默默地行进。他们先向西行,然后大摇大摆地上了御街,从东京最宽阔的大路上直接往朱雀门而去。

及至朱雀门侧面的军营驻地,只见许多马和随从在营门内外,武将们都提前到了。郭绍召集他们的方式很简单:派左攸到第二军杨彪的军营,然后写军令派“传令兵系统”的人直接送达各军叫他们来。什么都不用,传令兵是武将们的亲兵,认人就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