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男神一心只想报效国家[快穿] > 第15页(第1页)

第15页(第1页)

  高村长道:&1dquo;听人说这些知青昨天晚上通宵学习,现在这模样有什么奇怪的。”高村长板着一张老脸,看着哈欠连体,手脚无力萎靡不振公然摸鱼的是几个知青满眼的嫌弃。

  勤勤恳恳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天不是如此的老村长最讨厌干活不认真的人了。

  村支书和高村长的想法却不同,他反而一脸赞叹道:&1dquo;还真是勤奋好学啊,想来对不久后的高考志在必得吧。”

  说着村支书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和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的高村长不同,他虽然初中都没有读完,但是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外面闯荡过一段时间,自觉地还是有一些见识的。

  国家要展,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了人才,这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这些读书人里来啊,所以这些知青别看现在和他们一样在土里刨食,甚至还不如他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将来谁混的更好,那还不一定呢。

  有些事情离他,离红旗村很远,村支书也就在夜里自己琢磨琢磨,但是有些事情,他这个村支书却是可以做的。

  村支书的目光久久定在那十几个知青的身上,知青们被看的心虚不已,他们也知道他们今天的状态不好,不过村长和村支书都在看着他们,就算装样子也要努力一下啊。

  于是知青们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吭哧吭哧的努力干活,不过等村支书和村长离开后,他们很快又恢复了无精打采的模样,甚至比起之前更加蔫头耷脑。

  而这边,村支书招呼着高村长走到了田边一棵树下。

  高村长奇怪的看着村支书,嗔怪的问道:&1dquo;大春啊,有什么事情你说就是了,鬼鬼祟祟的做什么?好像有什么阴谋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

  十二点之前不知道第二更能不能上来,如果不上来,可能会来一个伪更,希望大家原谅

  不过放心,一点之前一定会替换的

  第9章年代文里苦大仇深的知青

  村支书无奈的笑了笑:&1dquo;老叔,我哪里有鬼鬼祟祟的,我只是有些事情想要和你商量一下。”

  &1dquo;行吧,你说,什么事情?”高村长道。

  村支书斟酌了片刻,才道:&1dquo;老叔,你看,这些事情现在满心都是复习高考的事情,让他们上工也不过是在混日子而已。”

  高村长重重的哼了一声:&1dquo;这些个小年轻一点都不踏实,上工的时候就应该好好上工,该学习的时候,我也没有阻止啊。”

  他六十多岁了,哪怕见识不多,却也知道,这些读书人和他们农民不一样,只要有机会,早晚会一步登天,他对这些事情火热的学习之心能理解,但是他毕竟还是以土地为根的农民,对于干活不认真这件事,他的容忍度不高。

  再说,难不成这十几个知青人人都能考上大学不成,考不上大学最终不是还要留在这里干农活。

  村支书明白高村长的意思,不过:&1dquo;现在冬天,能有多少农活,就算挣工分,也挣不了几个,但是这些时间让他们这些读书人用来学习,却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又何必让他们将一整天的时间都浪费在这几个工分上呢,另外,就如同老叔你说的,他们干活也不踏实,让他们去学习总比在这里摸鱼惹你生气来的好吧。”

  高村长诧异道:&1dquo;大春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让我将他们放回去读书,再也不上工了?”

  村支书道:&1dquo;我的意思是高考之前让他们回去读书,高考之后,要上工的时候依旧上工,老叔,你想啊,这十几个知青,只要有一个考上大学,念在我们这些年对他们的照顾,他们对我们红旗村就存了一份情。”

  高村长皱眉打断村支书:&1dquo;你是让我挟恩图报?”

  村支书赶紧摇头:&1dquo;老叔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离开家里来我们红旗村插队,不说别人,就说昨天跳下水救人的颜知青,十五岁就到我们红旗村,到现在七年,这中间没有离开过一次,整整七年没有回过家见过父母亲人,老叔你自己说,如果是自己家的娃你能不心疼?现在他们有个机会依靠自己回家了,老叔你难道不愿意成全?”

  高村长的思维完全被村支书牵着走了,他按照村支书的说法,想想自家的闺女高春华如果十五岁就离开他,七八年都见不到,他肯定天天想闺女,什么也没有心思干。

  于是高村长一脸沉重的点头道:&1dquo;你说得对。”说完突然反应过来道:&1dquo;不对,我们刚刚再说挟恩图报的事情,你小子别给我转移话题。”

  村支书干笑两声,才道:&1dquo;老叔,你还没有忘记这件事啊,不过我的人品你还不知道吗?挟恩图报这种事情我怎么会做,这是你也知道的,这些知青学识好,人品好,我们给他们的照顾,这些知青们知恩图报肯定都会记在心里&he11ip;&he11ip;”

  高村长打断村支书道:&1dquo;那还不是挟恩图报?”

  村支书道:&1dquo;老叔,你要为家里的孩子们想想啊。”

  高村长有些生气:&1dquo;我怎么就不为家里的孩子们着想了?”他总觉得这些都是村支书为自己挟恩图报心思的狡辩。

  村支书道:&1dquo;老叔,先不说你家的春华,就说你家几个正在读书的孙子,还有村里其他读书的孩子们,将来总要考大学的吧,哪怕这些知青只有一个能够考上大学,那这个知青的学习资料什么的,如果能够得到,村里读书的这些孩子们考上大学不就多一分希望吗?我们这些年纪大了的无所谓,总要给孩子们多一条路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