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大明飞天 > 第42章 英王监国(第2页)

第42章 英王监国(第2页)

众大臣低声议论,也听不清楚说一些什么。众大臣虽然各怀心思,但是三个问题,对于大臣的个人利益都没有影响,一时之间,没有人说话。

静默了大约五分钟左右,兵部尚书李进忠站出来,高声大叫:“臣李进忠,坚决拥护太后决定,大明祖制不能违背,臣这就出兵驱离玉虚观妖道。”

“臣附议。一帮邪门妖道,霍乱朝纲久也,杀之都不过分。”监察院院长范正和,也高声禀报。

一时间,大部分大臣都纷纷表态,支持太后决定。

玉婉太后看向众大臣,温柔笑道:“好,着兵部尚书李进忠,派兵前往玉虚观,抓捕妖道,交给刑部,查实蛊惑皇帝之罪,严加惩处。”

李进忠:“谨遵太后懿旨,臣这就领兵前往玉虚观,抓捕妖道。”

玉婉太后笑道:“如此才是正本清源,才是大明之福。”

话毕,玉婉太后站起身来,高声宣布:“大明以孝德才兼备治天下。我儿朱德齐,从今日起,监国理政,等同皇帝,各位卿家要好好扶持哟!”

众大臣赶快跪地磕头,高喊:“谨遵太后懿旨。”

“好了,哀家就离开了,哀家把朝政托付给各位卿家了。”玉婉太后带领谭嬷嬷,离开皇极殿。

此时的朱德齐满脸高兴的一屁股坐在皇帝位上,双眼凌厉扫向众三品以上大臣,高声说道:“感谢各位支持,本监国将遵循祖宗法度,治理国家,不敢懈怠。”

众大臣回应:“吾等自当依照太后懿旨,全力协助英王监国。”

监国英王宣布:由田旦儿担任皇宫大总管、掌印,至于田旦儿不是太监,这个问题就是小事了。不是太监也可以任职皇宫总管,掌印的,这事与残缺不残缺无关。

话说李进忠到军营领兵两千,声势浩大前往玉虚观抓人,整个玉虚观人去楼空,道观大门紧锁,打开大门,大队将士冲进去,没有找到一个道人。

云鹤道人在皇宫禁城,跟嘉裕皇帝混几十年,绝对不是瞎混的,也交下几个心腹太监和宫女,皇极殿生的事情,早已有人告知于他,他急忙疏散道士,化整为零,逃命而去。

玉虚观道士几十年与皇帝来往,赏赐金银珠宝甚多,不缺钱,逃跑起来也是十分容易。李进忠白跑玉虚观一趟,一个道士也没有抓到,郁闷地带领军队返回丹阳都城。

散朝后,朱德齐对众大臣说的“英王监国”十分不满,一边返回自己的王府,一边思考如何操作,才能够真正当上皇帝。

如果能够当上皇帝,计划的建立英王王府三千私军,以及英王私下组织的白衣房,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朱德齐可以直接统帅大明国军队,还有皇宫的更衣房这个皇帝私人的特务组织。有国家的军队和特务组织不用,自己花钱去弄军队和特务组织,那是脑袋有毛病才干的事情。

朱德齐在田旦儿的协助下,日夜筹谋。不久,有四名道府官员上书朝廷,痛斥皇帝朱德基不务正业、迷信修仙、苛捐杂税、残酷杀害反对皇帝修仙的诸多臣民的罪行,强烈建议去除朱德基皇帝位,另选皇室贤人进皇帝位。

四份奏折呈现在皇极殿早朝上,英王监国端坐皇帝位上,一声不吱,任由田旦儿把奏折递给众大臣观看。

“监国,臣以为地方官员的四份奏折,说的是毫无道理,作为地方臣子,怎么可以随意议论君之错缪呢。但是皇帝迟迟不归,大位空悬也不是长期的事情,臣恳请监国,为了大明祖宗江山,不辞辛苦,勇往直前,登皇帝位,以尊天理,以顺万民。”李进忠跪地磕头,一副英王不登皇帝位,就不起身的样子。

监察院院长范正和看着形势,明白这是英王的意思,“扑通”一声跪在皇帝座位跟前,大叫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此下去,国将不国也。臣敬拜监国,早日登皇帝位,以理顺朝纲。”

“扑通…扑通”连续有人跪地请愿。三位阁老心情不好,如此下去,怎么对得起多年配合密切的嘉裕皇帝朱德基。辅严荟大喝一声:“你们想陷英王监国于不义吗?”

李进忠抬起头来,大声回应:“嘉裕皇帝去久未归,说不定已经遇害山林乡野,或已经无心国事久也,严辅一生为国,在国家大事面前,怎么这么糊涂呢?”

英王端坐在皇帝位子上,淡淡说道:“严辅也是为本监国名誉着想,李尚书也不要过于议论皇帝了,本监国与大哥,亲如手足,太后一母所生。地方官员请求,也是有些道理的,奏折中随意议论皇帝,就不妥当了,着监察院御史写信前去申饬即可。”

停顿了一下,英王说:“目今太后健在,大位的事情,我们可以请示太后,一言以决。”

好像是商量好的一般,玉婉太后从皇极殿大门外缓缓走来,英王急忙让座,搀扶老妈坐在皇帝位子上。玉婉太后双眼看向众大臣,淡淡地说:“对于地方道府官员上折子,请求二儿登皇帝位的事情,刚才群臣也商议一番,哀家的意思是,齐儿的大哥不在,齐儿登皇帝位也是可以的嘛!都是哀家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呢。待基儿他日回到朝中,齐儿把帝位交于基儿即可。”

众大臣再也无人吱声,皇家的事情,大臣怎么敢参与。太后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众大臣跪地磕头:“谨遵太后懿旨。”

玉婉太后离去,众大臣商议新皇登基事宜,确定三日后举办登基大典,帝名嘉兴皇帝。

第四十三章云鹤返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