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寒门天骄(科举) > 第 36 章 036(第1页)

第 36 章 036(第1页)

得知萧景曜被严知府推荐入府学念书的消息,王教谕兴奋的笑容就这么僵硬在脸上,好一会儿才磕磕巴巴道:“府…府学好啊,你能去府学念书,自然是比县学更好!”

说着说着,王教谕又兴奋起来,抚掌笑道:“入县学都颇为不易,我都没敢想你能去府学念书。既然严知府举荐了你去府学,那你必须得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府学确实比县学好得多,夫子的学识更好,藏书也比县学多。到时候你学成归来,依然是我们南川县的骄傲,能上我们南川县县志!”

萧景曜原以为王教谕会伤心,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颇有一种“让府学给我们南川县教导人才”的占便宜之感,让萧景曜简直哭笑不得。

王教谕则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萧景曜的肩,“天才如同良才美玉,谁能忍住不去雕琢一番?为人师者,谁不希望能教导一位天才?但你有更好的路,我不能因一己之私而把你困在县学里。去府学吧,府学人才济济,你或许能在那儿遇上旗鼓相当的对手,结交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

说完,王教谕又嫉妒地看了孙夫子一眼。这等好事怎么就让孙老头儿抢了先呢?

孙夫子得意地翘了翘嘴角,暗中给了王教谕一个炫耀的眼神。

王教谕心下一梗,转而叹道:“不过县学的学子即便再愚钝,倒也有个秀才功名在身,不至于怎么教都不开窍,朽木不可雕。”

孙夫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转移到了王教谕的脸上。私塾学生的质量良莠不齐,有萧景曜这等让夫子们赞不绝口的惊才绝艳之辈,也有让夫子们暴躁头疼恨不得一巴掌拍开他的脑壳看看里头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的朽木。

显然,孙夫子每年都在遭遇后者的折磨。

这一局,是王教谕胜了。

萧景曜笑眯眯地看着王教谕和孙夫子唇枪舌剑,这才发现王教谕和孙夫子的交情或许比他想象中的深得多。

咳…朋友嘛,就是用来损的。交情不够,损不到这个份儿上。

反正别把战火烧到自己身上来就行。萧景曜吃瓜吃得很快乐。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很快,王教谕和孙夫子便结束了战斗,齐刷刷将眼神放在了萧景曜身上。

萧景曜背后一凉,总觉得王教谕和孙夫子的笑容带了几分不怀好意。

王教谕沉声:“府学很好。”

孙夫子接话,“县学也不差。”

二人异口同声,“必须让曜儿在府学一鸣惊人,也让府学那些教谕们知道我们南川县读书人的厉害!”

萧景曜一脸无语,你们的地域荣誉感是不是太强了一点,南川县就属于常明府啊,争这个有意思吗?

突然就感觉常明府变得散装起来了呢。

然而王教谕和孙夫子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妥,卯足了劲儿要让萧景曜给府学的教谕们一点来自南川县的小震撼。

王教谕冷哼,“府学的陈教谕

,每回见了我都要阴阳怪气显摆他们府城的学子聪明好学,我倒是要看看,等到曜儿去了府学后,他还敢不敢来我面前阴阳怪气!”

有本事继续来啊,到时候我就把曜儿搬出来。你们府城的学子再厉害,还能厉害得过曜儿?王教谕摩拳擦掌,就等着同府学的陈教谕一决高下。

孙夫子点头附和,“是该如此。”

萧元青一听,立马拍了拍萧景曜的肩膀,认真道:“曜儿啊,看来你责任重大,南川县的荣耀,就交给你了!”

萧景曜:“???”

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我突然间就变成了南川县读书人的希望了?就是念个书而已,怎么还搞得这么复杂?

萧景曜心累。

然而就连最沉稳的尹县令都加入了进来,他们三人还分了一下任务,四书五经由王教谕和孙夫子负责,尹县令负责给萧景曜提升杂文算学。

萧景曜忍不住挠头,看着三位长辈摩拳擦掌兴致勃勃的样子,萧景曜就算有再多的吐槽也任由他们去了。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尹县令和孙夫子居功至伟,王教谕对自己也是一片爱护之心,萧景曜不忍让他们失望。

不就是在府学一鸣惊人,给府学的教谕们一点小小的震撼吗?萧景曜可以!

于是萧景曜这个新出炉的小秀才公,回家后根本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又被夫子们抓去好好念书了。

不过萧景曜已经出师,不用再去蒙学班。天知道萧景曜连中三个案首,达成小三元成就的消息传到南川县后,科考班的学子们的脸色有多僵硬。

现在孙夫子的私塾里,蒙学班才是成绩最好的笑话已经传遍整个南川县。科考班的学子们听到别人提起这个乐子,脸上的表情…真是什么都有。

但萧景曜还是帮了他们一把。尹县令和王教谕如此忧心南川县的教学质量,萧景曜深受他们照拂,自然也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一帮他们。比如以新晋秀才的身份,为科考班的学子们讲述这次院试的考题就很不错。

萧景曜记忆绝佳,把所有试题全都默写出来对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科考班学子都知道萧景曜能过目不忘,但每次萧景曜为他们展现这个技能,他们都会震惊一下,然后在心里酸一酸,怎么自己就没有这个本事呢?过目不忘,想要!

但随着萧景曜默写出来的试题越多,他们也停下了成为柠檬精的脚步,看着萧景曜默写出来的八道算学题,每个人脸上都陷入了呆滞。

这是些什么玩意儿?为什么每个字我都认识,合在一起我就都看不懂了?到底要怎么算?

数学是一门冷酷无情的学科,之前的帖经墨义等题目,科考班的学子们即便有不会的,还能去翻书,然后花时间背下来就行。经义题看不懂,还能瞎写,好歹能把试卷写满。但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就算在算学书里找到了原题,不好意思,还是看不懂,脑子里转不过这个弯。

萧景曜看着所有人眼中的茫然,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科举考试本

来就重文轻理,读书人们的精力大部分都花在了四书五经上,很少一部分才会用在算学上。所以这次院试,算学比重突然加大,才会有那么多考生翻车。

今年这场院试,怕是很多年来第一场以算学成绩定胜负的考试。

也正因为如此,考生们纷纷下定决心要多花点时间去学算学,生怕下次考试还在算学上翻车。

读书人脑子可不傻,包括现在科考班上这帮还没有考取任何功名的学子都看出来了算学占比加大的问题,当即恭敬地问萧景曜,“小公子,依你之见,我们是否应该多花点功夫在算学上?”

按照萧景曜个人的意愿,他肯定恨不得大家往数理化上钻研,人多力量大,说不准哪天就出现了蒸汽机了呢?但科考班的学子们只是想根据试题的比重猜测下一次考试的偏重,萧景曜也不能忽悠他们,只是客观说道:“既然这次院试算学占比增大,想来朝廷有官员比较看重算学,多学一点算学没坏处。日后你们金榜题名当了官,处理各种庶务,同样要用上算学。比如尹县令,身为一地父母官,除了断案治理百姓之外,每年收税,就是一次巨大的计算。要是算学学不好,税都收不明白,哪怕是当了官,也要挨罚。”

学子们认真点头。看着萧景曜写出来的令人眼睛发晕的算学题,学子们突然就生出了无限勇气,“小公子,请你教我们如何做这些算学题吧!”

萧景曜点头,认真地向他们讲述解题思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