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133章 论文被盗(第1页)

第133章 论文被盗(第1页)

第133章,论文被盗

早在一九五二年的时候,内地这边就已经提出了氧气顶吹转炉工艺的办法。

然而,受限于技术、设备、落后生产力等原因。

也只有到了六四年年代的时候,京城钢铁厂这边才终于成功建造了内地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内地转炉炼钢新的一页。

在五九年这个时间节点,陈国华相信,京城钢铁厂应该有这样的计划了,但还是那句话,没有技术人才,没有设备,说什么都是假的。

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从转炉顶部用喷枪把高压氧气吹入炉内,从而强化炼钢过程并改善熔池搅拌的转炉炼钢工艺。

“陈同志,您说的这个炼钢技术,真的有图纸和技术了么?”

听完陈国华的陈述之后,汪兆惠顿时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是的,汪书记,我确实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技术和图纸。”

陈国华点点头,诚实地说道。

熊大福忍不住插嘴问道,“陈同志,您这也太厉害了,那您这技术图纸有没有带过来呀?”

“很抱歉,并没有带过来。”陈国华无奈地耸耸肩。

来京城钢铁厂之前,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能忽悠就先忽悠一下。

毕竟他现在的重点工作是碳纤维材料和记忆磁芯这两种产品。

而他可是非常清楚氧气顶吹转炉这套工艺系统,其背后的庞大投资、技术要求和复杂的设备等等,那绝对会占据他不少的时间。

除非汪兆惠能答应他,不需要他参与进来,否则的话,他才不想把这门技术拿出来呢。

不是他小气,而是拿出来之后,绝对是代表了无尽的麻烦。

因为他是技术设计者和明者,在京城钢铁厂的技术工人们,研制这套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无解的问题,绝对会第一时间找到他。

陈国华最怕就是这样的麻烦。

到了那个时候,他还要不要继续完成碳纤维和记忆磁芯的研制工作了?

汪兆惠、熊大福等人顿时无语,旋即只能继续追问第二种办法。

关于第二种办法,陈国华表示,这玩意儿叫钢包精炼炉。

包房内的众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一脸茫然。

当然了,对于汪兆惠、熊大福等人来说,精炼两个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陈同志,您说的这个钢包精炼炉,真的可以帮到我们钢铁厂么?”

虽说还没听完陈国华的介绍,但熊大福已经有些觉得不太靠谱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往往都是这样,在饱受质疑声中,一步步被人慢慢接受,直到喜欢上它。

陈国华没时间跟对方闲扯这些,因为这顿饭已经吃了一个半小时了,还是先撤吧。

众人换了一个地方,来到了汪兆惠的办公室。

好的茶水端上来,醒醒酒先。

虽说刚才都没有怎么喝酒,但两瓶五粮液,已经不算少了。

喝过一杯茶水之后,陈国华继续刚才的话题。

钢包精炼炉,顾名思义,就是在钢包内对钢液进行电弧加热、电磁搅拌和真空处理的一种炉外精炼技术。

仅仅只是简单的技术说明,就知道这玩意儿不简单了。

需要那么多大量的技术,还需要制造众多的设备,也难怪陈国华不乐意说出来了。

不提这个钢包精炼炉,就说氧气顶吹转炉这东西。

仅仅只是为了保证转炉正常运转的附属设备,便包括了加料系统、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冷却系统等附属设备。

诚然,在五十年代这个时间节点,可以先展后治理。

所以这个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可以不需要。

可即便如此,这套设备也是极为庞大的。

从炉体的空炉力矩、铁水力矩、摩擦力矩这三大倾动力矩,到氧枪升降系统,再到各种仪表装置和电气设备配套系统等等。

哪个不是大工程?

聊了不到一个小时,陈国华口干舌燥不得不提前撤退。

干说不练假把式,他放弃了,还是直接把技术和图纸给到对方吧。

就他刚才说的两种氧气顶吹转炉和钢包精炼炉这两种工艺,剩下两种,他就不打算拿出来了。

吉普车从城郊返回,半路上,段云平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还剩下的两种办法,你真不打算说了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