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皇后撩人不自知 > 第5节(第2页)

第5节(第2页)

第8章

宫外柴府又打发人来求见太嫔,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为了拉拢太嫔,二就是为着柴未樊了。

他们各种扯大旗要将自家姑娘接回去。

太嫔当然不许,但次数多了,难免心有动摇,说到底她不过是隔房的姑姑,哪有亲叔伯和祖母关系近,也不知樊儿对此事是个什么态度,所以柴府第二次来信时她就将此事告知了柴未樊,让她自个拿主意,到底要不要回柴府。

柴未樊自然一口拒绝了。

“姑姑,您是不是不要樊儿了?不管,您就是樊儿最亲的亲人,樊儿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离开您。”

对她来说,明显真心实意待她的姑姑更亲。

况且她知晓柴府现在打得什么主意,无非是惦记她跟姑姑和四皇子的关系。

但恐怕要让他们失望了。

说实话,自那天之后,柴未樊就再也没见过四皇子,不知道他这几天在做什么,每天忙得不见人影是真的,但他只要有空就会来给姑姑请安。

但他请安的时辰太早了,那时候她还没醒,姑姑将她惯坏了,她去请安时已经日头大照,这样就完美与四皇子错过了。

柴未樊觉得这样挺好,一点没觉得羞愧,在丫头们欲言又止的目光中继续我行我素,她巴不得与他错开,甚至还专门使人打听,等四皇子走了再去跟姑姑请安。

她自在保春殿过得安稳平定,外面却是血雨腥风,皇上龙体愈发衰弱,之前还会不时醒来,同太皇太后和皇后交代后事碎语,这几日却是彻底陷入了昏迷,太皇太后震怒,召集整个太医院的太医,聚在紫宸殿讨论病情,斟酌用药,太皇太后说了,皇上一日不醒,太医一日不准离去,若是醒不过来了,整个太医院都要给皇上陪葬。

太医院风声鹤唳,干脆住在了紫宸殿旁边的耳房,整天翻阅各种医书古籍,配出药还不敢直接给皇上用,而是先让两个小太监试药,就皇上这身体,本就亏空,药量再控制不住稍加重,那就彻底无力回天了,虽然现在也只是拖着罢了。

这段时间,不仅太医们住在紫宸殿,四皇子也住在了紫宸殿,他直接在御前打地铺,亲手伺候皇上,不假他人之手。

不到两天,四皇子友爱手足,谦逊心慈的好名声便传遍整个京城,皇上重病的消息控制得住一时,控制不了一世,早在之前就被京城百姓所周知,当然也是太皇太后刻意为之,紧接着四皇子尊敬友爱兄长的名声便传出,老百姓不知道里头水究竟有多深,只是单纯觉得四皇子真是个好人啊!

紧接着一封封奏折雪片似的呈上去,无一不在夸四皇子性情真诚守真,情重姜肱,即使夹着两封不长眼的糊涂蛋讽刺四皇子借机攒名声也无伤大雅!

也不想想这是谁的主意,太皇太后历经三朝,在宫里的地位举足轻重,现皇上病重,前朝后宫诸多事宜都握在太皇太后手上,如果没有她的准允,四皇子的美名又怎会传出来。

含章宫

元柳快步进入正殿,就见门口和殿外站满了人,而殿内空无一人。

她心下一紧,碎步进去,窗前站着一人——华服锦裳,凤冠一丝不苟,金丝条缕分明地垂挂到脑后,她下意识松了口气,缓步上前,轻声请安,“娘娘,奴婢回来了。”

施幼筠没回头,淡淡问:“祖父说什么?”

元柳话一顿,想到老太爷不掩苍老和沧桑的面容以及沉重颓丧的语气,心下剧痛,为着施府,更为着自家娘娘,她垂下脑袋,沉声道:“老太爷说,娘娘您千万要保重身体,太皇太后疼爱皇上,也会偏疼您几分的。”

元柳知道老太爷这句话的意思。

认命!没办法,只能认命!

当初竞争太子妃,不仅是各府姑娘的竞争,也是各府底蕴的竞争,当初为了姑娘这个太子妃,施府拼尽全力,费尽心思,姑娘入选之后,满以为施府以后能否极泰来,更上一层楼,等娘娘再诞下嫡子就万事无忧了,谁想会发生这种事?

最重要的是,娘娘及后宫妃嫔没人诞下一儿半女,今皇上膝下还是空的,不然太皇太后也不会如此决绝地把四皇子接回来,当然即使有,太皇太后恐怕也不会改变主意。现在四皇子登基已是大势所趋,他们,或者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最后的时刻,将一个悲痛欲绝的皇后表演得淋漓尽致,太皇太后最是看重宠爱皇上,不会舍得皇上绝嗣的,到时候很可能在宗亲中过继一个子嗣,让她抚养长大。

当然这子嗣出身不会多好,只可能出身于偏远的早已被人遗忘的王爷或者郡王家,毕竟这件事涉及皇室社稷,为怕将来四皇子多心多疑,只能将子嗣的出身往最低处想。

她一一将老太爷的想法说与娘娘听,说完,皇后站在那里,虹灯叠影,笼罩她周身,仿若通身散发红晕,更像是远在天边,叫人看不真切。

不知过了多久,皇后的声音总算响起,“本宫知道了。”

元柳悄悄抬头,看着娘娘氤氲的背影,不知为何,心里突然染上莫大的不安。

不说那边,只说在太医的全力医治下,三天后,皇上总算从昏迷中姗姗醒来,据闻,皇上见到衣衫不整,一脸憔悴的四皇子,苍白着张脸,说了句:“大善至诚!”

再说皇上清醒过后,宫内空气登时舒缓,挑个艳阳暖风天儿,柴未樊决定出来晒晒发霉的身子,这次她将四个丫头一并带上了,卷碧在一侧给她打伞遮阳,其他三个丫头环拢在周身,紧随着她的脚步。

伞骨用上好的金镶玉竹制成,通身碧透,触手生凉,伞面同样糊了层碧绿色的油纸面,点缀着嫩翠的竹干竹叶,满面阳光滤过,晒下来层暖暖的浅绿色的阳光,伞尾挂着枚玉葫芦,葫芦底部还坠着串玉色流苏,随着人身移动而左右摇摆,漾出浅浅而悠扬的弧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