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守夜者(四部全集) > 第59节(第1页)

第59节(第1页)

“从这两大片碎片的断面来看,这一块焚烧得并不彻底。”老董举起了两块碎片,从碎片的边缘来看,这本来是一块,“中间可以看到骨质的结构,说不定还真是人骨。”

“有没烧透的?”朱力山接过两块碎片仔细端详,果然,断端截面上可以看到清晰的细梁状的骨质结构,“用我们法医学的术语说,这是颅骨的板障啊!”

“是不是只有人的颅骨才有板障?”老董紧接着问道。

朱力山摇了摇头。其实他们也不能确定,这是不是有人焚烧了动物尸体而做出的一个恶作剧。

“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灰烬就是骨灰。”老董若有所思,“而且,这两块碎片至少还能说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朱力山似乎也找到了一块有价值的骨骼碎片,捏在手里左看右看。

“骨质过火之后会脆化,折断也就很容易了。”老董说,“但是这一大块颅骨,既然没有过火,就没有脆化,那么它是怎么折断的?”

“对啊,颅骨是骨骼中比较坚硬的骨骼,怕是没那么容易折断。”朱力山放下自己手中的碎片,拿起那块板障,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把其中一块碎片掰断,可是没有能够做到。

“这就说明,有人在焚烧完尸体后,对大块的骨灰进行了第二步处理。”老董说,“把大块变小块,如果不是徒手能做到的话,就肯定使用了工具。那么,寻找工具,则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对了,你这两块骨头是在哪里找到的?”朱力山又问。

“这里。”老董指了指一堆灰烬。

“颅骨附近的骨骼是最具特异性的。”朱力山仍捏着那一块碎片说,“再仔细找一找这一个区域,说不定有新的发现。”

“你那个是什么?”老董拿着一个小铁耙,继续清理那个区域的灰烬。

“这块也应该是骨头。”朱力山说,“有弧度,很坚硬。如果是人骨的话,就是尺骨鹰嘴的部位。可是有些动物也有这个尺骨鹰嘴。”

“那还是没用。”老董耸了耸肩。

“不过这个挺有意思,鹰嘴的地方有骨痂形成,说明这里骨折过,然后又愈合了。”朱力山说,“如果是人的话,骨折了会进行治疗,才会愈合得比较好。如果是动物,不可能进行复位、制动治疗,那么肯定会畸形愈合。这块骨头,显然是愈合得比较好的。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人类的骨头。”

那个年代,不可能有人花上很多钱带着自己的宠物去打石膏,所以这个推断是成立的。

“我内心早就确认是人骨了。”老董说,“老朱,你看看这个是什么?”

老董从灰烬中,找到一块鸡蛋大小的碎片。这一团物质看起来像是过火后被烧挛缩的组织,但却比想象中的重量要轻。朱力山接过碎片,轻轻一掰,啪的一声,碎成了两半。

“蜂窝状的?”老董看了看这一团物事,又抬眼看了看朱力山,希望他能给一个解释,毕竟人体骨骼再怎么烧,也难以烧出一团蜂窝状的样子。

“鼻窦腔。”这个对于朱力山来说,算是一道送分题。

“哦。”老董恍然大悟,从身边拿出镊子,在窦腔里刮了一刮,“可是这腔里似乎被不少东西给填满了,总不能是鼻窦炎吧。”

“当然不会。”朱力山接过碎片和粉末,放在显微镜下看了起来,“哟,这些从窦腔里刮出来的粉末,颜色也比骨灰要白。”

“窦腔是一个密闭空间吧?为什么里面会有东西?”老董不解。

这个问题朱力山也不明白,于是拿着窦腔的碎片和充斥窦腔的粉末到隔壁去进行成分检验。最基本的化学成分检验技术,在那个年代已经具备,并且能够被熟练掌握了。

所以,没过多长时间,朱力山就从实验室里带回来了检验结果:都是钙的化合物。

“人的骨骼,也都是钙的化合物吧,这个结果有意义吗?”老董问。

“有。”朱力山说,“窦腔是密闭的,刚才是被我掰开的,那么说明燃烧并没有充分摧毁窦腔,窦腔里面的钙化合物,显然不是骨骼燃烧后剩余的成分。”

“那是什么?”

“石灰。”

“石灰?”老董坐在转椅上想了想,说,“石灰池?这会是致死方式吗?”

“在石灰池里溺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嘛。”朱力山说。

“那我明白了。”老董胸有成竹,带上手枪,重新向殡仪馆赶去。

对于寻找的范围,早已在老董胸中成熟。在那个没有私家车、没有出租车的年代,殡仪馆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市民想去殡仪馆的话,必须要搭乘公交车。如果是其他郊区的村民要去殡仪馆的话,就会比较麻烦了,先是要搭农用三轮车到城市边缘,然后再步行到公交车站,辗转几路公交车后,才能抵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