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十国千娇百度 > 第52节(第2页)

第52节(第2页)

李重进不再坚持,说道:“你是寿州招讨使,看在你的情面上,这些人由你处置!不过郭都使,咱们是带兵的武将,妇人之仁如何能为官家成事?好自为之罢!”李重进摇摇头。

郭绍听罢心里也是一阵惶恐。

……

柴荣已经安排了寿州的事宜,决定提前在今晚就赶往滁州,以免耽误战机。他没觉得寿州能攻得下来,不过需要一个人不断给寿州城施加压力,引诱南唐的援兵来援,主要是为了打援兵。

施压压力的攻城武将显然不是什么好差事,也不需要多有能耐。真正能立功的,只有那些野战打援兵的武将,和攻击南唐薄弱环节的人……比如这次即将攻击扬州。

打寿州的差事弄到了郭绍头上,柴荣把这事办了,心里又想起郭绍参加过高平之战晋阳之役,打后蜀也干得不错,倒觉得有点对不住他。

至于向皇后表忠心,柴荣虽然隐隐感觉不快……这也是他任命郭绍寿州招讨使的直接原因;但柴荣并不计较,符氏早就和李守贞的儿子承欢过无数次、做过人妇的人,还管她那么紧作甚。

想来皇后也不可能有那个心思做出什么有失体统和身份的事,底下的臣子将领就更没胆子了。只是因为在陈州郭绍在皇后面前的表现比自己还好,柴荣对郭绍有点小小的不满,但不觉得他有什么非分之想。

让皇后管着后宫可以让柴荣省心,柴荣也觉得不能完全由得她折腾,便在内侍省安插了个宦官盯着。倒不是为了盯符氏,主要是监视别的嫔妃,那些可以给自己生育的妃子。柴荣觉得这样就够了,因为嫔妃之间也会为了吃醋争宠勾心斗角,相互盯着。

如果郭绍能在寿州城干得兢兢业业,柴荣也不打算为难他了;毕竟当初朝中的人说他攻蜀时,用兵很有才能。柴荣需要这样的人,不会为了一点无中生有的小心思就弃之不顾。郭绍又没干什么实质让皇帝丢脸的事,柴荣认为自己对他的感官都是些个人好恶的偏见……若是完全按喜好,柴荣觉得自己更不喜欢的还是李重进。

柴荣有时候揣测,李重进才是实实在在可能威胁自己权力的人。

连李重进都可以重用,柴荣懒得和郭绍计较……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过来,当年柴荣的妻妾儿女被杀,死前可能也受过辱,要是计较这些事早就气死了;况且柴荣生长在这个时代,情知权力武力才是最重要的,失败者还会遇到更难以忍受的侮辱,如晋朝的石重贵。

第一百零七章寿州(三)

李重进和郭绍在前军行营中召见了二十多个武将。因为郭绍现在就接手寿州招讨使,在这里需要干活,所以在引荐武将时额外留心。人太多又只说一遍,郭绍大半都记不住姓名和模样,但心里只注意他们的职务,从而了解在寿州城外的究竟是些什么军队。

这些人和熟悉的禁军番号军职完全不同,军号名称五花八门,郭绍在旁边默默地听了好一会儿,听到“自备军械粮秣”,才知道他们是宋、毫、陈、颍、徐、宿、许、蔡等等诸州的乡兵,还有一部分是地方镇节的牙兵,其中不乏防御使和刺史。乡兵还算好的,起码有军号;还有一些是实实在在的民壮,“七户出一兵”,直接征召的民夫稍作编制便拉到战阵上来了。

禁军直属的战兵也不是周朝一线军队,而是开封府附近地区屯田的“下兵”,去年到今年在整顿禁军时被淘汰的人,多数是属于殿前司诸军。现在他们平时在种地没有半文钱军费,一打淮南才召集起来送到前线。

郭绍本以为自己虽然被安排的军务是一块硬骨头,但手下的兵力会猛涨,毕竟寿州城外那么多兵马……结果搞来搞去,手里能用的唯一一支精兵完全没变:虎捷军左厢第一军、第二军。这是他自己从东京带领过来的人马。

寿州城外还有一股近两万人的正规军:虎捷军右厢。

但统率这支军队的武将是李继勋。郭绍在向训家小二郎周岁的时候见过的人,“义社十兄弟”大哥级人物,现在是亲军侍卫司步军司都指挥使。

郭绍不觉得自己能指挥得动他。李继勋的部队按兵不动,似乎表示不会攻城,只是驻扎在这里伺机而动,或准备打南唐的援军。

状况十分不妙,郭绍忧惧交加。当晚他就没睡好,半夜起来四处走动巡视城外的围城工事,但看不甚清楚,只能检查晚上当值的各部小队。

已经进入七月中旬了,晚上还有点冷。时不时就有一团篝火,当值的兄弟围在篝火旁边烤火。有一处士卒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莲藕,撒上盐放到火上烤,就像是在吃烧烤似的。晚上的营寨里倒是消停下来了,只不过空中偶有伤兵若有若无的呻吟影响了这静谧的气氛。

……

次日一早,郭绍刚刚披好环锁铠,走出小村的屋子,就见远处的壕沟藩篱外面已经有很多人了,投石车等大型器械周围许多人正在叮叮哐哐地修缮,一些人马正在列阵,把云梯也推了出来,似乎要攻城。

李处耘罗彦环等人率先走过来,接着又有二十多个武将走向这边,见郭绍在门外瞧,大家也就没进堂屋,聚拢在身边跟着他瞧。

“又要强攻城墙?”郭绍问道。

一个武将说道:“护城河又几处被填了,上边安排的,这阵子要继续填河,还要攻城。郭将军,咱们还要按以前的命令?”

“谁下的令?”郭绍又问。

那将领道:“淮南都部署李将军。”

郭绍遂不再说话,刚刚到寿州,这些人大多都不认识,既然是李重进之前的军令,他便让诸将照以前的部署。只要没下雨,每天似乎都在攻城,已经常规化了,算不得什么临战前夕,所以郭绍也不废话,当即下令解散各司其职。

就在这时,忽见一群人聚集在村子的栏栅外面,郭绍便下令罗猛子把他们放进来。带头的是一个满脸沟壑头发花白的老卒,郭绍看着面熟,很快想起来是昨天为他们求情的那帮“下兵”,这个老头说过话,所以有印象。

那老卒身边还有个瘦汉,俩人的脸型都比较窄,说不定还是亲戚。他们走到郭绍跟前,老卒便跪伏拜道:“俺的长子是都头,俺们父子商量过了,反正都要死,死在战场上免得被军中其他兄弟看不起!今日便请战,郭将军让俺们去前面攻城,求个痛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