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皇后别走谢知微 > 第15节(第1页)

第15节(第1页)

等到了客栈,她才对卓远道:“你跟着流民去看看,给他们些钱粮。”

拿着包袱的雀儿闻言怔了怔,不由问道:“小姐,为何刚才不直接给了,也不用跑这一趟了。”

谢柔道:“城中流民何止一二,若当街暴露钱财,难免不会被流民围困。”

接着她又对卓远道:“这些人应该会呆在一起,你仔细打听一下他们的来历和去向。”

卓远领命离去,卓生在短短时日里又对这个女子有了新的评价,她考虑事情实在细致周全,而且他隐约感觉到,她询问的目的似乎并非单纯出于善意。

云姑和雀儿显然也意识到了,进了屋子,雀儿向云姑挤了挤眼眉,云姑摇了摇头。

卓远回来得也快,他说:“那些人有的是因家乡受灾举家避难,有的是从边关而来,总之是从北方过来的。”

谢柔默然。

卓远沉吟片刻,脑筋转得很快,接着道:“小姐不用担心,属下会写密函告知陛下。”

谢柔没说什么,卓生那厢恍然大悟,谢柔心里还是念着陛下,不自觉的站在皇上的角度来看问题,否则不会去问流民动向的,果然是惯性使然么……

谢柔点了点头,看上去也刚反应过来自己的状态还停留在皇宫里这回事,显得有几分惫懒。

她确实是魔障了,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尽量少想这些有的没的,也……少想他。

第18章第一封信

谢柔虽然打算放空身心,但答应萧承启的事还是做了。

第一封信并着纷飞的大雪一起递到正和殿前,萧承启彼时正冷着脸教训失职的大臣。

几个中书省的官员跪在地上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味地擦着冷汗,近日朝中事情其实不太多,他们原本可以安生的过几天好日子,没想到北方几个省入了冬旱得愈发厉害,投下去救灾的银子没听见一点响儿,等下面层层禀报上来,省内已经出现大批灾民,更有聚众闹事的,底下的官员心里叫苦,捅到了皇帝跟前,萧承启闻讯大怒,认定众人失职,揪着几人不肯放过。

朝中大臣都知道萧承启最近火气旺,上朝时冷着脸,处理政事手段也比以往激烈,因此谁都不敢招惹他,偏巧赶上这么一档子事,更如同火上浇油,烧得众人像坐在油锅上一样。

正兀自绞尽脑汁想应对的法子,侍卫带着信件突然出现,打断了萧承启的怒火,萧承启接了物什,许久没言语,几个人不禁战战兢兢的掀起眼皮悄悄打量,惊异地发现方才还满脸阴霾的皇上,脸色多云转晴,虽有意克制表情,但唇角却似上挑了一下。

众人讶然之余,老泪纵横,心道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仙人施手拯救他们,眼见转机就在面前,几个老滑头飞快交换了个眼神,又将方才探讨的计策说了一遍,并诚恳的表示会努力平复灾民怨情,不让百姓失望。

原本这番话也是试探居多,全看萧承启愿不愿意给他们机会,没想到萧承启摩挲了两回手里的信纸,竟然点了头,此事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过去了。

临出门,几人依然如堕梦中,有好事的人抻着脖子往后瞧了一眼,想再确认一下自己看错没有,却见萧承启神情放软,与不久前判若两人。

那人眼珠子都要瞪圆了,嘴里喃喃道:“奇了怪了。”

萧承启懒得管这些大臣,只盯着手里的信一字一句的看着,信不长,很快就看完了,他迟疑了一下,问了侍卫一句:“还有么?”

那侍卫也是暗卫之一,闻言一愣,如实回禀道:“没了,就这一封。”

萧承启皱着眉“嗯”了一声。

侍卫见他无甚吩咐,就退出去了。

萧承启兀自又将手里的信看了两遍,谢柔在信里提到了几座城的名字还有一路的景色,寥寥数语,却也十分生动,萧承启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女子的笑容。

出宫以后她似乎过得不错,这个判断让他微微怔了一下,心底冒出一些奇怪的酸涩来,而且她在信中没有问他的境况,准确来说是根本没提到他……萧承启意识到这点,一颗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提着,怎样都放不下,最后沉重的吐出一口气来,把信件放在一边。

卓海进来的时候,萧承启正准备往外走,说是要去御花园散心,卓海自然跟在了后面。

御花园里的梅花开了,为了讨个喜庆种的都是红梅,只是萧承启在皇宫住了多年,再好的风景也赏腻了,因而这一趟确实只为纾解心情,没什么可看的。

但是从卓海的角度看,萧承启一双眼睛是在瞅梅花的,于是他道了句:“今年的梅花开得不错,小老儿让他们折几支放在屋子里。”

萧承启心情欠佳,瞥了一眼道:“宫外的肯定比宫里的要好看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