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贞观公务员 > 第78章 雕版印刷术(第1页)

第78章 雕版印刷术(第1页)

“陈平安亲启。”

“先生大才,听诊器乃医道神技也,吾得此物,学以致用,如获至宝……。”

陈平安也收到了来自于孙思邈的书信,答谢他造出了听诊器。

还讲述了自己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可是,陈平安看得懂孙思邈所写的文字,却无法理解他所问出来的专业医术问题。

所以也就没办法解答孙思邈提出来的问题,想了想,打算再造几个听诊器,送给尚药局的侍御医,让他们也学一学怎么用听诊器,然后和孙思邈一起探讨听诊器的使用之法。

这也算是术业有专攻,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解决问题。

不然,以孙思邈一个人去探究,肯定会慢很多,时间就是金钱啊。

现在是贞观元年,孙思邈的医术应该还没有到达他的巅峰,更没有闻名天下,被世人称之为‘药王’。

可想而知,他现在的医术水平是个什么样子。

陈平安想到这里,就去了将作监,找到了当初打造出来听诊器的两个工匠,让他们继续尽可能多的打造听诊器。

接着,陈平安又让田季招来了会雕刻的工匠。

雕版印刷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直到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才慢慢取代了雕版印刷术。

不过,雕版印刷术却并未完全被弃用。

而如今,雕版印刷术似乎也只不过是佛门用来拓印佛经,一直到后来唐玄宗时期,才被文人所传扬,用来拓印诗歌,并且成为了官方拓印经书的主要工具,才被推广开来。

只不过,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也很明显,需要先在纸张上写下内容,再印在木板上,由雕工雕刻,把字凸显出来,便成了雕版。

如此,想要拓印多少都可以,只不过,一个雕版只能拓印一个内容。

效率上也就比较慢,雕版时间长了,字迹变形,又或者是墨迹不显,这些问题也都会出现。

只不过,相对来说,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也算是中原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明,也促使唐朝的文化展更为迅,成为了盛唐时期文化展以及传播的重要载体,甚至是让一些经书流传千年之久。

一篇属于唐朝时期的‘金刚经’保存至千年,为后世人研究唐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陈平安要做的就是先把雕版印刷术弄出来,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印刷术。

想要以教育为本,提高大唐国力。

那么,就必须要让寒门士子们读书识字相对来说,变得更容易一些。

同时,也是为了削弱世家门阀对于书籍、知识的控制权。

陈平安转手,就将一篇百家姓递给了李世民,说道:“陛下,请看。”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一张百家姓,有一点儿不敢相信地问道:“就这么简单?”

陈平安自信地回道:“就这么简单。”

雕版印刷自然是费时费力费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