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天下无妾 > 第58节(第2页)

第58节(第2页)

采薇叹了口气,正色道:“奶娘,我是故意没拆穿那房契是假的,咱们也别去跟她们理论,我自有我的道理。”

郭嬷嬷瞪大眼睛道:“什么道理?今儿姑娘要是不跟我说个清楚明白,我是必要去为姑娘讨一个公道的,我老婆子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被我奶大的姑娘被人这么欺负?”

采薇心下感动,将她拉到椅子上坐下,“妈妈既要听,也别站着听呀,那多累啊,您先坐下,听我一条一条慢慢跟您说。”

“我之所以不想去费神跟她们理论,是因为就在方才,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要这样安排我的嫁妆了。他老人家并不是如妈妈想得那样对我的嫁妆不上心,而是太上心了,将种种可能都替我想到了。”

“若是我这外祖家的亲戚是那可堪托付,重诺守信的,便是父亲留给我十万两现银的嫁妆,他们也不会侵吞了去。若是那靠不住动了歪心思的,便是留给我已备好的种种首饰头面、绸缎器具,田产铺子,难道就不会被侵吞了吗?”

“倒不如像父亲这样留给我的奁产里,三分之一入了官契的田产宅子,但却都是没什么收益的,让人既瞧不上眼,又嫌入了官契麻烦。余下的三分之二,不是现银就是收益极高的铺面,都是极容易被私吞的,但若亲戚真心待我,自然不会去动我的嫁妆,这样的亲戚那日后便是可常相往来、永以为好的。”

“可是那伯府如今已经动了姑娘的嫁妆啊?”郭嬷嬷不解道,她实在不明白这故世的老爷这样安排到底有何深意。

“是啊,是被他们给动了!”采薇轻叹道,她自然不愿见到这样的事儿发生,可事已至此,既然是他们先对不起她,不拿她当亲人相待,那也就别怪自此无情。

“既遇到这样的亲戚,正好以此为由,往后再不必与他们来往。因为这等不顾亲戚情谊、不讲信义之人多半在你遇事之时不会助你一臂之力,可等到你风光时又会想着怎生从你这里捞好处沾光,此等恶亲,便如损友一样,有不如无,索性就花了几万两银子的代价,只要能和这等无良亲戚再无往来,那是千值万值。”

采薇说到这里,偏头问杜嬷嬷道:“嬷嬷,父亲当日安排可是这个意思,我说得可对?”

杜嬷嬷点头微笑道:“不错,老爷正是这个意思,有舍方有得,若是这些易取的奁产被伯府私吞了去,姑娘以后便大可不必再认这门亲了。”

郭嬷嬷听得张大了嘴,半晌才问道:“可,可就算是要以此为由和伯府断了来往,也得去和她们理论一番,让人知道她们私吞了姑娘的嫁妆,亏待了姑娘才是啊?不然,这——”

采薇笑道:“妈妈别急,理论自然是要去和她们理论的,但却不是咱们去理论,毕竟我在那伯府里住了三年,且又是晚辈,如今还没出阁,若是现在就跟她们理论起来,纵然咱们有理,只怕也会被扣一个不敬长辈,忘恩负义的大帽子,说出去,总归不大好听。”

“倒不如,等我出嫁后,让我那婆家去替我讨这个公道!更名正言顺,而且还可以抬出郡王的名头来‘仗势欺人’。岂不比咱们去跟她们理论要好得多?”

“姑娘的意思是,是让王府和伯府这两家鹬蚌相争?”杜嬷嬷问道。

“这样你家姑娘才好坐收渔翁之利呀!”采薇笑道。

☆、第一百三十七回

原来周采薇正是想到了此节,方才才没有和罗太夫人当场翻脸,秦斐那个混账不是说是看中她的嫁妆多才把她抢过来吗,那她就给他个惊喜,让他看看她的嫁妆到底有多丰厚,他若是想要,有本事就替她去问安远伯府讨回来好了。

不管她这笔嫁妆能不能讨回来,只要秦斐去一闹,安远伯府私吞了她这孤女嫁妆之事被抖露出来,她就能借此和赵府再不往来,从此断了这门亲戚。

这样的亲戚不来往怕是倒更好些,她早瞧出来了,这安远伯府里头不但一个成器的男丁都没有,而且那几房争来斗去,祸根已然深种,只怕有朝一日整个府里都会倒大霉。与其那时候还被她们纠缠着,倒不如从这会子就和她们断了来往。

至于这笔嫁妆要是真被秦斐讨回来了,却又到不了她手上,她也全不在意,横竖她人都成了这魔王的了,往后就被禁锢在那临川王府之中,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好歹秦斐也算勉强救了她,就当是她打赏给他的报恩钱好了。

郭嬷嬷虽已被她说服,但心里头还是担心自家姑娘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嫁妆,余下的那些田产宅子都是没什么收益的,日后没了银子进帐,这日子不得过得紧巴巴吗?

还有太夫人说给的那一千两压箱银子如今也没见个影儿,这到大婚那一天可是要准备好些个红封的,这里头的赏银现上哪儿找去,当初她们带到安远伯府的那点银票可是早用光了,难不成又要去典当姑娘的首饰不成?

她正在替自家姑娘发愁,就见香橙拿了一封信进来,说是四川邹老爷命人送来的,后头芭蕉、枇杷两个更是人人手里捧了几个盒子。

采薇先问香橙可好生招待了前来送信之人,这才将那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当年送她上京的邹、耿两位叔叔听闻她的婚事,特意写来的书信,信里除了跟她道喜之外,还随信附上了两千两银子的银票,说是她父亲当年早有安排,给她的嫁妆除了明面儿上送到安远伯府的之外,在眉州还给她暗留了几处产业托了他二人代为照管,这几处产业也并不甚大,每年收益约有五百两银子,四年下来正好两千两银子。

杜嬷嬷听到这里,不由叹道:“老爷的这位朋友真可谓是至诚之交,且办事极为周到体贴。他们虽远在四川不知姑娘如今的近况,但在姑娘大婚前送来这两千两银子,若是那安远伯府没贪姑娘的嫁妆,就当是锦上添花,若是姑娘被人贪了嫁妆,则这笔银子正好就解了当下的急。”

采薇也点头道:“两位叔叔一向待我极好,不但给我送了银子来,还随信给我送了不少添妆之物,他们待我的这份恩情,只盼日后我能回报才好。”

众人再打开那一个个盒子,就见里头送给采薇的种种添妆之物,比起安远伯府送来的,不知雅致用心了多少。

采薇一一看过,再细心收好,心中真是感慨不已。这两位叔叔和她没有半分亲戚关系,只为同她父亲是生死至交,又答允了她父亲,便待她这般尽心。她父亲暗地里给她留的这一份产业,若不是他二人此时来信告知,采薇还真是半点都不知情。

想想这二位叔叔待她的尽心尽力,再想想和她尚有血缘之亲的安远伯府做出来的那些事,真真是让人齿冷心寒。

采薇从那一堆银票里抽出几张递给她奶娘道:“妈妈这回可还愁没有打赏银子吗?”

郭嬷嬷这会子早是转忧为喜,“我这不是没想到老爷这么神机妙算,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吗?只是这老爷怎么不再多给姑娘暗地里留些产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