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清道夫(法医秦明系列4) > 第12节(第2页)

第12节(第2页)

吴老大接着说:“至于特异性特征,确实不好找。一来毕竟两起案件都只有这么三个字,二来书写载体是墙壁,这样丧失了很多鉴定条件。所以,我开始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来看的。但是,不看不知道,这一看下去,还真是有惊喜。”

“哦?”我和林涛异口同声地说。

吴老大把两案的照片在电脑桌面上放在一起,说:“你们可以看出什么端倪吗?不要在书写习惯上浪费工夫,毕竟那个不算是什么特异性。我提示一下,有没有可能有错字?”

“一共就三个字,而且你不说了吗,凶手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怎么会有错字?”我说。

“文化程度和错字的出现概率不一定成正比。”吴老大说,“很多有广博学识的人,也会习惯性地写错字,不然怎么会有通假字之说?而且有些错字,因为连笔的缘故,并不一定会被人发现。”

我和林涛仔细地看了看照片,还是一无所获。

吴老大微微笑了笑,说:“看,‘清’字因为是起笔,所以写得都比较工整;‘夫’字笔画简单,所以也没啥问题;唯独是这个‘道’字。”

“两起案件,这个‘道’字写得都不太清楚。”林涛说。

“不清楚不是特征。”吴老大说,“现在不清楚,放大了给你们看。”说完,吴老大把照片放大到只能看到“道”字。

“我们写‘道’时,走之底里,是一个‘首领’的‘首’。‘首’字下面是个‘自’字,框内应该是两横,但凶手却习惯性地写成了三横,这是个错字。可能他知道应该是两横,但是写的时候,会因为惯性错误造成偏差。”吴老大说。

我和林涛皱起眉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屏幕上的血字由于放大的缘故,显得像素不足,模模糊糊的,加之凶手本身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就因为笔画多、写得也较为潦草,显得更加不清楚了。但是在那个淡淡红色的“自”字里,我们确实能看见三横。

“这个,靠谱吗?”我把照片转来转去。

吴老大点起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说:“不一定靠谱。不过,在两个现场中,都发现了同样的特征,虽然不甚清楚,但还是很可疑的。”

“这个能算是特异性特征吗?”陈诗羽插话问。

吴老大说:“错字千千万,但同样一个字写错在同一个地方的人,并不多。所以,我觉得没有排查价值,但是至少有甄别价值。”

排查价值的意思就是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对所有有疑点的人进行筛查。因为需要获取人的真实笔迹,就要搜寻他以前的手书,在这个电脑普及的时代,这样做的工作量极大,所以不太可行。一般有排查价值的特征就是年龄、身高、性别、体貌特征等,因为这些因素排查起来简便易行,在访问中可以直接辨别,所以可以作为排查的依据。而甄别价值,指的是警方有重点嫌疑人了,可以对这个特殊的人进行重点甄别。

“如果真能有甄别价值,那也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可以让侦查员多找一些符合条件的人来秘密获取笔迹。”陈诗羽说。

“不过,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啊。”吴老大说,“我这是死马当活马医找出的特征,究竟准不准可不好说。你们也看到了,两起案件中,这个‘道’字都不太清楚的。别到时候用于甄别的时候,发现这个特征是凶手两次巧合造成的,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说得也是。”我说,“这究竟是习惯性错字,还是连笔造成的视觉误差,还真不好说。我们会谨慎对待的。”

“至少从文检这一块,我们大概能推算出凶手的身高吧。”吴老大说,“一米七左右,这个可以作为排查条件。”

“一米七的人太多了。”我摇了摇头。

大宝说:“性别呢?吴老大,你能看得出性别吗?”

看来大宝对上次在现场闻见的香水味是深信不疑了,这时候又纠缠起性别的问题了。

“首先,我们现在没有充分的依据证实凶手的性别。”我打断大宝的话,说,“其次,我看肋骨损伤,觉得女人下手应该没那么有力量。”

吴老大捏了捏鼻子,皱着眉头说:“上次我们说了,从墙壁上的字判断性别,肯定不科学。但是,我觉得这几个字字体娟秀,也不排除是女性写的。”

“你看,你看,”大宝说,“吴老大支持我了。”

“吴老大说的是不排除,好吧?‘不排除’和‘就是’是两个概念。”我说。

“还不是因为样本量少嘛。”吴老大说,“如果能让凶手再写几次这个词组,我觉得暴露出的特征就会更明显、更有助于我们判断了。”

“老大!”我做拜倒状,说,“收起你的精卫嘴吧!”

这一次,吴老大的精卫嘴没有马上显灵,我们又在无聊的行政工作中度过了整整一个星期。和之前一样,科室的聚会依旧举行了两次。

当然,命案也不能放下。在这个星期当中,我们经常打电话询问龙番市公安局和云泰市公安局“清道夫专案”的调查情况。

通过一周的调查来看,侦查几乎全部做了无用功。侦查部门从流浪人员下手,考虑了争抢地盘的因素,考虑了精神病患者作案的因素,甚至出动大量警力,对现场周边的所有监控录像都进行了研判,但是依旧找不出任何线索。案件侦查不仅仅是陷入僵局那么简单,而是完全迷失了方向。侦查员的信心受挫,不知道该如何调查才好。

当然,每天思索,依旧无法让我们从刑事技术专业方面获得突破。这两起案件变成了悬案,即便省厅已经将此系列案件挂牌督办,但作为具体实施的基层单位,仍旧是毫无头绪。

我们也让吴老大在日常文件检验的过程中,别忘记辨别凶手写的那个“道”字会不会出现。一来是看看这样写错字的人多不多,二来也想大海捞针、守株待兔,看看凶手会不会牵涉到其他犯罪,正好送来笔迹进行鉴定。当然,那只有极端巧合,才会破案。不过,这两起案件到了这种地步,也只有指望出现巧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