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449章 闹哪一出啊(第1页)

第449章 闹哪一出啊(第1页)

新军将在春播结束之后开拔,出之前他们将分队在“太原”郊外的农耕区劳作。

因为本来就是亦兵亦农的身份,新军对参加劳动自然没有怨言。

“徒”一般是单独一个小家庭,一家之主名下有一定的农田,会有几名奴隶,作为家主在农忙时期一样会参与劳动。

“士”则是管着一些小家庭,一家之主名下的耕地通常是数百亩以上,名下的奴隶数量一般是过百到近千之间,到了这等身份地位已经不需要亲自劳动了。

到了“大夫”这个阶级,名下的耕地不会低于千亩,多则是很难设定一个上限,属民与奴隶的数量不会少,更加不需要参与劳动。

空有身份没有相应资产的情况在当前比较少见,哪怕获得身份之前没有资产,得到爵位也会必然获得土地与奴隶的赏赐。

拿楼氏这边的情况来说,楼令赐封某人为“徒”,封赏之前就该准备好土地与奴隶,赐予“徒”身份的时候一并将土地与奴隶赏下去。

楼令从“士”晋升到“中大夫”的爵位,每一个位阶的提升,一样获得了土地和相应的人口。

与“徒”、“士”不同的地方在于,从“下大夫”这个爵位开始,能够获得多少人口,要看获得的土地上有多少人,不是一定会得到多少人口。

总会提到“属民”这个词,它其实应该拆分来理解,“属”就是黎庶、奴、隶;“民”则是大夫、士、徒,后面还要加上一个羡。

所以了,起码在春秋时代的阶段,真的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有资格来当这个“民”。

“这一次出征以你为主,你也是第一次统兵出征,该怎么做事……多问有经验的族人与家臣。”楼令自然要送楼小白出征。

没有举行什么出征仪式。

前来送别的人挺多。

楼令自然不用说。

作为母亲的姬娇也到场。

然后是,楼小白的兄弟姐妹,楼氏的一众族人和家臣。

换作其余人自然没有这等排场,谁让楼小白是楼氏的世子呢。

他们既是在送楼小白出征,也是在表达纯纯的殷切期望。

在春秋时代,一家之主与继承人必须要足够能打,无法统兵作战的一家之主或继承人注定是要让所有人感到失望。

那个“能打”不一定必须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为起码的素质是要展现出能够带兵的能力。

要是连一支部队都管不好?便是继承人的身份,最终也无法坐上家主之位。

里面的道理实在太多太多,其中一项就是一支部队都无法管理,能够奢望管理好家族吗?

想要管好部队并不容易,不止涉及到军事技能,跟“驾驭”的关系更大。而想要担任一家之主,不懂“驾驭”他人的能力怎么行嘛!

类似的能力都可以归纳到“帝王心术”里面去,只是在春秋时代属于每个一家之主必备的能力之一而已,后面由于各种淡化乃至于严防死守才产生“帝王心术”这么一个学科。

大军出了。

阿娇看着逐渐远去的队伍,问楼令,道“真的一切安排妥当了?”

身为一名母亲,孩儿将要远行,还是奔赴战场,怎么可能不担忧呢?

楼令就实说道“我只负责安排狐氏从旁协助,其余需要小白自己去摸索和主导。”

出征林胡真的就是一种小场面,要是楼令将什么都安排好,怎么起到历练楼小白的效果。

“这一次,小白需要处理的不止是军务,涉及到怎么来管理附庸。他必须懂得那些事情怎么处理,有我在上面压着,再是处理不好……,只能说不堪重用。”楼令可不希望辛辛苦苦一辈子,创立起来的基业败在挑错继承人的这一项。

当然了,要是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话,楼令其实没得选。

恰是因为没得选,楼令更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嫡长子,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来对继承人进行锻炼。

该懂的道理,阿娇能够不懂吗?但是,她作为一名母亲,思想或感官上面肯定要跟父亲有区别。

多数女性会更加感性,她们通常也只在乎自己所在乎的,才不管多余的其它。

男人看到的事项更多,明白一旦无法承担起来将面临什么,培养子嗣上面只会更加严格,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硬下心来。

其实,同样的一件事情,男人跟女人的处理方式或理解层次真会不一样。不止是性别上的区别,跟自小的养成环境有关,再来就是来自荷尔蒙的影响了。

如果出现女人比得上男人的地方,好多赞美之词就要铺天盖地过去,什么巾帼、女强人、女中豪杰全给冠名而上,相反本就能够做到的男人被视作理所当然。(这是不是一种歧视?)

楼令知道不用跟阿娇多讲道理,只是说道“你不希望小白长在温室吧?”

阿娇出自什么家庭?旬氏作为一个老牌家族,他们可不光教育家族里面的男性,对于女性的教育也不会缺失。

“该懂的道理我都懂,可我是一名母亲啊!”阿娇说道。

楼令说道“我是一名父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