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七十年代之现世安稳 > 第58节(第2页)

第58节(第2页)

萧清韫点点他的小鼻梁,你能拒绝奶粉,我还不信你能拒绝有滋有味的其他食物。

就在萧清韫过着上学、奶孩子的日常生活时,时间也一晃而过,很快两个月就过去。

元旦前后本是同学们认真复习,全心准备期末考试的日子,但却被一篇文章打破了平静。无论老师还是学生,纷纷加入了讨论行列。

第66章

高校永远处于最关注国家动态的行列之一。从三中全会结束后,就隐隐听到一些改革的风声。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这篇文章像是一个信号,国家要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同时传开的,还有1978年11月,江淮省□□萧斌在江淮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政策。

围绕着改革和发展,萧清韫所在的首届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被翻天覆地的变化刺激着,心境随之剧烈变动。同学们热切讨论着:人民公社要不要改革?家庭联产承包是进步还是倒退?过去我们被教育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到底允不允许搞私人企业?企业是否应该追求利润?

萧清韫虽然以前不是经济专业,但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多少少还是有接触的。在此之前,萧清韫觉得拥有两世记忆的她已经很有“前瞻性”了。但亲身加入讨论后,这些思想的碰撞,让她对许多老师和同学佩服到了极点,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当然任何一种改革有支持的,就有反对的。特别对于萧斌率先在农村改革的大胆举措,两方人员一度吵得不可开交。萧清韫当然在支持一列,若只涉及改革本身,她还能冷静反驳。但要是扯上萧斌个人,那就什么也不管了,没什么逻辑可言,只管维护,争得脸红脖子粗。

三个室友惊讶极了,从没见过萧清韫这样激动过。不过管他的,好姐妹必须一条战线,而且她们听了萧清韫对“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分析,也很认同,必须支持!

萧清韫还是很感动的,咳,虽然她没好意思在室友们面前吼上一句“萧斌是我爹”,但是“洗脑”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还是系主任出面才暂时将局面安抚。老人家是30年代年的哈佛大学博士,已经快80岁高龄。老先生博学广识,授课没有一句废话,语言却风趣幽默,很受全系师生的尊敬。

老先生最开始只让同学们安心考试,等放假回去之后,自己到农村、工厂等地仔细观察思索之后,开学再回来辩论。

但一再被两方同学问到他的意见时,老先生笑呵呵答道:“我个人觉得《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这篇文章倒是不错,特别是‘要打掉精神枷锁,真正解放思想。’这句话,我们大学生上大学,不仅仅是让你来学一点知识,更是要你开阔眼界,打开思维,这样才能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一份贡献,不然老是原地踏步可不行。

“至于萧斌同志的行为,我个人觉得文章里的说法也很好。没有这样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干、敢于创新的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落后的状况,又怎么谈得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呢?至于这种做法对不对,我们先不要下结论,等两年结果自然就出来了。”说这话的时候萧清韫总感觉老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可又不确定。恩,也有可能,毕竟她也是填了档案的。不管怎样,萧清韫在心底对老先生的敬佩又加深了些。瞧这说得多好,多有远见啊。

经过老先生这番话,班上的同学们可算暂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准备趁着寒假回去好好考察一番,开学后再战。到时候更为有理有据,看你们这些支持的(反对的)怎么说。

就在同学们的摩拳擦掌中,考试终于结束。1月7号,学校开始正式放假,要等到2月17才会开学报到。

整整40天的假期,慢慢也快5个月了,身体一直很健康。原本萧清韫想着坐卧铺回去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这个假期他们准备回穆家坪过年。可是没想到,萧清韫刚考完试,慢慢却突然感冒了。

最开始是发烧,然后就是咳嗽,一咳嗽就吐。白天还好,尤其是晚上,还有点流鼻涕,根本不能好好休息。

当天就去了医院,可是好几天了,却反反复复,仍不见好。短短几天,小家伙儿白胖的小脸就瘦了一大圈,萧清韫抱着直掉眼泪。

李大妹也是心疼及了,可又没有办法。最后还是谢青岩把他那位中医朋友找来,开了两副药,由萧清韫服用,然后通过奶水喂给孩子。

过了几天,总算见效了。烧基本退了,咳嗽减轻了多,也不再吐奶了,又成了能吃能睡的好宝宝。

萧清韫和李大妹总算松了口气。谢青岩夫妻和因慢慢生病还没回家的王梅也放下心来,他们都很喜欢慢慢,孩子一直不好,看着也是心急。

而这时,已经是1月十几号了。李大妹主动说道:“今年我们就不回去了,慢慢刚好,不能长时间赶路。”

萧清韫心里一松,她实在不敢冒险了。其实说真的,穆卫军不在,她回不回去都没太大感觉,但李大妹不一样,心里肯定是想回去的。要是让李大妹一个人坐车、转车,她又不放心,只能愧疚地说道:“妈,真是对不起,让你过年都不能回去。”

李大妹忙道:“这是什么话?一家人还说这些,况且是为了我孙子,我心里乐意呢。就是你爸还要等等才能看到孙子了,不过这样也好,免得他跟我抢,我还没抱够我乖孙呢。”

萧清韫知道李大妹是故意这样说的,心里很是感动,就说道:“妈,你放心,等到放暑假的时候,慢慢也差不多一岁了,到时候我们肯定回去。”

李大妹从萧清韫怀里抱过慢慢,逗着小家伙道:“那我们可得抓紧时间了,趁着这半年把我们慢慢养的白白胖胖的,不然回去了你爷爷还以为我们亏待他宝贝孙子呢。是吧,慢慢?”

小家伙这两天精神好了些,白天玩的时间也多了,竟然手一挥,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真像听懂了在回应似的。把李大妹逗得乐不可支,直说我们慢慢可真聪明。萧清韫虽然知道这不过是凑巧,但还是忍不住笑了。小家伙健康的时候,真是一颗开心果,一举一动都能让人感到温暖、幸福。

既然决定在燕京过年,萧清韫就写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亲友们,一边写一边想着,还好之前韩思云和杨幼功说一起回去的时候,她劝住了,不然就白耽搁人家了。

李大妹则跟范芝一起准备过年的东西,王梅已经被萧清韫和李大妹劝着回家了,等过完年才会回来。虽然只有十天左右就过年了,准备东西已经有些晚,但毕竟人少,需要的东西也不多,并不显得仓促。

除夕是跟谢家夫妻一起过的,两家人都少,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还热闹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