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综同人)(综合)渣男不渣 > 第9页(第1页)

第9页(第1页)

刘兴居是个纨绔不懂事的小王爷,他治下军队也松松垮垮,不堪一击。我带兵出战,叛乱顷刻停息,把该杀的都杀了,然后绑着分明一脸惊恐神色,却还是色厉内荏呵斥我犯上无礼的刘兴居,把他带回京都。毕竟是老刘家的子孙,别看刘恒现在满脸厌恶,嘴里喊着“该杀”,但我若真不知好歹的咔嚓宰了他,刘恒反而会更加不高兴。家务事家人断,我把犯人丢进大牢,给刘恒头疼了。

刘恒没能头疼多久,刘兴居到底算个有骨气的人,在大牢自尽了。

但是,这一切还没有结束。

汉朝的制度从根本上导致了藩王的不安分,刘恒又没有过于中央集权,皇位的贪婪可不是几个血淋淋的人头就能压下去的,这世上从来不缺少铤而走险的野心家,死了个刘兴居,还有其他人——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判旗。

不过刘恒也不是傻子,被反了一次,下回就谨慎多了。刘长还没有正式点兵,就被安插的细作传信,刘恒当即召刘长回京,罢了王位发配蜀郡,路途绝食而死。

刘恒非常的头疼。

这一次次反叛就不说了,更要命的是会对国家与民众以打击。汉朝现在正式休养生息的时候,穷得要死要活,刘恒每天节衣缩食做百官典范都嫌不够呢,一次反叛就是一大笔银钱,自己在民间“仁德”的名声也有些动摇了,这怎么行?

——削藩,一定要削藩!

一堆心腹在内堂争得脸红耳赤,对削藩事宜各有各的看法。

刘恒头疼的捏着眉心,我看准时机,把自己润色过的折子上奏皇帝。

“嗯?”刘恒刚开始还冷静如水,渐渐地,他眼睛亮了,嘴角也挂上了微笑,动作姿态从半倚变成了端坐。其余人见了,也立刻停止了争吵。等刘恒看完我的奏章,他哈哈大笑,立刻下至赐我金银财宝无数,顺道升了升我的官职。

又一次成为百官焦点,我目不斜视,神色平静。

“好啊,好啊!刘爱卿真是朕之肱骨,国之栋梁呐!”刘恒将奏章递给内侍,内侍随即将它依次传给诸位臣子心腹,他们一目十行扫过去,神色变得沉思,“嫡长子继承素来属于传统,但除了嫡长子,其余孩子也是父亲的心肝、我刘家的血脉,岂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从锦衣玉食的贵公子,变成了庶民呢?不若将父亲封地分为几份,除了嫡长子不受管辖,其余诸子都受京都朝廷供奉,再生数子,再分数份,如此一来,岂不妙哉?”

“这名字气得也好——‘推恩令’,哈哈,正是朝廷的恩德啊!”

刘恒微笑起来,一直盘踞在眉眼的阴霾终于消散。作为帝王,他比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这道政令的意义,从此往后,那些除了嫡长子之外的王爷的庶子们,都会成为朝堂忠诚的拥护者,共同的利益枢纽;而越分越小的封地,无疑能缓慢而有效、稳定而坚毅的化解藩王危机。

倘若推恩令是给其余皇帝看的,那也未必能够见效,因为皇帝总有那么一点好胜之心;少年皇帝太过年轻气盛,老年皇帝又没有多少时间精力;而性情温和、有足够耐心,正值盛年的刘恒,必然将是最好的“推恩令”施行人。

“得刘爱卿大才,朕心甚慰!”刘恒一脸慈和的看着我。

假如我能看见好感度的具现,大概已经有“刘恒对您好感度提高”了吧?

我谦逊道:“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系统提示:宿主对历史产生影响,功成名就值上升!目前为四星半。】

刘恒明显十分高兴,他又重赏了我一番,才挥挥手让众人退下。

回家途中,一个清朗的声音叫住我,回头一瞧,原来是邓通,他对我深深一拜,大大方方道:“刘大人正直聪慧,为陛下分忧,通感甚,若大人日后有甚么地方需要通的,在下尽力而为。”

我眼睛微微眯起,嘴里道:“邓公子客气了。身为臣子,乃是本分而已。”

“无论如何,陛下近日思虑良多,如今方才安心,通感激至极。”邓通恭恭敬敬道,他脸庞低垂,即使我这个纯粹的直男,也要叹一声好颜色。

不愿与他多说什么,我道:“那就多谢邓公子,本将军先走了。”

说罢,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邓通此人,在历史上与刘恒有一腿。汉朝皇帝似乎都是双插头,抵抗不了美丽的青年,没想到在这个揉杂的世界里,刘恒也存在着如此喜好。好在我生得英俊阳刚本身也有能力,否则定会像这邓通一般,名声差不说,还被群臣鄙夷。

其实我见过他几面,邓通本人十分礼貌温顺,没什么才干,唯独擅长阿谀奉承。刘恒虽说不是亲小人的昏君,但人都爱听好话,何况是没有官职却容貌美丽的邓通的奉承呢?他倒是安分守己,不像那种得势张狂的蠢货,但区区一个“男宠”就足够他被戳着脊梁骨骂了——邓通可是收录在“佞幸列传”里的。

……最后还会饿死。

不过,这些都与我无关,是邓通他自己的命。我不过叹息一声便罢。

时光荏苒。

虽说“白驹过隙”是个形容时间短暂易逝的用烂了的词,但唯有它才能体现我的感受。似乎不久前我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转眼间就已过了数十年。我已然身子骨变得差了,脊背佝偻了,视力也下降的很快。

古人寿数都不大,我活了五十岁也满足了。

妻子菡萏在这些年又为我诞下三个女儿,父母急得很,我却并不在意。由于时常挂帅出战的缘故,我在民间还算有点名气,救下的百姓也建了几个祠堂为我祈祷,而这名气更让我有了所谓“千金将军”的名头——生不出儿子,全是“千金”小姐的将军——无法继承香火的女儿,让我在拥有颇好威望的同时,也消磨了皇帝大半的猜忌。

周亚夫已经被找理由拍下去了,也是托了女儿们的鸿福,我才没有落下一样的下场,朝中只有我这么个老面孔,有时还会被年轻的新帝用此微笑着打趣。

刘恒去世了,登基的是刘启,窦漪房的儿子。

似乎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为了刘武到处蹦跶的慎儿,被刘恒在死前一道旨意封去富庶地带做王爷了,随着年纪渐长,刘武也懂事许多,不再盲目的狂妄,这是足以令我欣慰之处——起码不会连累我这个老人家晚节不保了。

女儿们都长大了,老大喜欢舞刀弄枪,老二老三都嫁了人,怡儿还是一副要自己过一辈子的模样。我阻止了菡萏对怡儿的说教,我的女儿喜好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何非要跟普通女子一样嫁人生子?我看谁敢试试说她半句坏话!

我没有妾侍,只守着菡萏一个女人,她曾经也因为女儿的事情焦虑良久,我没有特意安慰过她,只是默默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心意。

我不是个好丈夫,时常外出打仗,让她日日胆战心惊,怕我死在战场上;我也不是个好父亲,虽然宽容而温柔的爱着孩子们,却没有多少时间去关心照料他们。我已经这么不负责任了,怎么还能作出更加令自己厌恶的事情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