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 第84章 进了胜利村(第1页)

第84章 进了胜利村(第1页)

占金花这伙儿人,以往都是半夜三更夜深人静的时候行动。不过今天她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店里的货物越快转移越好。

所以她给负责运货的同伙打了电话,让他们及早过来,趁着后门没啥人的时候,把货先转移走。

孙爱民也算是运气不错,以往这伙人都是隔个三五天往店里送回货。不过这几天,接的订单多了一些,这些人就有些忘乎所以了。

毕竟上头有什么行动的时候,他们有内部人员可以及时通风报信。所以他们虽然比较小心,但内心却并不是那么害怕的。

孙爱民几人在路口等了大概两个钟头,那辆可疑的面包车出现了。

孙爱民马上来了精神,小声对几人说道:“来了!”

几个人都紧紧盯着那辆进入小路的面包车,看着它在面馆儿的后门停了下来。

副驾驶座上的男人下来有规律地轻轻敲门,像是在对某种暗号。

很快,占金花从里面将门打开,将手中的一个大皮箱递了过去:“快点儿,你们先走,注意安全。”

男人不多说废话,麻利儿地将箱子放进了车厢内,上车关门,司机调转车头,一溜烟儿地开车走了。

占金花从里面锁好后门后,开始收拾后厨,抹除痕迹,以防万一。等到一切收拾妥当后,匆匆离开了面馆儿,回了家。

孙爱民几人看着面包车出了路口拐弯儿后,陈师傅也动车子,保持着合适的车距不远不近地跟车。

面包车左拐右拐几次后,上了一条省道,这条路上车辆比市区多了不少,而且车也更快,道路两边一个村子挨着一个村子。

孙爱民几人猜测,他们的落脚点应该在某个村子里面。这种地方隐蔽性强,不容易被现,且交易起来更方便。若是买卖儿童比较多的村子,还有可能自去保护那些拐子。

这会儿,几个人心中都没了底。如果等会儿跟那些人起了冲突,能全身而退,并救出被拐的孩子吗?如果只有一个两个孩子还好说,要是孩子多的话,还真有些不太好办啊!

大概一个小时后,面包车在一个丁字路口拐了弯,进了一个村子。路口的村碑上写着“胜利村”,也不知道等会儿是孙爱民几人胜利,还是那伙儿人贩子胜利。

乐天派的陈师傅看着村碑,笑哈哈说道:“这名字好,吉利,等会儿咱哥几个一定能旗开得胜!”

不过他们就这么明目张胆地跟着面包车进村,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警觉。而且,以武星和赵红军的经验来看,很多村子的人对外来人口是不太欢迎的。他们还曾经因为去找孩子,有过被村民打出来的经历。

赵红军有些担忧地说道:“陈哥,你对这边村子熟悉吗?咱们这么开车进去,是不是目标太大了?”

陈师傅大咧咧地说道:“别担心,这不是十年前了,村子里进辆汽车不是啥新鲜事。胜利村我没来过,不过有附近村子的人打过车。咱们这几张生面孔,下车走进去目标才大呢!”

孙爱民想了想说道:“如果有人拦车问起来,我们就说是来走亲戚的。”

陈师傅接话道:“这样也行。我知道这边村子里姓曹的比较多。”

几个人简单商量了一下,看着面包车进村后在第二个胡同拐弯儿不见了,陈师傅才开着车进了村。

现在还没到九月份,午后的太阳比较毒,气温估摸着有三十七八度,所以村子里显得有些冷清。

现在庄稼还都没成熟,田地里也都没什么活儿,大部分人都在屋子里猫着,吹着风扇,看看电视,也有些村民平时喜欢玩纸牌,打麻将,这是目前农村人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所以对于村子里突然出现的一辆出租车,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人在意。

陈师傅车比较慢,方便几人寻找那辆面包车的身影。可是整个村子几乎都找了一遍,都没见到哪户门前停着面包车。

难道他们藏身的地点不在这个村子,而是穿过村子去了别处?或者将车开进了大门洞,没有停在门口?

孙爱民开口道:“我看咱们这回主要注意大门比较宽且关着门的人家。我记得我老家村里,如果家里有人的话,前后门基本都敞开着,只有到晚上没啥人串门了才关门。除非是平时不爱跟村里人打交道的,不过那种人家不多。”

武星跟赵红军也跟着附和道:“对,对,我们那村子基本也都是这样。就先照着孙兄弟说的办,先确定重点目标。如果没有什么现,咱们再找找其他出村子的路。”

孙爱民又接着说:“还有件事,咱们刚刚走过的地方都是民房密集区,但是有的村子里,也有些人家房子建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我看咱们刚才进村的时候没有遇到阻拦,应该是村民们对外来人没什么戒备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咱们的事情办得还要顺利一些。”

武星点头应道:“没错。我们以前去过的村子里,如果买孩子的情况比较多的话,村民都很反感有外人进村的。就算不直接将人赶走,也要好好盘问一番,而且还可能有人一直跟着,让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这个村子的村民表现得还都挺正常。”

几个人这么分析一番后,稍微有些放下心来。

不过他们开车在村里转悠,还是引起了村民的注意。

有人过来敲车窗,陈师傅将车窗降下来后,那名村民朝车内扫了一眼,问道:“你们几个干啥的?”

坐在副驾驶上的孙爱民回道:“大哥,我们来走亲戚。我妈有个姓曹的表哥,也就是我表舅,两家离的太远,好多年没走动了。这回正好我来这边出差,我妈让我来看望一下。”

村民问:“你表舅叫啥名?”

孙爱民继续编着瞎话:“好像是叫曹果还是曹什么的,我妈不会写字,说话口音有点儿重,我就听个大概的音儿,只知道他在胜利村,现在应该有八十多岁了。”

临进村的时候,陈师傅就给他们“科普”了一下这边姓曹的名字辈分,“国”字辈现在算是比较大的辈分,多数人年龄也比较大了,他们说话口音里,习惯于把“国”念成“果”。所以孙爱民这才灵机一动,胡编乱造起来。

车外的村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应道:“哦~,你们说的是曹国华吧。他家从这条路一直往里走,把头第一家就是了。”

村民热心的给几人指起了路。几人道谢后,陈师傅赶快启动车子,沿着那条路一直往前走,一边还从后视镜里看那名村民到底走了没有。

村民站在原地看着车子到曹国华家门口停下来,才转身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